积极互动,个体与集体的函数

来源 :班主任之友·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doude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是一个场,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里发生的,在同一场内的各部分元素彼此影响;当某部分元素变动,所有其他的元素都会受到影响。一个人的行为(Behavior)取决于个人(Personality)和他的环境(Environment)的函数(B=f(P,E)),儿童的行为是其个性特点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生活空间或场都存在相反的力,在整体的水平上,改变个体的态度或行为比单独逐个改变个体更有功效。所以,集体教育(集体对个体的教育、对集体本身的教育)是班主任班级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囿于篇幅所限,此次研讨,我们仅仅探讨了集体对个体的教育,“心理显微镜”也仅仅是编者的抛砖引玉,以期老师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从心理学的视角再深一步思考:教育不仅与什么有关,还与什么有关。
  利用集体帮辅个体成功还是失败,群体的力量对个体是抑制还是助长?集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能否在共生中成长自我?如果我们多一个心理学的显微镜,在平时的教育行为中,一定能多一份科学的理性,多一份成功的喜悦。当我们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观察,我们就会将个体行为变化视为在某一时间和空间内受内外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就会认识到团体中的每个成员之间都会彼此交互影响。我们就会从学生的主观感受去理解学生,注意各类学生中具有主观意义的敏感倾向,避免诱发不良的互动,力求引发积极的互动;在关注个体成长的同时,也会关注给予帮助的集体中其他成员的发展以及整个集体的成长走向。
  我们就会更深切地意识到集体不是简单的个体之和,构建一个好的班级氛围往往比转变单个学生要花的时间更长,这需要班主任一点点做起,才能聚沙成塔。
  借助勒温的公式,在此尝试梳理一个使用集体教育时心理学视角观察的框架图,作为本版块的最后分享吧。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