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交际能力培育的问题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正处于改革的转型时期,各教改项目都处于试用阶段,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文章从英语交际能力培育的意义及影响因素入手,阐述教改试验过程中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提出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交际能力 培育
  
  高职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以培养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人才为目标,英语教学更具有自身的要求。2004年以来,新一轮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教育部高教司在最新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把着力培养学生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作为教学的根本。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英语政策由原先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重点转变到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交际能力上,简单具有阅读、书写、翻译与学习能力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培育才是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也是英语教学努力的方向。但如何摆脱“聋哑英语”的后遗症,是目前我国高职面临的最大挑战。
  一、英语交际能力培育的现实意义及影响因素
  交际能力一般的界定包括语言能力与运用能力。其中语言能力指语言体系和结构,要求语言必须在一定规则与形式下进行,运用能力即社会交往中语言运用的能力。英语的交际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综合能力,因而学生不但要熟练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规则,而且要能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与对象灵活、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影响因素涉及许多方面的因素。
  (一)现实意义
  1.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需要。
  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是21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适应形势的发展,英语承担着培育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人才的任务。新时代大学生英语水平主要体现在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要素上,衡量标准往往是:基础知识牢固、语言实际能力强、素养综合。语言知识是语言应用能力的前提,没有扎实的语言知识就不可能获得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语言应用能力就很难提高(张庆芳,2004)。因此,英语语言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及学生综合素养等是英语水平的外在表现,英语的交际能力是大学生尤其是外贸学生追求的目标。
  2.交际能力是高职教育深化改革的需要。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采取“传授知识—接受知识”模式,重教而不重学,忽视了高职英语作为交际的本质属性。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我国的英语教学更应该以培育社会实用型外语人才为教学目的。从高职尤其是西部地区高职的导向来看,以交际为目的的英语教学受到了扭曲,将考试结果作为晋升和录用的条件,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语言词汇、语法知识,而学生则关注考什么、教什么就学什么,均忽视了语言交际的发展。英语教学改革应该打破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真正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语言的交际能力。
  3.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标。
  我国尤其是落后地区英语教学一直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把学生当成英语教学施教的对象甚至是接受语言知识的机器。而教师则处于主动地位,注重语法教学、词汇训练,忽视学生语音、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常常是“教师讲得主动,学生听得被动”,“教师讲得起劲,学生听得费劲”,往往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材讲到尾”,課堂气氛非常沉闷(曾元胜,2002)。我们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的生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包括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内部动机指学生对英语学习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外部动机指学习者受外部环境和英语氛围的支配。因此,我们应该改变学生得过且过、等级考试的传统观念,将英语的学习与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增强语言交际与沟通能力及增强参与世界竞争实力等有效结合。
  4.交际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部分。
  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能力。对于高职学生或者以外贸为就业方向的学生来说,英语的说能力决定了其英语水平。英语教学强调交际的重要性,是学习主体接触一种语言而掌握这种语言的过程,而英语学习更是学习主体主动学习、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发现知识和扩展知识的过程。交际是语音和词汇组成语言的系统,其知识的扎实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音的精确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能熟练使用目的语,只有这样才能简明地表达相关的知识,组织好各项活动与沟通思想。
  (二)影响因素分析
  1.基本知识掌握程度。
  理所当然,要学好一门语言,首先必须学习与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其中语音有着独特的地位,它是学好英语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词汇最为关键,即使熟透语法规则,而词汇量极其有限,也不会很好地运用这门语言。语法在英语学习中也很重要,是语言运用的规律,规范着我们的语言活动。词汇扩展,语法学好,能够加深学生的英语语感,促进交际能力的发展。
  2.个体情感。
  情感是一个人对事物的情绪和态度,广义上包括个人对他人及事物的社会态度、交际动机、个人品质和性格。显然,学生情感因素对交际运行与结果极为重要。学生所处环境不同、学习目的不同、性格的差异等,导致其交际情感也不同。对于学生来说,肯定会遇到表达不畅、发音不准等问题,难免不会受到批评或嘲笑,这直接威胁到语言的学习。自尊强的学生可能会大胆练习,从而提高自我,而自尊不太强的人却相反,闭嘴不说。因此,学生个人情感因素影响交际能力的发展。
  3.文化差异。
  作为交际工具之一的语言,它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使用,并且受到文化的制约。即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什么场合用什么方式讲话才合适,这都需要对文化知识和风俗习惯、传统有所了解(刘文现)。中西文化差异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很多,在英国熟人见面往往是谈论天气的话题,而我国,熟人见面主要讲些吃饭方面的话题,比如“你吃了吗?”。而且,西方人不乐意陌生人提出年龄、个人收入等隐私问题,很是忌讳。
  4.环境因素。
  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社会化过程,能力的获取与社会活动和社会环境紧密关联。由于学生时间、场合等环境限制,不能随时运用英语,这样将会影响交际能力。适宜语言环境的设立、语言实践的增加、愉悦氛围的形成,是有效开展英语交际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学生是英语教学的主体,要体现其地位,课堂就应该为学生创设最佳的语言实践情境,增加学生语言的使用训练。
  二、高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英语教学特点
  英语教学,作为专业课程的基础,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与其他课程有所差别,因此要根据不同的专业体系和社会需要状况,对英语专业作出适度的调整,从而提高英语教学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1.知识面宽,覆盖范围广。
  英语具有强烈的专业性和特殊性,相比其他课程,不同点在于与人交际,与人交际过程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吃、穿、住、行、娱乐等,包括天文、地理、历史、国际等复杂知识,即英语专业人才不但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懂得用通俗易懂的日常用语把它们给表达出来。
  2.词汇需要大,专业词语多。
  英语是一种词汇丰富、语法简练、使用灵活且搭配能力极强的语言,一个人掌握词汇的多少和牢固与否,直接影响他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陈淳,2007)。在进行讲解和交际时,所有的名称、代语等都必须用英文说出来,因而只要掌握大量的词汇,只要会简单的语法知识,高职英语学习者就能很好地理解和用英语进行交流。
  3.语言功能突出,口语表达能力侧重。
  英语教学特别是高职英语的社会适用性比较大,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是从事外贸等工作,很看重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高职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后,必须在口语方面下大功夫,用流利的英语进行表达,以达到沟通思想、相互交流的目的。
  4.注重实用性,社会化强度大。
  高职英语教学注重人才市场对学生英语素质、英语人才数量的要求,教学内容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学生工作和就业趋势来构建,同时教材也进行了实用性加工,如加强英语应用文的教学,使学生具有基本的商务能力。实际情境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关键一环,如组织学生多方面接触外国人,提高英语会话能力,达到教学与社会有效的统一。
  5.教法灵活,教学内容生活化。
  英语教学摆脱了传统灌输式忽视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各种融合学生学习心态的方式和方法,设置有效发挥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生活化情境,教学内容生活化、自然化,不断调整学生英语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如组织学生模拟与外宾交流,又如在学生度假前讲解买东西、餐会、礼仪等方面的词汇,假期后进一步扩展。
  (二)学生交际能力培育的问题及原因
  教育界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英语课堂教学,但目前我国高职气氛仍然比较沉闷,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强调教师的地位,忽视学生的存在。
  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只把学生作为知识接受或灌输的对象,忽视学生的兴趣和水平差异,而学生则习惯于教师讲自己听,依赖意识强烈,思维受制于教师,不能主动思考和发言。
  2.过分关注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参与。
  教师还不能适应主体地位的转变,更不能采取师生互动模式,虽然教学内容和形式比以往更丰富,但学生始终无法主动参与到课堂中。知识是学生在课堂情境下主动学习而获得的,并不能只通过专业教师的传授。
  3.忽视学生水平、能力的差异,英语整体水平不高。
  有些高职英语教学虽然采取了互动模式,但只讲形式而无实际内容,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忽视了学生差异性,不能因材施教。有些学生语言基础不好,掌握词汇少及发音不准;有些学生缺乏语言交际能力,虽有良好的词汇语法知识,但难于开口;有些不知道如何开启话题。
  4.轻松、活泼、愉悦课堂氛围的缺乏。
  教师课堂教学使学生对互动产生心理恐惧,学生不能踊跃发言,缺乏思想交锋,无生机,使教师和学生皆无法充分展开交流。同时,学生对课堂用英语进行交际存在排斥心理,尤其当教师或其他学生流利地用英语交流时,更加愿意将自己封闭而不愿意表达,或简化交流内容。
  5.知识交流实用性不强,社会化强度不大。
  高职英语教学注重人才市场对学生英语素质、英语人才数量的要求,课堂教学内容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基础上,应该紧紧围绕学生工作和就业趋势来构建,同时教材也进行了实用性加工,如加强英语应用文的教学,使学生具有基本的商务能力。
  6.不能有效地设置教学情境。
  英语学习是积极主动和情境紧密联系的自主活动过程,情境的设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异常重要。情境的设置主要是通过设计出真实的具体的场合和情形,活化所教学的语言知识,当然,情境的设置必须遵循生动化、生活化和形象化等原則。
  7.评价方式单一,过于依赖终结性。
  过于依赖终结性评价,更多的是以英语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标准,尤其是在现行英语等级考试背景下,大多教师甚至学校片面追求通过率。这样就导致学校教学目标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学方法采取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不利于学生自主发展意识的形成。
  三、培养高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具体措施
  英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任务异常必要与迫切,不但要关注英语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教育大纲的和教材的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的转变,更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为他们自主学习创设英语情境。
  (一)高职英语教学交际能力大纲的编制
  一个国家或地区英语教育目标和政策,对当地英语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建立适合不同区域高职特色和交际能力实际情况的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确保高职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国大批外语教育专家和教授积极投身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特别是英语过级考试中,编制出了适合不同本科院校、不同时间阶段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并成立了相应的非官方教学中介组织和改革委员会。但我国西部高职院校英语交际能力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英语教学仅仅从初中开始,小学基本没有涉及,高职学生突然面对三种不同语言系统(英语 汉语 土语),无法再跟上东部地区本科院校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英语教材。同时,西部英语大纲的编制应该遵循阶段性、基础性、实用性、针对性等原则。在高职阅读课程中,内容多数结合商务和外事工作实际来设计和编排,交际能力培育内容贯串了教材始终。
  (二)“灌输型”教学模式的转变
  灵活运用课堂讨论、情境教学等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加强英语沟通,提倡先进信息技术和手段的运用;因材施教,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然后要求每个学生针对自身的情况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教学上,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根据不同层次设计不同教学目的、内容与方法,逐渐推进,既培养优等生,又照顾后进生,还顾及中等生;根据社会英语人才的需要,进行学校教学分析,选择综合化、就业化的学科课程;强调精讲多练,加强学生之间和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英语对话,完善英语角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教学质量有效监控,对学生英语学习进行全过程管理,通过建立一套科学、权威、系统、可操作性的监控体系,通过量化考核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确保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立
  队伍结构主要分为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而我国高职院校结构不尽合理,水平不高。西部青年英语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比例与最低要求尚有较大距离,调查分析,广西某职院博士学位的教师不足专业教师的1%,英语硕士学位教师甚至不到10%,英语高级职称教师不足5%,中初级职称教师比例过大,同时青年教师只达到40%左右。老教师、丰富教学经验教师慢慢退休,而年青教师教学能力不强,加之骨干教师的不断离去,尽管每年新进了不少英语教师,但这些教师多数为新近毕业的学生,一时很难顶上,致使基础课程、新设专业教师不足,教师资源未能有效整合,使西部大部分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学科研水平低,为英语教学学生交际能力的下降留下了隐患。
  (四)社会因素的影响
  专心学习的社会文化氛围正逐渐淡化,使教学或学习的神圣性受到严重侵袭,自主学习价值被低估,在长期压抑苦闷环境中教学或学习的教师和学生群体动力逐渐消沉。同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舆论监督也深深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激情,如果英语不输出和不积极行为引起人们的一致谴责,那么这种行为不会存在很长时间,如果没有引起社会反感,那么这种行为将持续存在。因此,我们必须改善社会舆论,积极营造健康、尊师重教的社会特别是校园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如果学校倡导或已成为主流的价值观代表正确的发展趋向就能产生感召力、聚合力,教师的忠诚和学生的积极学习符合社会规范,代表价值观正确的发展方向,这种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至善至美的理想追求,理应得到社会、学校文化的认同、价值观的认同。
  (五)运用多媒体扩展情境
  情境的创设不是教师教学过程自然伴生物,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语言模式、多媒体技术,因材施教。在高职英语教学情境创设中,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随着网络教学手段的不断普及,教师可以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为多彩、图文并茂、声情交融的英语情境,使学生处于真实具体的英语环境中,如收录机、电视录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同时还可以向培训服务机构购买英语多媒体教学材料,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助于强化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例如,在课堂教学前,播放一段商务相关轻柔乐曲下的外事画面录像,立刻把學生置于与外国友人的英语交谈中,同时教师进行引诱式提问,使学生看着图像进入状态,激起交谈的激情。
  (六)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差异的重视
  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影响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如个性、学习动机、语言基础、情感因素等。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与一般课堂教学不同,人数多,英语水平、认知风格、需求等存在很大的不同或差异。学生英语学习主要是根据自身语言基础、经验,在社会环境、课堂氛围等背景下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习者是语言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语言知识和意义的积极建构者(王齐民,2003),不能将知识简单地部分差异地灌输给所有的学生,而应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性,针对具体情况设置课堂的不同学习目标和内容,进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让他们从认知结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等方面追求新的思维方法,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庆芳.高校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与教学原则[J].洛阳大学学报,2004,(9):25-27.
  [2]曾元胜.提高西部边疆民族师专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之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8):177-181.
  [3]刘文现.外语教学中影响交际能力的因素与对策[J].科技信息,486.
  [4]陈淳.影响高职旅游英语教学质量诸因素的思考与对策[J].科技信息.
  [5]薛丛华.情境教学法用于航海英语教学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5,(12):137-139.
  [6]黄快生.高职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忠诚度危机和影响因素研究当代教育论坛,2008,(4):72-73.
  [7]王齐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探究[J].外语教学,2003,(3):66-69.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学校英语教育的普及化程度和学习者外语技能的不断提高,很多学生都可以熟练自如地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由此产生的以汉语和英语两种语码在大段会话和语篇中混用的现象也越来越频繁和普遍。本文着重探讨了校园文化和流行文化影响下,大学生这一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强的群体中的,其语码混用现象和特点。同时,结合其特点和语义功能上的差异,本文分析了校园语码混用在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启示。  关键词: 校园
书面表达是近几年高考中的一部重头戏,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评价能力等。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经常练习写作可以促使学生勤复习多思考,巩固和发展听、说能力,还可以提高其阅读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就必须在平日的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以下是我在写作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写作训练策略  (
目的 观察运用经皮椎间孔镜(PELD)联合射频臭氧消融术治疗合并高信号区(HIZ)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完成PELD联合射频消融手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基于牛津教材的过程写作法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教学Reading版块、Listening and speaking版块时与培养写作能力相结合的思路,并就整合Writing版块进行过程写作教学提供了一般的教学步骤。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写作教学 牛津教材 过程写作法    一、研究背景  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英语写作能力是学生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文字应用能力的综合反映。
摘 要: 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觉得本科教学不过是在专科教学学制基础上的简单增加一年而已。其实不然,本文论述了两者的区别。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本科 专科 差异 对策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本科与专科教学并不是学制上的简单加减,区别于专科教学,本科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加强调质量意识,更
摘 要: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五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强调在教学中互动,即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教师/学生与教材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本文作者通过实践证明,实施这五种教学策略是一种有益的教学尝试。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大学英语听力 教学策略    1.引言  在过去几十年人们研究教学方法热情高涨,却没有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听说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交际法及对交际法特点的分析,探求了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为了在课堂中让老师和学生之间更好地融合,不是各自孤立地存在,还阐述了如何利用交际法推动课堂互动。  关键词: 交际法 课堂互动 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在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逐渐向师生互动方向发展,教师在课堂中起引导作用,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动
目的:研究稳心草黄酮类化合物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变化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肺动脉高压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为中药开发提供基础研究
摘 要: 文章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入手,讨论了背景文化知识对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听力课堂文化教学的几点建议和具体方法。旨在引起老师和学生对文化知识授课和学习的重视,丰富英语听力教师的教学技巧,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意识,真正提高听力水平。  关键词: 背景文化知识 英语专业 听力教学    根据美国教学法专家P.J.Cooper的研究,人在处于清醒状态时。70%的时间用于各种形式的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