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甲虫的飞檐走壁功

来源 :大科技·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978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种甲虫,通过几只脚就可以挂在树叶上,大风也吹不掉。经研究,它们的脚粘合在树叶上的力量是它们体重的100倍!它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把自己牢牢粘到树叶上的?
  更神奇的是,当它们要想飞走的时候,瞬间又可以自由飞走,它们又是如何消除了脚上的粘性?
  有人想到了壁虎,猜测这些甲虫的脚上也有吸盘,可以通过吸盘的吸附力量把自己吸附到树叶上。科学家抓来这些甲虫来看个究竟,无论如何都没有发现它们脚上有什么吸盘。通过显微镜观察,它们的脚上倒是也有很多小孔,但这些小孔不像吸盘那样会变形,看上去只是很普通的小孔。但是当这些甲虫需要在竖直的墙壁爬动,或者需要把自己倒挂在树叶上时,那些小孔内竟然会冒出水,而水面刚好露出小孔与墙壁和树叶接触,这一接触不要紧,水有表面张力,会吸附到墙壁或树叶表面,提供一种吸附力,就像两片玻璃之间若有水存在,它们之间就会紧紧贴合起来一样。大量小孔提供的吸附力就很轻松地把甲虫倒挂起来了。当甲虫需要飞走的时候,小孔内的液体又全部缩回去,很快就解除了这种吸附力,于是甲虫就自由飞走了。
  甲虫的这种倒挂金钩和飞檐走壁的方式与壁虎可完全不同,但看似比壁虎的那套吸盘还高明啊!
  看明白了甲虫的这套本领后,研究者很激动,打算用科技的方式来模仿。也许不久,用一块巴掌大的膜贴在手脚上,我们也可以飞檐走壁了。
其他文献
植物最早的绿装是吃来的  植物有别于动物的一个特点是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按照生物学家猜测,叶绿体最早是一个独立的生命,譬如很可能是一个光合作用细菌。这种细菌在大约距今10亿年前被最早的蓝藻吞吃,但没有被消化掉,竟然在蓝藻体内幸存了下来。于是自此,光合作用细菌和蓝藻就形成了共生关系,永远生活在了蓝藻体内。后来,随着蓝藻进化成植物,植物身上也就与生俱来拥有了叶绿体。  但是这个
众所周知,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它们与猴子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但在灵长类动物的演化树上,类人猿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与猴子“分道扬镳”,走上一条独特的进化之路,最终诞生了人类呢?此前人类起源学说认为,这次“分手”不晚于4500万年前。而最近,中国科学家却指出,类人猿特征最早出现的时间比这个还要早,请往下看——  发现更早的灵长类化石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湖北荆州地区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