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方法

来源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an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已经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使用广泛的语言。基于语言是交际工具这一特点,我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兼顾词汇的实际意义和象征意义,扩大对英语知识的了解,培养和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做到将所学知识熟练地运用到生活中去,
  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
  如何教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中学英语词汇教学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教师要善于指导记忆方法, 强化记忆效果
  教给学生分析记忆的规律。首先,在初学英语阶段,利用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掌握单词的拼写形式。在词汇教学中,要注意音和形的统一与结合。如让学生把长元音[i:]和she,see,sea等单词中的元音字母及元音字母组合的形联系起来,它就是按照元音字母、元音字母组合、辅音字母及辅音字母组合在开音节和闭音节的读音规律记忆。例如:ea,ee,er,ir,ur,or分别能发[i:][з:]
  二、在记忆过程中,把所学到的全部单词进行归纳、分类、整理,使其条理清晰,一目了解,然后再分别记忆
  英语词汇纷繁复杂, 应注意从音、形、义、用四方面总结归纳, 牢固地掌握词汇及其用法。面对纷繁复杂的词汇,要在短时间内记下确实是困难的,即使记住了也容易忘记,因此编顺口溜来帮助记忆词汇,使词汇记忆有章可循。
  1、be的用法口诀:我用am,你用are,is连着他,她,它;单数名词用is,复数名词合用are。变疑问,往前提,句末问号莫丢弃。变否定,更容易,be后not莫忘记。疑问否定任你变,句首大写莫迟疑。
  2、时间前所用介词的速记歌:年月周前要用in,日子前面却不行。遇到几号要用on,上午下午又是in。要说某日上下午,用on换in才能行。午夜黄昏用at,黎明用它也不错。At也用在时分前,说“差”可要用上to,说“过”只可使用past,多说多练牢牢记,莫让岁月成蹉跎。
  f(e)结尾的名词复数:妻子持刀去宰狼,小偷吓得发了慌;躲在架后保己命,半片树叶遮目光。
  3、非谓语动词的一些特殊用法:
  (1)后接动词不定式做宾语补足语,省略不定式符号“to”的一些动词:“八字言”,一感feel,二听hear,listen to,三让have,let,make,四看see,look at,observe,watch,主动句中“to”不见,被动句中“to”来见;此外还有半帮助help,主动句中小“to”可有亦可无,被动句中小“to”必须见,此点千万要牢记。
  (2).后只接动名词做宾语的一些常用动词:特殊动词后接“动名词”,使用它们要记清,“放弃”“享受”可“后悔”,“坚持”“练习”必“完成”,“延期”“避免”非“介意”。
  只要我们留心或者自己用心编写类似的顺口溜, 无疑会在减轻学生的记忆难度,同时也有利于强化记忆的效果和透彻了解其用法。
  三、词汇辨析。英语词汇中, 有很多词汇在词形、词义和用法上都极易混淆, 学生很容易出错, 是词汇学习的难点
  为此, 让学生弄清楚在词形、词义和用法上的区别, 抓住特点和特征, 化难为易, 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
  词形易混词的辨析。中学英语中词形易混的词很多, 如quite 与quiet、affect与effect、adapt与adopt、sweet与sweat、costume与custom 以及abroad与aboard 等等; 也有许多由两个相同的词组成的词组, 词序不同, 意义也不同, 这类词也是学生易混的内容,常见的有: before long与long before、hand in与in hand、much too与too much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讲解清楚, 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区别, 通过造句等方式的练习来理解他们的用法区别, 形意结合, 词不离句, 学生才会记忆深刻。
  词义易混词的辨析。一般来说, 在形容词后加-ly构成副词, 但有些形容词不加-ly 时也可作副词, 有的词有无-ly, 意义和用法都不同, 因而在使用或考试时学生常常混淆不清。可以用表具体(无-ly) 和抽象(有-ly)的不同特点来区别, 如wide与widely、deep与deeply、high与highly、low 与lowly等;还可按照有无-ly, 意义就不同的特点来归纳, 如near与nearly、hard与hardly、most与mostly、like与likely、close 与closely、late与lately、bad与badly 等,以此类推, 抓住用法、词形的特点来分类归纳, 学生学起来一目了然, 清楚明了, 效果自然就好。
  用法易混词的辨析。有些词前带a 的形容词,在句中只能做表语和补语, 而不带a的词可能是形容词, 也可能是动词, 让学生通过运用, 观察、比较、分析、掌握它们用法上的区别十分必要, 常见的有:alive与live、asleep 与sleep、awake 与wake、across与cross等等。
  以上几方面只是简单地谈论了词汇教学,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于英语学习和教学,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词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交际实践中去。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先分析了文言文课程编排的变化,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状况,然后论述了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重要性,再介绍诵读教学的应用,最后阐述“立体学习”的教育理论。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诵读立体学习  一、文言文课程编排的变化  2001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稿)。其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对文言文阅读教学提出了简要而明确的要求:“阅读文
期刊
【摘要】阅读是语言输入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语言输出的重要前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可以从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环节的任务设计入手,激活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整理阅读材料的脉络、设计模仿性写作,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包含英语语言材料的输入和输出两个过程。语言的输入包括英语教学中的听力和阅读。语言的输出包括教学中的说和写。苏
期刊
高中政治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哲学等方方面面,信息量巨大,知识点繁杂,这对学生的知识拓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如果学生不能理顺其中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其中的内涵,也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策略,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的提高政治素养,真正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能在应对应试教育的基础上,得到更多发展。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和习惯,但无论如何
期刊
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有方法,教无定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最终目的,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是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具体的情境创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控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高度的兴趣和旺盛的精力,使数学学习的过程从单纯的课内学习得到延伸,从而最优化地发挥数学认知、识记、想象、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此在新课标下数学教过程中,应力求能通过合适的情境创设,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活动创造一种宽松、舒
期刊
【摘要】读书不光是重视量的积累,更要关注孩子读书是否思考,读书是否有收获,只有把思考看得如读书一样重要,读书的意义才能凸显出来。“惟读之熟,思之深,则古人之书皆为我物,惟我所用”。全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思考,才能让读的作用显现出来。  【关键词】 读书;思考;学贵善用思  《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根据这个意思,朱熹把范围缩小到“思”与“读”方面,进一步指出:“读而未晓则思,
期刊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和走进课堂的过程,它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落实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一、主动适应当今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党的 十八大报告对教育方针有新的发展:一是提出了新观点,第一次把“为人民服务”纳入教育方针,写到教育的旗帜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文关怀精神;二是明确了新要求,突出强调教育要努力促
期刊
在学期教学内容接近尾声之时,我执教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数学广角——烙饼问题”一课,感触颇深。  问题情境 :  每次锅里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钟。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饼,怎样烙,才能让大家尽快吃上饼?  “烙饼问题”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烙饼问题”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
期刊
【摘要】 原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个性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师的个性是教育的一切。”可见,教育改革的新理念,需要教师具有良好鲜明的教师个性,教师个性已成为当前教师必须研究的主题。要研究这一主题,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教师个性有充分的认识;要求我们明确教师良好个性特征的表现。比如,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正确的自我意识等,都是推动课程改革的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的的活动。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合作学习方式将在新课程实施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有别于传统教学的双边互动观,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边互动,不仅要求教师对整
期刊
一项让学生描述积极课堂环境因素的测试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中的个人情感和学习经验因人而异。然而作为教师,常常忘记了讲台下学生的愿望。设想自己就是某个学生,我们就能轻而易举地想到效率需求。  有的教师会怀疑自己:我有满足学生需求的义务吗?我有能力满足学生上述需求吗?有的教师从没有想过。而教师要想成功地培养学生学习,就需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满足学生需求的方法中有不少实施起来较难。例如有的教师往往使用一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