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市高中体育课程模块教学方式的研究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975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瓯市自2006年起全市统一实施高中体育课程改革。各所学校依据自身的特点,制定了相对一致,而各具特点的教学策略。本文结合建瓯一中实施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具体情况,谈谈高中课改在建瓯市体育教育中的实践过程。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程 模块教学 研究
  一、研究目的
  高中课程改革以来,建瓯市高中各所学校在不断的摸索和交流中,各校总结出一系列可行性的操作模式,现就以建瓯一中高中课程模块教学的实施为例,研究其意义和具体的操作方式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建议,以便更好的完善和提高并推广实施。
  二、研究时间、对象及方法
  第一,研究时间:2012年9月——2015年7月。
  第二,研究对象:建瓯一中2012级高一学生880名,三年跟踪调查以及参与高中模块教学的建瓯市所有体育教师为样本。
  第三,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比较分析法、师生访谈法等综合研究方法。
  三、具体实施步骤
  1.样本校的基本情况
  建瓯一中是福建省一级达标学校。有48个行政教学班,高中三个年段,每年段16个班级。体育专业教师共9人,均为体育专业本科学历。教师专业特长分布较广: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武术。学校拥有篮球场5个,排球场2个,羽毛球场2个,乒乓球桌12张,300M塑胶运动场(内设足球场),硬件设施相对完善。
  2.选项教学的操作程序
  确定选项学习的内容从学生兴趣、学力调查开始,比如:首先从高一开学第一节课对选修的模块进行逐类的介绍,分发调查问卷,以便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兴趣爱好,第二合理开设选项学习的课程,并且学校可利用的体育资源调查,以学校场馆的具体分布和器材的数量为硬件基础,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为特色,结合学生兴趣、学力调查表,设定选项的预选内容。最后从教师知识能力结构调查:根据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分布特点,开展模块层次选择性学习,更加合理地应用教师资源。
  通过对以上几点的摸底调查,可以确定选项学习的具体内容以及各模块的层次要求,便于三年学习的科学安排。其中田径必修模块放在高一第一学期首先完成,健康教育专题分布在高中三年的各个阶段完成,高三的田径提高班针对高考体育类考生专门开设。对于选项的指导和登记工作 :我校采用的是每一学年进行一次选项的填报和调整方式,并在这一学年内完成所选项目的修习。再者对于选项的分班工作,打破行政班级授课形式,实行选项志愿分班。四个自然班为一个教学大班,学生按志愿分成六个选项小班进行授课。
  模块和学分的总体安排:11学分中必修2个学分,田径必修模块(1学分)安排在高一上期修习,健康教育专题模块(1学分)分布在6个学期学习;选修9个学分,其中高一为3个学分,高二为4个学分,高三为2个学分。在我校课程的编排上,采取的是优先排体育与健康课,然后再排其它学科的课程,便于学生实现分项小班授课;同时错开各年段各选项模块的教学时间,最大程度地运用现有的场地器材。
  在学习成绩的评定方法上,从学习情感态度、体能与运动技能等方面进行评定,其中学生学习态度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体育运动知识等。评价采用量化百分制,按专业技术30%,运动能力30%,情感态度等过程学习40%的比例进行学习成绩的评定。其中专业技术和运动能力由教师给予评定,过程学习由小组和学生自评的均值给予评定。
  在我校学分认定上,按模块学习要求,完成18课时学习并通过考核的学生给予1学分,高中阶段完成11学分修习的学生给予体育科课程合格评定。学生模块考核成绩不合格可申请补考,补考时间由任课体育教师安排。补考合格后可认定学分,补考仍不合格,允许学生重修相关模块和改选其他模块。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第一,实行选项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选项学习的内容丰富,源于生活,学生选择面广。
  第三,采用模块教学有利于专长的形成,符合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
  第四,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关注了学生个性发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五,教师按专长进行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第六,充分利用场地、器材,且无冲突。
  2.建议
  第一,部分选项班级学生个体差异大,尽量做到因人施教,分层教学,水平分班。例如:篮球选项学生数较多可根据水平能力的高低分基础班、提高班,而足球人数较少,男、女生合班上课,基础差异性大。
  第二,模块计划和考核标准应保持相对稳定并适当波动。 模块计划的实施和考核方式的制定即要保持相对统一,又要因人而异,适当调整。同一模块学生考核方式和标准在相对公平和合理的基础上,多给学生以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重过程,重体验。
  第三,教师工作量明显增加,对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挑战。
  五、结束语
  高中模块教学的实施和推广是一种体育教育实效化的进步,是学生积极学习体育运动的一种动力,也是学生养成自觉体育习惯的基础,同时也是改进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把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结合起来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措施。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的学科,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实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一项具体要求,采用这样的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生活化教学的概念  所谓“生活化教学”简单的说,就是改变以前老师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将教学的内容融入社会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掌握知识,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摘 要】完形填空在高中英语考试当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涉及面广,旨在考察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本文从完形填空的题型特点出发,总结了一些答题的方法,并结合实际考题进行论证,以供参考。  【关键词】英语 完形填空 答题 方法  完形填空最早出现于《完形程序》(1953.W.L.Taylor语言学家),最初用于测试受试阅读理解能力和母语文章可读性,后来用于测试外语运用的综合能力,1987年引入我国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网络和计算机为载体的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并且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效果。多媒体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发展,使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这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更具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研究,以期正确、合理地使
猜想是根据不明显的线索或凭想象来寻找正确的解答思维活动,数学猜想是人们依据已有数学知识和经验,运用非逻辑的思维方法,凭借直觉而作出的假设和预测。它是人们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知识的手段和策略,培养小学生的猜想能力,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十分重视和培养学生的猜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