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五香乌豆……”喷泉花园街口上货摊林立,人声喧嚷。郝绍中生硬地吆喝了几声,听起来有点楞楞的。他破帽遮脸,神色忧郁,眼睛总是盯着白瓷桶里的乌豆。有人来买,他就拿个小碗盛,有时多点儿,有时少点儿也没个准头。眼见日偏西沉,街对面的副食店已亮起昏黄的灯火,郝绍中也收拾起货摊,推车要走,不想被一个斜身站定的女人挡住了车头。
郝绍中把车放下,两眼看天,不吭声。那女人转过身来,瞧了瞧眼前的这辆半旧的铁架小拉车,一个小炉子上一口锅,一只白瓷桶还冒着微微热气。她想说点什么,又咽了。一只手在车帮上轻轻地来回划,冷不防,郝绍中又吆喝了一句“五香乌豆”,声音疹人,像是要把心里的闷气全喊出来。
那女人不由倒退一步,掏出手绢捂在眼睛上:“回家吧,是我费尽力气把你从外地办回来的,别这么狠心,呜……”郝绍中看都不看,也不出声,掏出一叠钱,掖在女人的衣袋里,随手拍了拍她的肩膀,把脸一背:“我也不给你找气受,你也别给我添麻烦。走吧,给欣欣买辆自行车。”随着声嘶力竭的一声“五香乌豆”,郝绍中面颊上挂着两行清泪,推车蹒跚地走了。
一连两个星期,郝绍中天天在这里卖乌豆,生意勉强,他生硬的吆喝声却渐渐地被人们熟悉了。一天,一个戴红袖章的人溜达过来,随手翻了一下车上挂的牌照:“嗯?不是你的?”“我没犯法,我给同学帮忙的。”“嗬,还挺横的,告诉你,你这乌豆不卫生,没收啦!”那人上来就抢车把。一个穿蝙蝠衫的女人从一旁几步窜过来,低声对郝绍中说:“别找麻烦!”又忙笑脸对“红袖章”说:“算啦,算啦,他是生手,不懂规矩。”说话间,一盒三五烟不知不觉塞到对方手中。“这乌豆是高温消毒,不信你尝尝。”“红袖章”哼了一声走了。郝绍中坐下来,抱着胳膊,一动不动。那女人陪着站了一会儿,没听到一个谢字,嘀咕了一声,回到旁边儿的袜摊儿上去了。她是卖袜子的,身材挺好,该丰满的丰满,该苗条的苗条。只是脸稍短,相貌一般,黑了点儿,两只大眼睛却晶亮晶亮的。
二
转眼,郝绍中在这儿摆摊卖乌豆一个多月了,生意虽清淡,可也将就。身后是花园的铁栅栏,里面玩鸟的,打太极的,唱戏的,闲逛的,搞对象的,一派安逸,满园悠闲。郝绍中很少回头看这些,他心头泛着丝丝无聊。“不嘛,我就要吃乌豆。”一个小女孩在撒娇,一个干瘦干瘦的老头儿向郝绍中要了一块钱乌豆,可他接过乌豆,一摸口袋,一分钱也没带,只好抱歉地又把乌豆退回来,郝绍中拦住了:“不碍事,你拿着吧,又不是什么好东西。”老头儿纠缠不过小孙女,只好连声谢过,接过乌豆领着小孙女进花园去了。钱没等第二天就送来了,老头儿又客气了几句。以后,郝绍中时常隔着铁栅栏看见这个干瘦干瘦的老头儿,背着手,看看鸟,听听戏,没人理会他,他也不认识别人,有时坐在长椅上,一坐就是半天。
在买乌豆的顾客中,郝绍中听到两个人指着老头儿在对话:“瞧,那不是谢局长吗?怎么那么清闲?”“离休了,人走茶凉嘛!”“唉,人哪,在哪儿说哪儿哟!”郝绍中看着手中的勺子,心头一阵痛。他再远远看着那个离休的谢局长,心里好不孤独。郝绍中联想到自己,是四级推土机手,是矿上的技术尖子。可他回城后,按当时的地方政策只能到妻子所在的煤建公司。公司经理看了看他的健壮身材,高兴地说:“真是个送煤的好手,你到幸福街煤店,那是公司的先进单位。”郝绍中此时才省过味儿来,浑身跟散了架似的,他扯着自己的头发:我的推土机、驾驶盘、操纵杆,都在哪儿呀?他三十好几的人了,有自己的追求,他觉得自己回到妻儿身边的价值不应该在这儿。他拉着妻子拼命地与命运抗争,求人,托门路,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缝,想钻进去,却错了地方。
在郝绍中失望的时候,又一个晴天霹雳向他打来:有一天,他有事提前回家,他妻子和一个男人正亲热时,无意被他撞见了,他真想找个地缝钻,可地板严严实实的。他离开了家,住到同学唐四儿的小仓库里。没有生活来源,他被迫到了替唐四儿卖乌豆的地步。唐四儿去南方了,把乌豆生意借给了他。他把脸一抹,狠狠地骂,人这一辈子不就是这么奔波嘛。
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那位离休的谢局长突然心脏病发作,歪倒在花园的长椅上。郝绍中飞身越过铁栅栏,见众人正七嘴八舌、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有位懂行的说:“别乱动,放稳了,快拦车送医院。”有人跑去拦车,可拦了几辆都不停。郝绍中急中生智,跑回货摊,把锅、炉子、桶乱七八糟往地上一卸,拉车跑进花园,小心地把老头儿抱上车,上了马路,一溜儿小跑拉到了医院。急救室里躺着三个急病号,郝绍中急得直冒汗。他快速地在老头儿的衣兜里翻找着,有一个绿色的老干部保健证:谢光池,行政十二级,市政工程局副局长。老头儿得救了。郝绍中翻着电话号码本,给市政工程局打了电话,等急救室门口传来找谢光池的声音,他便扬长而去了。来人是谁,什么样儿,他根本不理会。因为他知道,此时除去一大堆不值钱的感谢话之外,他是个多余的人了。
走出医院好一会儿,郝绍中才猛然地想起他的乌豆。他拉着车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花园街口一看,自己的东西摆放得井然有序,一样不缺。桶里的乌豆已卖掉一大半,钱放在小钱柜边上。小钱柜里原有的钱纹丝不动,一分不少。一个秃顶的胖子笑眯眯地站在那儿看着。郝绍中呼的出了一口气,心才放下来,连忙道谢。
那胖子和郝绍中一样,对谢字不感兴趣,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钱,扔到小钱柜里:“给我来点尝尝。”郝绍中哪肯收钱,可胖子非给不可。胖子兜了一兜乌豆,放在嘴里尝了尝,那双眯起来的眼睛又扫了一下乌豆桶,问:“真不真?”郝绍中心里一沉,四下看了看:“真不真不知道,这套家伙,还有牌照,都是同学借给我的,他怎么教我怎么做。”胖子点了点头:“你这乌豆味道差点儿,不算好成色,只能卖个大路货。”郝绍中认真了:“我这乌豆工序一道不差,选豆、泡发、锅煮、投料、火候,一点也不含糊。”“你差一味佐料。”胖子伸出一个指头。“一樣也不差,桂皮、大料、茴香、白芷、紫丁香……”郝绍中说。胖子掀开衣襟,从口袋里掏出个纸包:“你把这包料面拿水冲了,在八分火候时倒进锅里,其它一样不变,试试吧!”胖子把纸包放在郝绍中手上,拍了拍他的肩膀,走了。
三
那个袜摊女正直愣愣地看着这一切,冲郝绍中笑了笑:“你要时来运转啦。”自从上次她帮助郝绍中对付市场上那个”红袖章”的无理刁难后,郝绍中知道她叫月芳,经营各式袜子已有三年了。她的袜摊摆在一个支起来的布架子上,晚上收摊时捆绑好,固定在自行车上,骑着就走。所以,她卖货的地点从不固定。不过,她每星期都要来花园街两趟,而且只要来,就早早来,把摊摆在郝绍中的乌豆车旁边。她干活儿利索,态度和蔼,货色也较全,招揽的生意不错。她穿戴不俗,稍加化妆,再添上好看的高挑身材,从侧面瞧,后面看,都十分迷人。郝绍中不由自主地看了又看,十分遗憾月芳的脸,要是再长点儿,再白点儿,那多美呀。月芳的优点全长到身上了,给脸上留下的太少了。
有一次,郝绍中的乌豆生意不景气时,月芳开玩笑说:“干脆把这乌豆摊子退了,帮我卖袜子得了,赚钱肯定多。”转天,东方刚刚拉出一丝亮,煮乌豆的锅开了,郝绍中忽地想起了胖子给的纸包,打开一看,不知是什么动植物或矿物质的碎末儿,初一闻什么味儿也没有,可包起来,鼻子里丝丝吸入一股香味儿。郝绍中很奇怪,打开又包上,包上又打开。仍然是打开没味儿,刚一包上,那香味就出来了。到八分火了,郝绍中思忖了一下,小心地把那包佐料冲好,倒进锅里。奇迹真的出现了,这锅乌豆冒出一股奇异的香味。郝绍中尝了一个,一股香味儿直冲脑门。郝绍中迫不及待地收拾好,拉到花园街口。一开盖,那香味儿立刻窜满了整个街口,飘向了花园。“五香乌豆——”郝绍中一声清亮亮的吆喝格外有精神。他偷眼一看,月芳正抿嘴笑。不用吆喝,顾客就涌过来了。
“哟,今儿这乌豆怎么这么香?”“呀!好香的乌豆。”郝绍中周围,前前后后到处可见抽鼻子的面部特写。就像有根线儿左一抻,右一扯,就被牵到乌豆摊这儿。一兜连一兜,郝绍中的乌豆一会儿就卖完了。末了,那空桶跟前还围着许多失望的吃客。至此,郝绍中的乌豆名声大振。一连三天,郝绍中收入大增。过去卖2块5一斤,现在卖4元一斤还供不应求。郝绍中每次卖完乌豆,准能得到胖子塞过来的第二包、第三包佐料。每次郝绍中付给10块钱,胖子只收5块。这样算下来,每天卖100斤乌豆,除去给唐四儿的租金,胖子的5块钱,再扣除成本,每天可赚40块,一个月就能赚1200块。郝绍中激动得身上每一块肉都在跳。他就像阿里巴巴第一次打开深山宝藏的大门。
夜深人静时,郝绍中手点着钱,又掉下了眼泪,他想起了妻子,但不知不觉又想起那个男人……妻子是他的同学。他选调到建矿十处后,几个工人在一块喝酒消遣,抱怨在矿上找不到媳妇。郝绍中打哈哈:“搞媳妇好办,不出两个星期,我准保搞一个。如果搞不到,我掏20块钱请客。条件是得有人给我代写一封情书。”情书有人写了,而且写得非常好。他抄写了一遍,然后把仍在学校读书的女生们挨个儿想了遍,提笔在信头写了“崔尚荣”三个字。当然,信是由酒友们装好发出的。当时郝绍中也没有多大把握,权且视为儿戏罢了。可不出两个星期,崔尚荣回信了,她答应了。此事轰动了矿上的单身汉,大家凑钱逼着郝绍中把崔尚荣接到矿上住几天。他红着脸把真相告诉了崔尚荣,原以为会挨骂,可崔尚荣不理会,只是扎在他的怀中,久久地不肯抬起头来。后来,崔尚荣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城里的煤建公司。这其中,她与他分居两地,但她不负前盟,和郝绍中结婚。谁知道,到现在落了个同床异梦……
妻子哭着到唐四儿这苦苦哀求郝绍中回去,可郝绍中冷冷的就像块冰。郝绍中一连20天,沉浸在热卖五香乌豆的喜悦里。他曾经动过念头,找个地方鉴定一下成份,自己掌握,不受胖子的牵制。想了一次又一次,还是算了。一天,胖子拉住郝绍中说:“告诉你,我是‘五香斋’的后人,我从小看不起这个行当,离经叛道,学了土木设计。文化大革命,我爷爷死前,把这个方子给了我,叫我继承祖业。可我干不了这个,放不下架子,子女们也都上了大学,没人瞧得上这玩艺儿。好汉不愿干,孬汉干不了,现在交给你,我放心。可是你千万得记住,这方子你一定要找个可靠的人一直传下去,不能到你这一代就绝种了!我找了这么多年,终于找到‘五香斋’的传人喽!”胖子的眼角竟潮湿起来,他有些颤抖地掏出了用油布裹着的小包。
四
“五香斋”这个字号的兴衰落到了郝绍中的肩上,好像踏上了独木桥,他仔细研究了一下那方子,并不神秘,共有五味平常人们能见,又都不大注意的东西,但是组合在一起,而且有严格的配比,就成了一种新的成份。
一天,他坐在花园街的长椅上养神,蓦地,耳根传来一阵吵闹声,郝绍中循声一望,是月芳的袜摊。“你挂坏了我的袜摊就不行。”“不行怎么着?”一个脖子上挂皮尺的小伙子,手扶着一块裁布板,正瞪着眼睛。“你不能走。”月芳不依不饶。“那好哇,我巴不得呢!”裁缝扮个怪相。“对,那就留下吧,哈……”有人起哄。月芳脸红了,骂了一句街。郝绍中从人群中挤进来,把月芳拉在身后。“噢,她爷们儿来了,快走吧!”几个起哄的跑了,那个裁缝冲郝绍中哈了哈腰,动手把袜摊扶正,瞥一眼郝绍中:”她爷们儿早喝酒喝死了,穷咋唬什么?”说完,不紧不慢地走了。
月芳没有理睬郝绍中,只是默默地想着什么。有人买袜子,她也不照应。郝绍中挠挠头皮,替她卖起来,价钱是他随口一说。月芳索性坐在一边儿不管了,手托着腮,只管看着郝绍中。郝绍中觉得身上燥热,心神不定,三下两下,把袜子扒拉到一起,他把摊儿收了,捆好绑在月芳的自行车上,又把两个支架收起,挂在车架的铁钩上。“月芳,走吧,我送你。”“不走,一会儿要下雨。”“下雨?”郝绍中不解。“下雨更得走了。”“不走。”“干什么?”“这儿有块雨布,你陪我一起避雨。”郝绍中看了看这不足两米的雨布,心里怦怦直跳。他没遇见过这种事,像个泥塑一样立在那儿。雨果然来了,而且瓢泼一般。郝绍中把月芳的车子推到食品店的屋檐下,两人撑起雨布,连人带袜箱都遮掩起来。雨下成白蒙蒙一片,他们俩在雨布下紧紧地靠着。雨布并不大,但足可以把他们俩罩在里面,先是肩头挨肩头,再是胸脯挨胸脯,很快就拥抱在一起。泪水从月芳的睫毛里涌出来,外面雨的世界似乎不存在了。“你自己过?”“还有一个闺女……”“我也有一个,女儿很漂亮。”“你真好……”雨停了,郝绍中从雨布下钻出来,刚要喘口大气,猛地像被钉子钉在那里,呆呆地看着他放乌豆摊旁的铁栅栏,那儿站着浇得落汤鸡一样的妻子,手中有一件男式大雨衣。月芳甩了甩头,冲郝绍中笑了笑:“晚上,去唐四儿那找你。”月芳走了。
郝绍中一步挨一步地走向妻子,妻子默默抽泣着:“绍中,你回家吧,我求求你,看在孩子的份儿上,咱们谁也别说谁,以后好好过日子。你这几年在外地,我们娘俩没人照顾。我不是个坏女人,那一次也是为了你回城里才那样的……我也没办法,你原谅我,好吗?”“你不是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吗?现在怎么认了?”郝绍中冷冷的。“我想瞒过去,但这一切都是为了把你从那个山沟沟调回来啊!”妻子含泪而泣。郝绍中反而更冷静了。“我没说你一句不好,也没打你一下,我没怪你,你足以对得起我。我只恨自己没有能力,活得窝囊。咱俩分开吧。”“不!不!”妻子绝望地喊,“你不能太狠心了,你别卖乌豆了。去送煤吧,送个一年半年,我一定想办法调你去城建局开推土机。”“我们都有伤口,算了吧,给!”郝绍中拉起她的手,在她手上放了一叠钱,“给欣欣买点什么,你买也行。”郝绍中转身大步就走,虽然走得快,可他却隐约地希望妻子能追上来,把钱甩给他,把他强行拽回家去。也许他心一软,就和妻子回去了。可他始终没回头看一眼,雨布下月芳的温馨和刚才那隐约的希望,还在脑子里缠绕。
转天,郝绍中的小车上又加了块招牌“五香斋”。买“五香斋”乌豆的人络绎不绝。百把斤乌豆摊上市,不一会儿就抢售一空。他只凭“五香斋”的招牌,从来不吆喝。这一天,一位买乌豆的常客告诉郝绍中,住医院的谢局长有急事找他。谢局长气色很好,见面就对他说:“你的工作问题,我给解决了。表是我代你填的,有几栏我不知情况,你自己填好拿到煤站盖个章,其它手续你就别管了,三天内发调令,你就准备一下吧!”郝绍中接过调动申请表,一眼扫去,接收单位是市政工程局道桥修建处。“我……我再想想!”郝绍中并没有像谢局长事先想的那么高兴。“扔了你的乌豆摊子吧,那玩艺儿不是你这号人干的。我知道你有一身技术,去开推土机吧!”郝绍中沉默了。老头儿火了:“你的驾驶盘,你的理想呢?”郝绍中一听此话,浑身的血直往上涌:“妈的,滚一边儿去吧,五香斋我不受那个‘红袖章’的气了。”他接过调动表,冲谢局长鞠了躬,转身跑了。
在去煤建公司转换关系的路上,郝绍中想起了“五香齋”,想起了胖子那双信赖的眼睛,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月芳还不知道这个喜讯,她会怎么想呢?他低头看了看脚上的鞋,那是月芳给他买的,又是月芳亲自替他穿上的,还甜甜地吻了他一下。煤店到了。可等候他的却是当头一棒:煤建公司因他旷工几个月,早就将他开除了。墙上贴着一张醒目的通告。他一口气跑回小仓房,洗豆、泡豆、过水、倒缸、烧火、投料,整整忙了半天。他双手泡在水里,抚摸着发好的蚕豆,几颗大滴的泪,吧嗒吧嗒砸在水里。月芳悄悄地来了,温柔地靠在他身旁。月挂中天了,月芳没有走。突然,有人轻轻地叩门。他妻子像幽灵一样站在那里,一张惨白的脸,一双无神的眼睛,两片无色的嘴唇……妻子呜咽地哭着,头也不回地走了。月芳也用被子蒙着脸抽泣着。
唐四儿从广州回来了,他把郝绍中拉到芙蓉酒家,要了一桌子菜。郝绍中很识时务,主动摊牌:“有话说吧,是提高租金,还是入伙?”唐四儿哈哈一笑:“咱老同学了。我是,我是这几回赔了本,琢磨着还是咱合伙干乌豆吧,怎么样?对半分,我干活儿。”“不行。”郝绍中又是一个斩钉截铁。“你他妈的怎么翻脸不认人了?”唐四儿怒了。郝绍中一举酒杯:“我感谢你帮助我,可我付了租金,并不欠你的。”“那我收回,明天你就搬走。”“可以,不过我提醒你,你要这套家伙连窝窝头都挣不上。我能把租金给你每月长到300元,你想想这个价。”郝绍中不想伤和气。唐四儿气馁了,点点头:“真没看透你,得了,就算我没说。”郝绍中哈哈大笑,猛地把酒杯摔个粉碎。唐四儿吓了一跳,随即也跟着笑起来,呛出了泪。
此时,郝绍中想起了妻子,想起了孩子,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突然便下意识地痛哭起来,他将怎样度过后半生呢?晚上,他迈着沉重的步履走回家里,他的妻子对他抱头大哭,偎在他怀里。他似乎感觉他们应当互相原谅了。他煮了一锅乌豆,忽然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乌豆,煮在锅里,化了,没了。他开始尝了尝,滚下两串泪,他要去找胖子,找唐四儿,找以前的那帮穷工友,他要将“五香斋”的事业发扬光大,因为这锅乌豆已经有了十分的香味儿……
责 编:熊正红
题 图:余和操
评选好稿移动、联通、小灵通用户请发短信到07503377394。
“五香乌豆……”喷泉花园街口上货摊林立,人声喧嚷。郝绍中生硬地吆喝了几声,听起来有点楞楞的。他破帽遮脸,神色忧郁,眼睛总是盯着白瓷桶里的乌豆。有人来买,他就拿个小碗盛,有时多点儿,有时少点儿也没个准头。眼见日偏西沉,街对面的副食店已亮起昏黄的灯火,郝绍中也收拾起货摊,推车要走,不想被一个斜身站定的女人挡住了车头。
郝绍中把车放下,两眼看天,不吭声。那女人转过身来,瞧了瞧眼前的这辆半旧的铁架小拉车,一个小炉子上一口锅,一只白瓷桶还冒着微微热气。她想说点什么,又咽了。一只手在车帮上轻轻地来回划,冷不防,郝绍中又吆喝了一句“五香乌豆”,声音疹人,像是要把心里的闷气全喊出来。
那女人不由倒退一步,掏出手绢捂在眼睛上:“回家吧,是我费尽力气把你从外地办回来的,别这么狠心,呜……”郝绍中看都不看,也不出声,掏出一叠钱,掖在女人的衣袋里,随手拍了拍她的肩膀,把脸一背:“我也不给你找气受,你也别给我添麻烦。走吧,给欣欣买辆自行车。”随着声嘶力竭的一声“五香乌豆”,郝绍中面颊上挂着两行清泪,推车蹒跚地走了。
一连两个星期,郝绍中天天在这里卖乌豆,生意勉强,他生硬的吆喝声却渐渐地被人们熟悉了。一天,一个戴红袖章的人溜达过来,随手翻了一下车上挂的牌照:“嗯?不是你的?”“我没犯法,我给同学帮忙的。”“嗬,还挺横的,告诉你,你这乌豆不卫生,没收啦!”那人上来就抢车把。一个穿蝙蝠衫的女人从一旁几步窜过来,低声对郝绍中说:“别找麻烦!”又忙笑脸对“红袖章”说:“算啦,算啦,他是生手,不懂规矩。”说话间,一盒三五烟不知不觉塞到对方手中。“这乌豆是高温消毒,不信你尝尝。”“红袖章”哼了一声走了。郝绍中坐下来,抱着胳膊,一动不动。那女人陪着站了一会儿,没听到一个谢字,嘀咕了一声,回到旁边儿的袜摊儿上去了。她是卖袜子的,身材挺好,该丰满的丰满,该苗条的苗条。只是脸稍短,相貌一般,黑了点儿,两只大眼睛却晶亮晶亮的。
二
转眼,郝绍中在这儿摆摊卖乌豆一个多月了,生意虽清淡,可也将就。身后是花园的铁栅栏,里面玩鸟的,打太极的,唱戏的,闲逛的,搞对象的,一派安逸,满园悠闲。郝绍中很少回头看这些,他心头泛着丝丝无聊。“不嘛,我就要吃乌豆。”一个小女孩在撒娇,一个干瘦干瘦的老头儿向郝绍中要了一块钱乌豆,可他接过乌豆,一摸口袋,一分钱也没带,只好抱歉地又把乌豆退回来,郝绍中拦住了:“不碍事,你拿着吧,又不是什么好东西。”老头儿纠缠不过小孙女,只好连声谢过,接过乌豆领着小孙女进花园去了。钱没等第二天就送来了,老头儿又客气了几句。以后,郝绍中时常隔着铁栅栏看见这个干瘦干瘦的老头儿,背着手,看看鸟,听听戏,没人理会他,他也不认识别人,有时坐在长椅上,一坐就是半天。
在买乌豆的顾客中,郝绍中听到两个人指着老头儿在对话:“瞧,那不是谢局长吗?怎么那么清闲?”“离休了,人走茶凉嘛!”“唉,人哪,在哪儿说哪儿哟!”郝绍中看着手中的勺子,心头一阵痛。他再远远看着那个离休的谢局长,心里好不孤独。郝绍中联想到自己,是四级推土机手,是矿上的技术尖子。可他回城后,按当时的地方政策只能到妻子所在的煤建公司。公司经理看了看他的健壮身材,高兴地说:“真是个送煤的好手,你到幸福街煤店,那是公司的先进单位。”郝绍中此时才省过味儿来,浑身跟散了架似的,他扯着自己的头发:我的推土机、驾驶盘、操纵杆,都在哪儿呀?他三十好几的人了,有自己的追求,他觉得自己回到妻儿身边的价值不应该在这儿。他拉着妻子拼命地与命运抗争,求人,托门路,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缝,想钻进去,却错了地方。
在郝绍中失望的时候,又一个晴天霹雳向他打来:有一天,他有事提前回家,他妻子和一个男人正亲热时,无意被他撞见了,他真想找个地缝钻,可地板严严实实的。他离开了家,住到同学唐四儿的小仓库里。没有生活来源,他被迫到了替唐四儿卖乌豆的地步。唐四儿去南方了,把乌豆生意借给了他。他把脸一抹,狠狠地骂,人这一辈子不就是这么奔波嘛。
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那位离休的谢局长突然心脏病发作,歪倒在花园的长椅上。郝绍中飞身越过铁栅栏,见众人正七嘴八舌、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有位懂行的说:“别乱动,放稳了,快拦车送医院。”有人跑去拦车,可拦了几辆都不停。郝绍中急中生智,跑回货摊,把锅、炉子、桶乱七八糟往地上一卸,拉车跑进花园,小心地把老头儿抱上车,上了马路,一溜儿小跑拉到了医院。急救室里躺着三个急病号,郝绍中急得直冒汗。他快速地在老头儿的衣兜里翻找着,有一个绿色的老干部保健证:谢光池,行政十二级,市政工程局副局长。老头儿得救了。郝绍中翻着电话号码本,给市政工程局打了电话,等急救室门口传来找谢光池的声音,他便扬长而去了。来人是谁,什么样儿,他根本不理会。因为他知道,此时除去一大堆不值钱的感谢话之外,他是个多余的人了。
走出医院好一会儿,郝绍中才猛然地想起他的乌豆。他拉着车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花园街口一看,自己的东西摆放得井然有序,一样不缺。桶里的乌豆已卖掉一大半,钱放在小钱柜边上。小钱柜里原有的钱纹丝不动,一分不少。一个秃顶的胖子笑眯眯地站在那儿看着。郝绍中呼的出了一口气,心才放下来,连忙道谢。
那胖子和郝绍中一样,对谢字不感兴趣,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钱,扔到小钱柜里:“给我来点尝尝。”郝绍中哪肯收钱,可胖子非给不可。胖子兜了一兜乌豆,放在嘴里尝了尝,那双眯起来的眼睛又扫了一下乌豆桶,问:“真不真?”郝绍中心里一沉,四下看了看:“真不真不知道,这套家伙,还有牌照,都是同学借给我的,他怎么教我怎么做。”胖子点了点头:“你这乌豆味道差点儿,不算好成色,只能卖个大路货。”郝绍中认真了:“我这乌豆工序一道不差,选豆、泡发、锅煮、投料、火候,一点也不含糊。”“你差一味佐料。”胖子伸出一个指头。“一樣也不差,桂皮、大料、茴香、白芷、紫丁香……”郝绍中说。胖子掀开衣襟,从口袋里掏出个纸包:“你把这包料面拿水冲了,在八分火候时倒进锅里,其它一样不变,试试吧!”胖子把纸包放在郝绍中手上,拍了拍他的肩膀,走了。
三
那个袜摊女正直愣愣地看着这一切,冲郝绍中笑了笑:“你要时来运转啦。”自从上次她帮助郝绍中对付市场上那个”红袖章”的无理刁难后,郝绍中知道她叫月芳,经营各式袜子已有三年了。她的袜摊摆在一个支起来的布架子上,晚上收摊时捆绑好,固定在自行车上,骑着就走。所以,她卖货的地点从不固定。不过,她每星期都要来花园街两趟,而且只要来,就早早来,把摊摆在郝绍中的乌豆车旁边。她干活儿利索,态度和蔼,货色也较全,招揽的生意不错。她穿戴不俗,稍加化妆,再添上好看的高挑身材,从侧面瞧,后面看,都十分迷人。郝绍中不由自主地看了又看,十分遗憾月芳的脸,要是再长点儿,再白点儿,那多美呀。月芳的优点全长到身上了,给脸上留下的太少了。
有一次,郝绍中的乌豆生意不景气时,月芳开玩笑说:“干脆把这乌豆摊子退了,帮我卖袜子得了,赚钱肯定多。”转天,东方刚刚拉出一丝亮,煮乌豆的锅开了,郝绍中忽地想起了胖子给的纸包,打开一看,不知是什么动植物或矿物质的碎末儿,初一闻什么味儿也没有,可包起来,鼻子里丝丝吸入一股香味儿。郝绍中很奇怪,打开又包上,包上又打开。仍然是打开没味儿,刚一包上,那香味就出来了。到八分火了,郝绍中思忖了一下,小心地把那包佐料冲好,倒进锅里。奇迹真的出现了,这锅乌豆冒出一股奇异的香味。郝绍中尝了一个,一股香味儿直冲脑门。郝绍中迫不及待地收拾好,拉到花园街口。一开盖,那香味儿立刻窜满了整个街口,飘向了花园。“五香乌豆——”郝绍中一声清亮亮的吆喝格外有精神。他偷眼一看,月芳正抿嘴笑。不用吆喝,顾客就涌过来了。
“哟,今儿这乌豆怎么这么香?”“呀!好香的乌豆。”郝绍中周围,前前后后到处可见抽鼻子的面部特写。就像有根线儿左一抻,右一扯,就被牵到乌豆摊这儿。一兜连一兜,郝绍中的乌豆一会儿就卖完了。末了,那空桶跟前还围着许多失望的吃客。至此,郝绍中的乌豆名声大振。一连三天,郝绍中收入大增。过去卖2块5一斤,现在卖4元一斤还供不应求。郝绍中每次卖完乌豆,准能得到胖子塞过来的第二包、第三包佐料。每次郝绍中付给10块钱,胖子只收5块。这样算下来,每天卖100斤乌豆,除去给唐四儿的租金,胖子的5块钱,再扣除成本,每天可赚40块,一个月就能赚1200块。郝绍中激动得身上每一块肉都在跳。他就像阿里巴巴第一次打开深山宝藏的大门。
夜深人静时,郝绍中手点着钱,又掉下了眼泪,他想起了妻子,但不知不觉又想起那个男人……妻子是他的同学。他选调到建矿十处后,几个工人在一块喝酒消遣,抱怨在矿上找不到媳妇。郝绍中打哈哈:“搞媳妇好办,不出两个星期,我准保搞一个。如果搞不到,我掏20块钱请客。条件是得有人给我代写一封情书。”情书有人写了,而且写得非常好。他抄写了一遍,然后把仍在学校读书的女生们挨个儿想了遍,提笔在信头写了“崔尚荣”三个字。当然,信是由酒友们装好发出的。当时郝绍中也没有多大把握,权且视为儿戏罢了。可不出两个星期,崔尚荣回信了,她答应了。此事轰动了矿上的单身汉,大家凑钱逼着郝绍中把崔尚荣接到矿上住几天。他红着脸把真相告诉了崔尚荣,原以为会挨骂,可崔尚荣不理会,只是扎在他的怀中,久久地不肯抬起头来。后来,崔尚荣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城里的煤建公司。这其中,她与他分居两地,但她不负前盟,和郝绍中结婚。谁知道,到现在落了个同床异梦……
妻子哭着到唐四儿这苦苦哀求郝绍中回去,可郝绍中冷冷的就像块冰。郝绍中一连20天,沉浸在热卖五香乌豆的喜悦里。他曾经动过念头,找个地方鉴定一下成份,自己掌握,不受胖子的牵制。想了一次又一次,还是算了。一天,胖子拉住郝绍中说:“告诉你,我是‘五香斋’的后人,我从小看不起这个行当,离经叛道,学了土木设计。文化大革命,我爷爷死前,把这个方子给了我,叫我继承祖业。可我干不了这个,放不下架子,子女们也都上了大学,没人瞧得上这玩艺儿。好汉不愿干,孬汉干不了,现在交给你,我放心。可是你千万得记住,这方子你一定要找个可靠的人一直传下去,不能到你这一代就绝种了!我找了这么多年,终于找到‘五香斋’的传人喽!”胖子的眼角竟潮湿起来,他有些颤抖地掏出了用油布裹着的小包。
四
“五香斋”这个字号的兴衰落到了郝绍中的肩上,好像踏上了独木桥,他仔细研究了一下那方子,并不神秘,共有五味平常人们能见,又都不大注意的东西,但是组合在一起,而且有严格的配比,就成了一种新的成份。
一天,他坐在花园街的长椅上养神,蓦地,耳根传来一阵吵闹声,郝绍中循声一望,是月芳的袜摊。“你挂坏了我的袜摊就不行。”“不行怎么着?”一个脖子上挂皮尺的小伙子,手扶着一块裁布板,正瞪着眼睛。“你不能走。”月芳不依不饶。“那好哇,我巴不得呢!”裁缝扮个怪相。“对,那就留下吧,哈……”有人起哄。月芳脸红了,骂了一句街。郝绍中从人群中挤进来,把月芳拉在身后。“噢,她爷们儿来了,快走吧!”几个起哄的跑了,那个裁缝冲郝绍中哈了哈腰,动手把袜摊扶正,瞥一眼郝绍中:”她爷们儿早喝酒喝死了,穷咋唬什么?”说完,不紧不慢地走了。
月芳没有理睬郝绍中,只是默默地想着什么。有人买袜子,她也不照应。郝绍中挠挠头皮,替她卖起来,价钱是他随口一说。月芳索性坐在一边儿不管了,手托着腮,只管看着郝绍中。郝绍中觉得身上燥热,心神不定,三下两下,把袜子扒拉到一起,他把摊儿收了,捆好绑在月芳的自行车上,又把两个支架收起,挂在车架的铁钩上。“月芳,走吧,我送你。”“不走,一会儿要下雨。”“下雨?”郝绍中不解。“下雨更得走了。”“不走。”“干什么?”“这儿有块雨布,你陪我一起避雨。”郝绍中看了看这不足两米的雨布,心里怦怦直跳。他没遇见过这种事,像个泥塑一样立在那儿。雨果然来了,而且瓢泼一般。郝绍中把月芳的车子推到食品店的屋檐下,两人撑起雨布,连人带袜箱都遮掩起来。雨下成白蒙蒙一片,他们俩在雨布下紧紧地靠着。雨布并不大,但足可以把他们俩罩在里面,先是肩头挨肩头,再是胸脯挨胸脯,很快就拥抱在一起。泪水从月芳的睫毛里涌出来,外面雨的世界似乎不存在了。“你自己过?”“还有一个闺女……”“我也有一个,女儿很漂亮。”“你真好……”雨停了,郝绍中从雨布下钻出来,刚要喘口大气,猛地像被钉子钉在那里,呆呆地看着他放乌豆摊旁的铁栅栏,那儿站着浇得落汤鸡一样的妻子,手中有一件男式大雨衣。月芳甩了甩头,冲郝绍中笑了笑:“晚上,去唐四儿那找你。”月芳走了。
郝绍中一步挨一步地走向妻子,妻子默默抽泣着:“绍中,你回家吧,我求求你,看在孩子的份儿上,咱们谁也别说谁,以后好好过日子。你这几年在外地,我们娘俩没人照顾。我不是个坏女人,那一次也是为了你回城里才那样的……我也没办法,你原谅我,好吗?”“你不是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吗?现在怎么认了?”郝绍中冷冷的。“我想瞒过去,但这一切都是为了把你从那个山沟沟调回来啊!”妻子含泪而泣。郝绍中反而更冷静了。“我没说你一句不好,也没打你一下,我没怪你,你足以对得起我。我只恨自己没有能力,活得窝囊。咱俩分开吧。”“不!不!”妻子绝望地喊,“你不能太狠心了,你别卖乌豆了。去送煤吧,送个一年半年,我一定想办法调你去城建局开推土机。”“我们都有伤口,算了吧,给!”郝绍中拉起她的手,在她手上放了一叠钱,“给欣欣买点什么,你买也行。”郝绍中转身大步就走,虽然走得快,可他却隐约地希望妻子能追上来,把钱甩给他,把他强行拽回家去。也许他心一软,就和妻子回去了。可他始终没回头看一眼,雨布下月芳的温馨和刚才那隐约的希望,还在脑子里缠绕。
转天,郝绍中的小车上又加了块招牌“五香斋”。买“五香斋”乌豆的人络绎不绝。百把斤乌豆摊上市,不一会儿就抢售一空。他只凭“五香斋”的招牌,从来不吆喝。这一天,一位买乌豆的常客告诉郝绍中,住医院的谢局长有急事找他。谢局长气色很好,见面就对他说:“你的工作问题,我给解决了。表是我代你填的,有几栏我不知情况,你自己填好拿到煤站盖个章,其它手续你就别管了,三天内发调令,你就准备一下吧!”郝绍中接过调动申请表,一眼扫去,接收单位是市政工程局道桥修建处。“我……我再想想!”郝绍中并没有像谢局长事先想的那么高兴。“扔了你的乌豆摊子吧,那玩艺儿不是你这号人干的。我知道你有一身技术,去开推土机吧!”郝绍中沉默了。老头儿火了:“你的驾驶盘,你的理想呢?”郝绍中一听此话,浑身的血直往上涌:“妈的,滚一边儿去吧,五香斋我不受那个‘红袖章’的气了。”他接过调动表,冲谢局长鞠了躬,转身跑了。
在去煤建公司转换关系的路上,郝绍中想起了“五香齋”,想起了胖子那双信赖的眼睛,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月芳还不知道这个喜讯,她会怎么想呢?他低头看了看脚上的鞋,那是月芳给他买的,又是月芳亲自替他穿上的,还甜甜地吻了他一下。煤店到了。可等候他的却是当头一棒:煤建公司因他旷工几个月,早就将他开除了。墙上贴着一张醒目的通告。他一口气跑回小仓房,洗豆、泡豆、过水、倒缸、烧火、投料,整整忙了半天。他双手泡在水里,抚摸着发好的蚕豆,几颗大滴的泪,吧嗒吧嗒砸在水里。月芳悄悄地来了,温柔地靠在他身旁。月挂中天了,月芳没有走。突然,有人轻轻地叩门。他妻子像幽灵一样站在那里,一张惨白的脸,一双无神的眼睛,两片无色的嘴唇……妻子呜咽地哭着,头也不回地走了。月芳也用被子蒙着脸抽泣着。
唐四儿从广州回来了,他把郝绍中拉到芙蓉酒家,要了一桌子菜。郝绍中很识时务,主动摊牌:“有话说吧,是提高租金,还是入伙?”唐四儿哈哈一笑:“咱老同学了。我是,我是这几回赔了本,琢磨着还是咱合伙干乌豆吧,怎么样?对半分,我干活儿。”“不行。”郝绍中又是一个斩钉截铁。“你他妈的怎么翻脸不认人了?”唐四儿怒了。郝绍中一举酒杯:“我感谢你帮助我,可我付了租金,并不欠你的。”“那我收回,明天你就搬走。”“可以,不过我提醒你,你要这套家伙连窝窝头都挣不上。我能把租金给你每月长到300元,你想想这个价。”郝绍中不想伤和气。唐四儿气馁了,点点头:“真没看透你,得了,就算我没说。”郝绍中哈哈大笑,猛地把酒杯摔个粉碎。唐四儿吓了一跳,随即也跟着笑起来,呛出了泪。
此时,郝绍中想起了妻子,想起了孩子,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突然便下意识地痛哭起来,他将怎样度过后半生呢?晚上,他迈着沉重的步履走回家里,他的妻子对他抱头大哭,偎在他怀里。他似乎感觉他们应当互相原谅了。他煮了一锅乌豆,忽然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乌豆,煮在锅里,化了,没了。他开始尝了尝,滚下两串泪,他要去找胖子,找唐四儿,找以前的那帮穷工友,他要将“五香斋”的事业发扬光大,因为这锅乌豆已经有了十分的香味儿……
责 编:熊正红
题 图:余和操
评选好稿移动、联通、小灵通用户请发短信到07503377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