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教义学与法学研究的本土化

来源 :江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jac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学研究的本土化问题,不但关涉"何谓本土化"问题,更以认清"什么是法学"的问题为条件。法学研究兼具"实践性"与"科学性"的二元特性,并且其实践性优先于科学性。法教义学研究是法学研究的核心,法学研究的本土化就是法教义学研究的本土化。法学研究本土化不同于社会学、经济学研究的本土化等一般社会科学研究的本土化。中国法学研究的本土化必须结合以"同案同判"为构成性原则的中国判例制度的建设与改进,通过学说与判例的大量互动,最终凝结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科学的核心概念与原理。未来中国本土化的法学研究成果既应着眼于中国问题的解决,也要具有世界眼光与格局。
其他文献
目的对应用末梢血液和静脉血液实施血常规检查对结果产生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68例,分别抽取静脉血液和末梢血液,并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为分析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影响。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使用传统常规方法,B组在传统治疗基础应用中医护理措施。A组与B组进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人宋对《花间集》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从词史的角度完成了由肯定——初步否定——既肯定又否定——彻底否定的曲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