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TN05、TP36、TK19是从小麦根际分离的分别具有高效固氮、解磷、解钾功能的细菌。为研究这些菌株之间的相互作用,首先进行单独培养,然后以相等的细胞数目进行两两混合培养。设
【机 构】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系,滑县教师进修学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N05、TP36、TK19是从小麦根际分离的分别具有高效固氮、解磷、解钾功能的细菌。为研究这些菌株之间的相互作用,首先进行单独培养,然后以相等的细胞数目进行两两混合培养。设置6种不同的接菌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单接种和混合接种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菌株混合培养时,TP36促进了TN05和TK19的生长,TN05和TK19之间存在相互抑制作用;混合接种TP36+TK19,对盆栽小麦促生长的效果最好,与其他处理间的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
其他文献
繁殖力是单个种羊繁殖后代的能力,是高效肉羊生产的基础。现代化的肉羊具有早熟、多胎多产、生长发育快和肉质好等优良特性。因此,在肉羊生产中,提高繁殖力、培育多胎多产的肉羊
利用林场、山场和果园等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采用放养与舍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土鸡饲养,实现种、养结合,让种养户获得双重经济效益,是一种良好的生态养殖模式。1放养场地的选择
以新泰密刺黄瓜发芽种子的根尖作为材料,利用改进的ASG(醋酸-SSC—Giemsa)法,首次制作得到了清晰、稳定的黄瓜早中期染色体G显带带纹,其带型公式为:2n=14—2T+12IT,单套染色体的条带
为了探明猪粪堆肥升温期的细菌多样性和堆肥过程中由“梯度效应”导致的细菌空间分布差异,采集了堆体上、中、下3层的堆肥样品,对其进行了16S rDNA序列和PCR-DGGE分析。序列
利用双目标组织(即一个外植体同时含有子叶节和初生叶节两个目标组织)进行了大豆高频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以便为高效大豆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保障。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
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寄生于鸡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而引起的急性流行性疾病。该病分布广泛,发生普遍,危害十分严重。该病能够引起雏鸡死亡,致使病愈鸡长期不能康复,生长、
以大麦品种扬啤一号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外源腐胺(Put)对镍胁迫下大麦幼苗植株生长、SOD活性和同工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镍胁迫下大麦幼苗叶片SOD同工酶所有主酶带、
以参薯(Dioscorea alata L.)块茎为研究材料,采用热水浸提、Savage法除蛋白、乙醇沉淀及有机溶剂纯化的方法,获得参薯粗多糖。通过蒽酮-硫酸显色法测定参薯的多糖含量,研究了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