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实验班:培养高素质理科人才的摇篮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yang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师大二附中自1990年创办理科实验班。学校基于“为适应国家未来发展对高素质理科人才的需要,满足对数学和自然学科有浓厚兴趣、具有扎实学科基础学生的发展需求,为高校输送全面发展、专长突出的高水平理科预备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理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开展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与课程设置的改革。
  明晰学生特点,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
  创立我校理科实验班,陆续培养出国际奥赛金牌、国家集训队成员、高考理科状元。每年约有3名学生获得北大校长实名制和清华领军计划的推荐。每年有数十人次在北京市和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科竞赛中获奖。高考成绩名列北京市前茅,为高等学校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的理科预备人才。理科实验班的成绩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称赞。
  理科實验班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优势表现突出:智力和能力水平高于同龄人,喜欢独立思考,善于做出决策;有很强的接受力,愿意主动地接受挑战和战胜挑战;具有优良的学习品质,意志力强,在数理学科方面有兴趣,优势潜能明显,对未来的发展有追求。理科实验班的学生不足表现明显:需要加强人文情怀的培养,形象思维能力不足;阅读与写作能力有待提高;乐群性不足,倾向于少参与社交活动、不偏好与人打交道的心理状态。
  在高质量、校本化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构建出适合学生特点,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理科实验班课程体系,开设的课程有:拓展课程、竞赛课程、专修课程、讲座课程、研究性课程和科技与人文社会实践课程等特选课程。
  培养人文情怀,突出数理学科“高精实”的特色
  学校制定的《理科实验班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针对学生特点,加强人文情怀的培养,坚持注重启发、引导,灵活运用“问题推进”和“启发探究”的教学模式,在高质量地完成国家规定的必修必选课程的基础上,突出数理学科“高精实”的特色。
  1.加强人文学科课程建设
  首先,开设语文和英语的《阅读与写作》专修课程,如《英文小说阅读》、《中文写作指导》等,加强阅读与写作方法指导,拓展中英文阅读范围,培养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为今后阅读大量中外文献和撰写论文奠定基础。其次,整合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知识,突出构建知识结构,采用自主学习,读、讲、议、练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热情,提升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综合性,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正确地看待社会现象。
  近3年,学生个人和小组撰写的课题有12篇在各类刊物上发表,22篇论文获区、市和国家级奖励,学生个人出版书籍10余部,如2010届金一娜出版了《我同时考上了清华和伯克利》,学生的人文情怀得到提升。
  2.突出数理学科“高精实”的特色
  理科实验班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喜欢独立思考。因此,补充、整合和深化数理学科专业知识十分必要。主要的方式有:以专题形式呈现,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启发探究、合作交流,邀请专家指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高精实”特选课程
  近3年,理科实验班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学科竞赛荣获一、二等奖人数达46人次;参加全国及北京市科技创新大赛荣获一等奖的课题有4个,二等奖的课题有6个。这种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类别的特选课程,实现了学生的兴趣和优势潜能匹配,满足了学生的多元需求,凸显出理科实验班在数理学科“高精实”的特色。
  开设特选课程,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老多次提出的问题。我校理科实验班有一批具备创新潜质的学生,学校一直坚持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借助大学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个性化的指导,激活有潜质学生的发展内动力,培养他们的创新人格与创新思维,为他们今后在某些领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1.大学先修课程
  通过“大学先修课程”给予潜质学生更高的学术挑战,增加学生对学科的分析型思考,帮助他们顺利实现从高中到大学在学术和心理层面的过渡,从而增加在大学的成功机会。通过多次调研、论证,我们将逐步开设《中国文学史》、《微积分AB》、《英语语言学入门》、《普通物理》、《化学原理》、《生命科学导论》等课程,将大学的教授请到高中来授课,形成高中课程与大学课程的有机衔接,使高中的教育更具有连续性、延展性。
  2.研究性课程
  研究性课程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志向提出学习研究方向,教师根据学生发展方向,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通过自学、集体讨论、导师指导、成果展示等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的一门个性化指导课程。
  研究性课程侧重两方面发展,一是学科专业的深入发展,着重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科进行专业书籍的指导阅读,加强专题系列的实验操作,通过学生间的阅读交流、实验互动,满足学科专长的发展,聚焦属于自己领域的学习。二是研究性学习的拓展,在高质量完成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与专家接触,与大学实验室建立联系,联合培养,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研究性课程”为具有特殊发展潜质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让指导教师有自己的得意门生,让学生的特长获得充分发展,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同时也促进了指导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出一批专业知识深厚的任课教师。
  开展丰富实践活动,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理科实验班坚持做好个性化的社区服务和长短期相结合、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
  社区服务重内容,重坚持,轻形式。学生成立了多个志愿者小组,开展了丰富的社区服务活动,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服务对象,保证可持续性地开展社区服务。目前,已有“走进农民工子弟小学”、“铁狮子坟车站绿色宣传”、“中国科技馆志愿服务”、“走进智障学校”等20余项社区服务站点。
  开展以“深度走进清华、北大”和“参观中科院以及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短期社会实践活动,以“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为中心的西北科技人文之旅”和“安徽黄山为中心的徽文化之旅”两条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长途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视野,激发求知欲,树立远大的理想。学生将研究课题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到了所学有所用,如在“西北科技人文之旅”中,学生自行设计了“火箭燃料的研究”、“敦煌壁画中的颜料变色现象”、“西北饮食文化和北京家常菜的差异”等21个关于西北文化和卫星发射方面的课题,并形成了《暑期社会实践手册》。□
其他文献
为了提升参考文献的自动化加工水平和准确率,通过编写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程序,利用HTTPS协议自动获取参考文献的DOI信息,进一步利用获取的DOI信息从CrossR e
编辑提示:学生出现意外时,教师需格外谨慎。  早晨,同事打电话给我,说阿星出了一点事。等我赶到医院时已经处理完毕——阿星头上缝了两针,戴了一个网兜,安静地坐在长椅上。家长都还没有来,我简单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原来是他昨天用汽水袋喷水玩,结果水滴到楼下三年级的阿东身上,于是,今天早晨阿东就等在校外拦住阿星追打,阿星的头一不小心磕在水泥台阶上。我和阿东的班主任取得了联系,让她不必过来,而是回校找了一些目
通过分析科技期刊编辑面对新媒体发展的2种不同取向,重温科技期刊编辑的人文情怀,即科技期刊外延对新媒体化的需求,科技期刊编辑内核的传统化,从而促进传统内容与新媒体的融
CdCl2.4H2O与(1,10-菲罗啉)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顺势的[Cd(phen)2Cl2],它已经被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表征过。该晶体结构为P21/c型,空间数据为a=9.6010(19)A b
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科技期刊国际化的指标可以分为期刊内容的国际化和内容以外其他方面的国际化两大类,主要表现为编委会国际化、审稿国际化
高二分班后,因为是新组合的班集体,所以第一次座位基本上按照身高来排。不过,在排座位之前,我在班上说:有特殊情况的同学,事先跟老师说一声。  只有一个同学把自己有听力障碍的情况告诉了我。  可是,座位排定后的第二天,杏同学的爸爸就来到我的办公室,请我帮他女儿换座位,说女儿的视力不好,现在的座位(三行五座)看不清黑板,还说女儿在家里哭得很伤心。  我问:“她为什么不提前直接跟老师说呢?”  杏爸爸:“
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永恒的主题,北京师大二附中的课程改革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至今已连续近20年,始终将尊重学生差异、满足不同类型学生需求和发展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改革从内容、目标和学习方式三方面循序渐进,经历了从局部到整体,从个别学科到全面推进,从针对部分学生到惠及全体学生的发展之路。  课程改革历程  1990年开始,我校针对一些基础好、天资优、学习力强的学生,开设了理科实验班。针
青年编辑是医学期刊编辑部的中流砥柱,是医学编辑事业的前途和希望所在.对其职业自我效能感缺失原因进行,并采取相应策略培养其职业自我效能感,以促进医学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阐明科技期刊编辑从事科研活动的重要性、从事科研活动的优势、编辑开展科研活动的途径。认为科技期刊编辑从事科研活动,有利于编辑更好地进行选题策划等日常编辑工作,也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