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风险探析及防范对策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23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当前我国财政改革内容之一,该制度在促进国家财政效益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财政风险隐患,需要财政部门做出积极的应对,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监督,提高风险意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和控制水平。本文具体分析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关风险防范对策。
  【关键词】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风险分析;对策分析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就是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所有财政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单,账户体系管理,财政资金支付按照用款计划和规范的程序,通过直接支付方式加盖款项拨付给收款人或者单位的制度。本文将例举一些这一制度带来的具体风险形式。
  一、存在风险
  1.信息技术存在的安全隐患
  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给国家财政管理提供了一个方便有效的平台,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网络设备终端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和分散性,使得国家对财政的控制力减弱,给一些非法人员剽窃国家财政信息或者恶意攻击财政部门的网络平台可乘之机,而技术手段的不成熟也可能导致支付系统被黑客入侵,使得支付环境不安全,这体现在网络软件或者硬件一出现问题时数据就容易被窃取、篡改等,加上财政支付中大平台的功能模块、流程管理和数据处理等功能还不够完善,给国库资金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2.管理过程存在的风险隐患
  在国家财政管理的清算业务与对账工作中,单一的、半手工形式的清算方式运行起来缺乏高效运转的功能,并且清算票据的周转手续繁多,花费时间也长,经常出现隔夜垫付资金的现象,这对资金的安全管理带来风险隐患;在对账过程中,由于国库集中支付平台中支付系统与预算核算软件、现金管理等缺乏相对应的对账功能,不能进行有效地对账工作,影响了账目的精确性,降低风险抵抗能力。
  3.监督环节存在的风险
  监督环节存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财政部门对财政支出的审核方式上,缺乏合理的审核程序,人民银行对资金的审核是事后审核,属于从属地位,无法实现全过程中的审核监督,弱化了人民银行对财政部门进行资金审核的监督作用,监管方式单一化也进一步弱化了人民银行的监督功能。监管体系还处于不完善的阶段,业务人员运用科技技术防腐和监督的意识还不强,系统内部监管机制或者监管岗位的设立不是很充分,这些问题使得整个监管体系的效能不能发挥,抵抗风险的能力无法增强,因此风险系数也在提高。
  二、对策分析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资金的支付方式、账户的管理机制以及财务的清算方面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也要跟上进程,尤其是需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方面的法律体系,完善原有的《预算法》《支付结算办法》及其他相关的法规,剔除其中不符合实际发展需要的条例,并据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国库集中支付风险管理体系,避免因为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给财政管理带来的风险。
  2.加强支付制度建设
  国库集中支付方式的支付系统存在漏洞,就须从加强支付制度的建设的角度入手,增强财政审核单位对财政支出审核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建立一个较为良性运转的平台上更严格、更规范、更有效的对各项财政资金实施审核支付制度。国库集中支付部门也需要根据过奖相关法律规范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支付规章,要求全员按照规章执行任务,以规范全员的行政管理行为,提高办事效率,較少因为规章体系的不完善带来的审核失误或者审核员钻制度空子的行为,建设高效、稳定的支付体系。
  3.加强监督管理
  监督管理方面的加强体现在内部控制的加强和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加强内部监控要求财务部建立严密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这有两方面的要求:对财务人员本身的要求和对财务控制制度的建设。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工作需要财务人员本身具有专业的知识和较强的业务审核水平,除此之外还须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素养,能够自觉严格执行审核程序,提高审核质量。具体包括完善报告制度,审核人员一经发现相关风险隐患能够顺利地、及时地将报告呈交给单位,方便单位采取正确方式排除风险;完善日常维护制度,加强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完善内部协调制度,使内部各部门各单位能够协调高效运转。加强内部监控制度的建设还须强化对财政的预算编制、用款计划编制上报及审批制度以及 支付审核各环节的监控等,这些都需要加强内部控制能力,需要完善相关控制机制的建设。各个部门,主要是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代理银行及中央银行等,这些部门之间需要加强对国库资金运行、财政清算等方面的监管,以防止弄虚作假的行为发生,降低运行风险。
  三、结语
  总之,为促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趋于合理完善,国家政府部门、各预算单位与各代理银行之间需要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共同完善国家财政管理体系。本文从信息技术手段、管理过程和监督体系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国库集中支付方式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并提出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和集中支付制度建设以及加强监督、内部控制的建议。以期为国家财政制度的改革完善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林久.财政国库集中支付风险探析及防范对策[J].知识经济,2015(9):87-87.
  [2]纪永瑞.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财政资金的风险防范措施[J].甘肃金融,2011(6):75-75.
  邮寄到: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人民南路汇景名园1号楼C单元1301 田晓红(收) 15364845644
其他文献
市场经济的功利性通过各种途径、方式渗透到我国的教育领域。追求功利,把市场经济绝对化,使传统与现代、未来断裂,以追求利益为目的的“求真务实”成为主流,形成社会无批评意识,膨
【摘 要】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发展成多主体、多业务、国际化的企业集团,与其利益相关者包括客户、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等客观上需要一套符合国际和中国实情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为各自的经济决策行为提供信息。为顺应这一趋势,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明确企业应按准则的要求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相关的会计信息,财务报表或合并财务报表即是这些信息的集中体现。本文主要探
课题项目:2017年度承德市社科发展研究课题“加强农村乡土文化保护助力承德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72057  【摘 要】承德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文化名城,但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乡村休闲旅游已成为承德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承德市从自然资源、农副产品到民俗文化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把承德市现有的乡土文化优势壮大转化成乡村旅游胜势,并得到
高校固定资产是衡量高校办学规模和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固定资产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如何设置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新模式,是当前高校固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