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规范管理实现民办教育发展新突破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f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再次明确了深化教育领域改革中“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目标。这一决定进一步表明了“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和形成“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的主张。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伟大任务的现实背景下,民办教育的发展如何进一步做到依法治教、依法办学,是我们每一位民办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进一步强化规范管理,是实现民办教育发展新突破的必然选择!
  一、各司其责、“投管办”分离,是民办学校健康生存的第一要务
  实现民办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尊重规律、科学决策的管理机制。投资者、管理者和办学者(校长)三者之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真正实现“投管办”分离,才能为学校奠定科学管理、健康发展的基础。
  民办学校的投资者多为优秀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以高度的市场洞察力和投资教育的激情,对学校注入资本,为学校运作给予了强大的经济保障。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应调适好心态,对民办学校投资回报预期有合理的定位,既不能急功近利地谋求短期经济利益,又不能简单忽略经营成本问题。只有处理好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两方面的发展需求,才能保证民办学校步入稳健的发展轨道。
  民办学校实体的经营,是一个复杂的运作体系,是需要具有成熟教育经验的校长带领管理团队、全校教师合作完成的专业领域。企业家擅长资本运作和企业管理,对学校管理并不熟悉。因此,办学者(校长)作为专业人士,应得到足够的信任和尊重。当权力和责任相统一时,才能更大地激发办学者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成就学校中成就自己的教育梦想,努力创建优秀的学校文化品牌。
  作为民办学校的管理者,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树立大教育观,充分认识发展民办教育的重要性,推进民办教育改革发展。“要从管理公办教育的思维定势和固有模式超脱出来,并学会应用市场机制配置教育资源,运用现代管理理念服务民办学校。”管理者应遵守国家法规,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给予办学投资者应有的保护,以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用他们成功的案例吸引鼓励其他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
  比如: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立法原意,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民办教育应真正实现法律所赋予的三个平等地位:即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教师和公办学校教师、民办学校学生和公办学校学生都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但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由于政府部门认识上的不到位、不统一以及不同部门政策的不协调使得处于体制之外的民办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三个“不同等”现象仍然客观存在。尤其是民办学校教师应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一样养老保险待遇等问题,一直是民办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各级地方政府应依据国家关于民办教育的法规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民办教育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措施,并协调相关部门全力配合,从根本上破除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机制瓶颈。
  同时,民办教育作为“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其办学自主权理应得到尊重。教育主管部门应尽量减少对民办学校的行政干扰,给予基础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以课程选择和课程改革的权利,鼓励民办学校向特色方向发展,在教改空间充分发挥优势;给予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在教师“评优选模”上的同等待遇,让民办学校在人力资源配置上享有制度保障。当优质民办学校成长壮大后,还可反哺公办教育,通过领办公办学校等措施,运用新体制下的成功实践经验带动公办学校“自主办学”的新突破,从而促进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行业自律、和而不同,是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竞争法则
  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关键在两点:一是和而不同做优内涵,二是行业自律建立秩序。作为民办学校自身,要以“先进理念、优质管理、优秀师资”统领学校发展,以教育教学改革为载体发展学校独有的品牌特色和优质服务,进而形成“秀木成林、各美其美”的民办学校共谋发展的良好格局。行业的发展必然会存在竞争,任何行业的发展,更需要互助互惠,形成共同体,以打造良好的整体形象。因此,行业自律、和而不同应成为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竞争法则,规范办学、诚信办学应成为民办教育行业的主流价值观。行业自律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产物。每个行业只有认真地做好了行业自律的工作,本行业才能得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去,所有从业者都才能拥有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民办教育已经迈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无论是中小学、幼儿园,还是高校、职业学校、培训机构,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质的教育品牌。他们在各自的教育领域走内涵发展、特色创新之路,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良好口碑,赢得了教育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权,开创了民办教育事业和而不同、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根据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各级各类民办学校(不含教育机构)14.90万所,在校生达3520.78万人。其中,幼儿园在园儿童1990.25万人,占全国幼儿园在校生总数的51.10%;小学阶段在校生628.60万人,占全国小学在校生总人数的6.71%;初中阶段在校生462.35万人,占全国初中阶段在校生总人数的10.41%;普通高中在校生231.64万人,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总人数的9.50%;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207.94万人,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人数的10.81%。其中各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的民办学生、民办学校在所在城市的所占比例更大。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不仅满足了老百姓对优质教育服务的差异化需求,还帮助政府分担了责任,解决了地方财政对教育投入不足的实际困难。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民办教育各阶段发展历程中,均相应出现了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的事例。有民办学校在初创阶段,急需大量师资,鼓动其他学校合同期未满教师跳槽辞职,让原有学校措手不及;有的学校为保障自身的升学率,违反教育发展规律,不按常规学制管理招生,以不良手段抢夺生源,干扰了其他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行业的公平竞争问题、教师职业的社会形象问题、学校招生的诚信问题、素质教育的实施问题都被画上了问号。“人无信不立”,这对整个民办教育的负面效应是不可低估的。   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投资者与办学者急功近利的因素,也有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力、不作为的因素。解决它们需要“投管办”三方共同着力,加强教师身份管理和学生学籍管理,避免恶性竞争和无序流动,共同营造民办学校良性运作的健康环境。天津、昆明、辽宁、成都等地民办教育协会成立后,分别颁布实施了“民办教育行业自律公约”,积极培养行业契约意识,倡导行业自律行为,努力引导民办学校自觉守法、诚信办学。但要更好实现民办教育逐步走向优势互补、相互合作的有序竞争和良性竞争的局面,还有不断优化的空间。
  三、合理布局、强化监管,是民办学校生长环境的政策保障
  民办学校面向市场生存,需苦练内功,优化内涵发展,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赢得品牌的美誉度。但政府职能部门对民办教育合理规划布局,规范过程管理更是民办学校生存、发展所必需的政策保障。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要依法管理民办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民办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
  在民营经济发源地的温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于2011年出台了“1+9”政策性文件,对民办教育进行了全面制度重建,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全力跟进,给民办学校创设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目前,在民办教育的阶段发展中,尚存在较多需要政府合理规划,统筹兼顾的问题:比如在周围已有优质公、民办学校的情况下,盲目上马高端民办学校项目,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学校之间无序竞争的现象;也有在城郊结合区域因人口流动存在大量的教育需求,但因政府配套不足,导致被动出现大量低端农民工学校的现象。
  建议各级政府认真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条例:“将民办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地域空间范围、城市发展格局以及公、民办学校所占比例等角度去思考,对各类民办教育的布局规模、办学条件、学生生源进行合理的统筹,本着坚持标准、严格质量、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审批原则基础上,严格把好民办学校、幼儿园审批入口关。
  其次,《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民办学校享有法人财产权。所有资产由民办学校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但现实中有很多民办学校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人治理”。学校所收的学生费用被投资方收取,学校日常运作经费需向投资方重新申请方才拨付学校,这样的运作违反了“学校法人”管理规则,降低了管理效率,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作,并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埋下了隐患。由此,政府应加强对民办学校的过程监管和督查,规范民办学校法人登记,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
  同时,建议完善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在国家没有单独出台适合民办学校的财务会计制度前,在法律允许的框架下,建议由教育、民政、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协商制定适合于民办学校的暂行会计制度,明晰民办学校的办学成本构成,以便于准确反映民办学校的运行情况;明晰产权归属,明确规定好提留教育发展基金的比例(用于学校再发展)、办学风险基金比例、福利奖励基金比例以及用于合理回报的比例。这个比例的制定要有利于政府监管和社会、中介组织监督。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教育放在五大民生领域之首,明确提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学有所教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让教育要公平惠及人民。在未来的征程上,民办学校将在新的起点上,在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群策群力,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榕明.凝聚共识推进改革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J].民办教育新观察,2012(12).
  [2]人民网.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关于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构建公、民办教育共同发展格局的建议》[EB/OL].[2008-2-28].http://cppcc.people.com.cn/GB/34961/116691/116702/6940548.html.
  (作者系四川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校长)
其他文献
由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现场设备复杂、精确度高等特点,其发展历程从人工、分立系统再到现阶段的综合监控系统。从自动化、综合性监控等入
以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目前拥有多条完整的汽车喷漆生产线,在喷漆线的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着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涂装生产线的规划设计对汽车涂装、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