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及治疗情况探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aya0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及治疗情况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4例,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研究组患者行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治疗,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临床疗效对照情况,研究组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治疗的总有效率98.07﹪,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的总有效率82.6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心血管危险性的分层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后高危患者明显减少,分层情况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进行分层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高血压;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556-02
  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进行分层,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预防高血压,提高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就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与分组 资料选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4例,男68例,女36例,患者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54.5±2.28)岁,患者的体重指数23.5-28.3㎏/㎡,平均体重指数(24.9±3.21)㎏/㎡。其中,血脂异常患者27例,心脏和肝肾功能异常患者22例,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遗传史患者27例,有吸烟史患者11例。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研究组患者实施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治疗,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患者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遗传史;②患者有吸烟史;③胆固醇总体水平较高,总体高于>5.72mmol/L;④患者年龄女性在55岁以上,男性在65岁以上,且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为1-3级;⑤过于肥胖、BMI体重指数高;⑥经心脏超声、心电图、肝肾功能、眼底检查显示异常;⑦有糖尿病[1]
  1.3 方法
  1.3.1 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方法 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于患者入院时依据《高血压防范指南》危险性主要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个层次:低危为高血压1级,且无其他的危险因素;中危为高血压1-2级,至少存在一个危险因素;高危为高血压1-2级存在三个危险因素,或是高血压3级,若患者有高血压靶器官损伤、以及伴有临床疾患的任何一项也可判定为高危[2]
  1.3.2 治疗方法 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一种或两种降压药联合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根据患者耐受情况以及个体间的不同差异给予中枢性降压药、利尿药、 受体阻滞剂、神经节阻断药、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等各种中长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根据心血管危险性层次适当的调整服药剂量和次数。除上述药物治疗方法以外,对患者进行非药物的健康指导教育,指导患者多加强身体锻炼、提倡低盐低脂饮食,并忌烟酒和控制体重。
  1.4 评定标准 本次研究主要以显效、有效、无效作为最终的评定标准,并把显效和有效作为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舒张压下降到正常水平,下降>10mmHg,或是未下降到正常水平,但下降>20mmHg;有效:舒张压未下降到正常水平;无效:舒张压的下降情况没有达到以上标准[3]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一般资料采用(χ±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对照情况 研究组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治疗的总有效率98.07﹪,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的总有效率82.6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研究组治疗前后心血管危险性的分层变化情况 研究组治疗前心血管危险性分层,高危31(59.62%)例,中危12例,低危9例,治疗后高危15(28.85%)例,中危18例,低危19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高血压是较为常见和多发的一类慢性疾病,也是威胁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容易引起多种心、脑等并发症。治疗高血压的关键在于降低患者心血管的危险性,心血管危险性因素不仅仅是血压整体水平的高低,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如:舒张压水平、胆固醇高低以及糖尿病因素等。
  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进行分层治疗,可以掌握患者具体的病情,从而采取综合的对症治疗措施。除此之外,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及时地降低高血压水平和心血管危险性水平。同时,分层治疗能够很好地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和靶器官的损伤情况,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高危患者的比例,有效指导高血压的临床治疗[4]
  本次研究表明,研究组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治疗的总有效率98.07﹪,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的总有效率82.6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心血管危险性的分层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后高危患者明显减少,分层情况优于治疗前。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进行分层治疗,其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新永,安艳玲.高血压病患者危险分层与个体化治疗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18(4):81-82.
  [2] 项连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情况分析与研究[J].中外医疗,2012,15(25):148-150.
  [3] 赫瑞.探讨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对治疗效果的指导意义[J].医药前沿,2012,22(27):21-22.
  [4] 孙文润.城市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危险性分层评价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2(25):618-64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接种新疫苗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共抽取17个为儿童接种新疫苗的门诊,每个门诊抽取30例0-3岁的儿童,共计510例儿童,对其接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家市区诊所的新疫苗种类均超过10种,家长严格遵医嘱、部分遵医嘱、完全不遵医嘱为儿童进行新疫苗接种的比例为39.7%,57.3%,3.0%。7家郊區诊所的新疫苗种类均少于8种,家长严格遵医嘱、部分遵医嘱、完全不遵医嘱为儿童进行新疫苗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927—02  我市箸名的中医主任医师范绍荣先生,1957年月出生于马鞍山市一个书香之家,1978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现任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理事、肾病专业委员会和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教授。1996年获“安徽省首届杰出青年中医”称号,20
期刊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骨折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555-01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常见病,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这一现象更加引起相关人士的关注。目前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更多是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或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但是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像其它骨折一样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也有骨不愈合现象,只是临床上对这种骨不愈合现象认识不足
【摘要】目的对农村学校食堂存在的卫生问题进行探讨,为给农村学校食堂制定合适的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和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所要调查的农村学校的食堂主管领导进行访谈。谈话的具体内容包括:农村学校食堂存在的卫生问题以及对此采取的解决办法。结果农村学校食堂存在提供的餐饮营养不合理、硬件设施比较差、食堂的建筑面积不足、管理水平达不到标准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等主要问题。结论农村学校食堂的卫生问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928—01  近十年来,中医专家在养生大讲堂中宣讲中医文化,介绍养生经验,为中医文化的普及做了大量功课,老百姓们颇为受益。但也出现让大家误解的事,诸如,在介绍养身经验的同时,大肆举荐某药,某方,突出其卓越疗效,而疏于提醒应用中药前需征询中医医师意见。还有专家鼓励服用简单的中药泡茶方,简单易行又起到养生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