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重庆市沙坪坝区是著名的文化区,区内除设有重庆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以外,还有重庆市著名的一、三(南开)、八中学。全区共有中小学109所,其中小学58所、初中34所、普高13所、职高4所,在校生9.39万人。多年来,沙坪坝区教委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门成立了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全面负责本区信息化规划和指导工作。
关键词: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G 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7)12-0076-02
2002年重庆市率先建成了教育城域网(全区学校实现光纤物理链接),同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示范区”。沙坪坝区教育信息化以务实、规范、科学著称,注重本区信息化骨干队伍的建设和稳定,沙坪坝区教育城域网面向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服务的模式正引领西部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方向。
一、积极引进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先进理念
根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关于开展‘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应用试点的函(教信息中心[2006]39号)”文件精神,2007年1月,“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暨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研讨会”在重庆隆重召开。出席此次会议的嘉宾有沙坪坝区副区长刘江龙、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钟燕、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于广明、规划处处长罗方述、副处长马亮和张鹏高、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应用试点工作组副组长高培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外语研究中心主任张志远等领导和专家。重庆市沙坪坝区、河南省郑州市以及其他十几个省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地(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负责人到场。
会上,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于广明对重庆市沙坪坝区成为首批“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应用试点单位予以肯定,并向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委领导授牌。
二、初步实施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
1. 引进“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的背景
沙坪坝区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上保持着先进性,拥有相对完善的信息化教学硬件设施,在过去几年的信息化教学应用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
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上都要求标准化、规范化。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英语学科能够把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发挥信息技术强大的威力。“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作为教育部英语信息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和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为基础,通过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使得学生全面提升英语能力而研发的一套在线学习系统。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环境互动)与人本主义(激情自主学习),具有强大的管理功能,有多种信息工具支撑:多媒体技术(创建真实交际环境)、网络技术(在线学习)和语音识别技术(人机对话、互动通道)。该系统的具体应用方式是通过学生与电脑的人机对话,实现口语练习,其标准的美语发音、高标准的语音识别和一对一的人机对话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语言环境。
该“系统”是信息技术应用与传统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针对性地解决传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具体实施步骤
(1) 发布“系统”应用试点文件
2006年11月,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委发布了“关于在沙坪坝区开展‘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应用试点的通知”, 首批选定了31所试点学校,其中小学共19所学校,初中共12所学校。“通知”对各个试点学校实施"系统"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强调各试点学校必须参加由“系统”应用试点工作组组织的相关培训,同时落实各校的项目负责人及各校的具体实施工作。此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沙坪坝区“系统”应用试点工作的全面启动。
(2) 召开“系统”试点工作启动会
2006年11月,“沙坪坝区英语信息化教学应用试点启动仪式”在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校如期举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试点工作组、沙坪坝区教委领导、沙坪坝区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领导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31所试点学校的校长纷纷签署《试点学校项目责任书》,并指派专人负责本校的“系统”实施工作,教师们也表现出极大兴趣与热情。
(3) 组织培训和做好开课准备
2006年12月,沙坪坝区完成了31所试点学校的专业教师和网络管理老师的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老师们详细地了解并掌握了“系统”的使用。与此同时,各校负责人为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特组织专门人员对学校计算机教室进行了维护,顺利完成“系统”的安装的调试,为正式开课做好了准备。
(4) 走访调研,指导完成“系统”运用试点工作
根据《试点学校项目责任书》,各校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本校“系统”的安装和授课工作。因此,“系统”应用试点工作组在开课以后利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逐一对各个学校“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各试点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任课老师尽职尽责,均按照要求完成了本校的工作,同时还克服种种困难确保每周运用“系统”上一节英语听说课。调研中,我们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还发现,学生和家长对英语运用信息化进行教学的这种模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让同学们对英语听说训练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我们以后其他学科运用信息化进行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 总结阶段工作、全面开展应用试点工作
2007年5月,“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小学‘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试点工作阶段总结会”在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会议室召开。沙坪坝区教委、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沙坪坝区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的领导出席,沙坪坝区中小学英语教师1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沙坪坝区教委宣布成立“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应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前期工作进行了总结和交流。同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布置。最后,领导们对在前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凤鸣山中学、六十八中、童家桥职业中学、重庆外语学校、南开小学、高滩岩小学等试点学校及李秋媚、冉丹、谭玲等十二名个人进行了表彰。
三、 “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的广泛应用
在获得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的肯定后,为了活跃校园内英语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经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批准,沙坪坝区教委、教师进修学校、教育信息管理中心决定举办全区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积极组织广大中小学生将英语学习成果应用到实际的比赛中去,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公平、公开、公正的对学生英语听说水平进行综合评比,检验本地区英语信息化教学成果,深化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
1. 应用与检验——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启动
由沙坪坝区教委牵头,联合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沙坪坝区信息中心,2007年6月,沙坪坝区教委下发了《沙坪坝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举办2007年沙坪坝区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的通知》,并针对本次大赛专门制作了专门的官方网站。
2. 比赛内容以“系统”为核心
大赛为了检验沙坪坝区广大中小学生利用“系统”进行英语学习的成果,因此,比赛内容紧紧围绕“系统”进行设计。
3. 比赛情况汇报
比赛通知下放以后,沙坪坝区各中小学学校向家长、学生大力宣传此次大赛,并对学生报名进行了指导,家长和学生都踊跃参与。6月20日-7月5日口语大赛报名期间,累计报名人数达到了3500人,学校覆盖面达到了90%。7月10-15日,经过半个月的初赛,共有近一千名学生获得参加复赛的资格。
2007年8月11日,“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复赛说明会”在重庆大学B区科学会堂顺利召开。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领导、“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全国应用服务中心领导、沙坪坝区教委领导、沙坪坝区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领导参加了此次大会。此次大会总结了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初赛阶段工作成果、通报复赛内容等情况。
大会得到了广大家长、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容纳千人的会议现场座无虚席,家长和学生1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4. 英语口语大赛特色活动
为了帮助参赛学生提高比赛成绩,“系统”重庆服务中心特推出英语口语大赛特训营。采用在线辅导与面授辅导结合的方式,通过互联网、计算机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邀请名师、外教开展在线(短信、QQ群、论坛、E-mail)和面授(名师、外教面对面讲解比赛重点、难点)的辅导,帮助广大参赛选手做好比赛准备。
四、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为先驱,全面加快我区教育信息化前进步伐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全面把握,又要重点突击。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在沙坪坝区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是沙坪坝区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典范。我们需要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继续落实“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在沙坪坝区应用的同时,将其经验应用到其他学科信息化教学的实际应用中去,以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为排头兵,全面加快我区教育信息化前进步伐。
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们的研究还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十一五”期间,我们将更深入地对教育信息化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争取在信息化的应用与产业化研究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G 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7)12-0076-02
2002年重庆市率先建成了教育城域网(全区学校实现光纤物理链接),同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示范区”。沙坪坝区教育信息化以务实、规范、科学著称,注重本区信息化骨干队伍的建设和稳定,沙坪坝区教育城域网面向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服务的模式正引领西部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方向。
一、积极引进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先进理念
根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关于开展‘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应用试点的函(教信息中心[2006]39号)”文件精神,2007年1月,“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暨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研讨会”在重庆隆重召开。出席此次会议的嘉宾有沙坪坝区副区长刘江龙、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钟燕、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于广明、规划处处长罗方述、副处长马亮和张鹏高、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应用试点工作组副组长高培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外语研究中心主任张志远等领导和专家。重庆市沙坪坝区、河南省郑州市以及其他十几个省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地(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负责人到场。
会上,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于广明对重庆市沙坪坝区成为首批“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应用试点单位予以肯定,并向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委领导授牌。
二、初步实施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
1. 引进“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的背景
沙坪坝区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上保持着先进性,拥有相对完善的信息化教学硬件设施,在过去几年的信息化教学应用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
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上都要求标准化、规范化。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英语学科能够把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发挥信息技术强大的威力。“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作为教育部英语信息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和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为基础,通过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使得学生全面提升英语能力而研发的一套在线学习系统。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环境互动)与人本主义(激情自主学习),具有强大的管理功能,有多种信息工具支撑:多媒体技术(创建真实交际环境)、网络技术(在线学习)和语音识别技术(人机对话、互动通道)。该系统的具体应用方式是通过学生与电脑的人机对话,实现口语练习,其标准的美语发音、高标准的语音识别和一对一的人机对话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语言环境。
该“系统”是信息技术应用与传统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针对性地解决传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具体实施步骤
(1) 发布“系统”应用试点文件
2006年11月,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委发布了“关于在沙坪坝区开展‘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应用试点的通知”, 首批选定了31所试点学校,其中小学共19所学校,初中共12所学校。“通知”对各个试点学校实施"系统"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强调各试点学校必须参加由“系统”应用试点工作组组织的相关培训,同时落实各校的项目负责人及各校的具体实施工作。此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沙坪坝区“系统”应用试点工作的全面启动。
(2) 召开“系统”试点工作启动会
2006年11月,“沙坪坝区英语信息化教学应用试点启动仪式”在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校如期举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试点工作组、沙坪坝区教委领导、沙坪坝区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领导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31所试点学校的校长纷纷签署《试点学校项目责任书》,并指派专人负责本校的“系统”实施工作,教师们也表现出极大兴趣与热情。
(3) 组织培训和做好开课准备
2006年12月,沙坪坝区完成了31所试点学校的专业教师和网络管理老师的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老师们详细地了解并掌握了“系统”的使用。与此同时,各校负责人为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特组织专门人员对学校计算机教室进行了维护,顺利完成“系统”的安装的调试,为正式开课做好了准备。
(4) 走访调研,指导完成“系统”运用试点工作
根据《试点学校项目责任书》,各校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本校“系统”的安装和授课工作。因此,“系统”应用试点工作组在开课以后利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逐一对各个学校“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各试点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任课老师尽职尽责,均按照要求完成了本校的工作,同时还克服种种困难确保每周运用“系统”上一节英语听说课。调研中,我们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还发现,学生和家长对英语运用信息化进行教学的这种模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让同学们对英语听说训练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我们以后其他学科运用信息化进行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 总结阶段工作、全面开展应用试点工作
2007年5月,“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小学‘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试点工作阶段总结会”在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会议室召开。沙坪坝区教委、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沙坪坝区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的领导出席,沙坪坝区中小学英语教师1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沙坪坝区教委宣布成立“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应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前期工作进行了总结和交流。同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布置。最后,领导们对在前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凤鸣山中学、六十八中、童家桥职业中学、重庆外语学校、南开小学、高滩岩小学等试点学校及李秋媚、冉丹、谭玲等十二名个人进行了表彰。
三、 “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的广泛应用
在获得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的肯定后,为了活跃校园内英语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经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批准,沙坪坝区教委、教师进修学校、教育信息管理中心决定举办全区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积极组织广大中小学生将英语学习成果应用到实际的比赛中去,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公平、公开、公正的对学生英语听说水平进行综合评比,检验本地区英语信息化教学成果,深化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
1. 应用与检验——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启动
由沙坪坝区教委牵头,联合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沙坪坝区信息中心,2007年6月,沙坪坝区教委下发了《沙坪坝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举办2007年沙坪坝区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的通知》,并针对本次大赛专门制作了专门的官方网站。
2. 比赛内容以“系统”为核心
大赛为了检验沙坪坝区广大中小学生利用“系统”进行英语学习的成果,因此,比赛内容紧紧围绕“系统”进行设计。
3. 比赛情况汇报
比赛通知下放以后,沙坪坝区各中小学学校向家长、学生大力宣传此次大赛,并对学生报名进行了指导,家长和学生都踊跃参与。6月20日-7月5日口语大赛报名期间,累计报名人数达到了3500人,学校覆盖面达到了90%。7月10-15日,经过半个月的初赛,共有近一千名学生获得参加复赛的资格。
2007年8月11日,“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复赛说明会”在重庆大学B区科学会堂顺利召开。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领导、“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全国应用服务中心领导、沙坪坝区教委领导、沙坪坝区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领导参加了此次大会。此次大会总结了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初赛阶段工作成果、通报复赛内容等情况。
大会得到了广大家长、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容纳千人的会议现场座无虚席,家长和学生1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4. 英语口语大赛特色活动
为了帮助参赛学生提高比赛成绩,“系统”重庆服务中心特推出英语口语大赛特训营。采用在线辅导与面授辅导结合的方式,通过互联网、计算机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邀请名师、外教开展在线(短信、QQ群、论坛、E-mail)和面授(名师、外教面对面讲解比赛重点、难点)的辅导,帮助广大参赛选手做好比赛准备。
四、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为先驱,全面加快我区教育信息化前进步伐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全面把握,又要重点突击。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在沙坪坝区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是沙坪坝区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典范。我们需要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继续落实“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在沙坪坝区应用的同时,将其经验应用到其他学科信息化教学的实际应用中去,以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为排头兵,全面加快我区教育信息化前进步伐。
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们的研究还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十一五”期间,我们将更深入地对教育信息化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争取在信息化的应用与产业化研究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