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现代职教发展新高地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b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月获批“广西中等职业教育示范特色学校建设计划第一批立项建设学校”,2012年8月被认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学校”,2013年7月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县级职业中专办学改革试点学校,2014年4月被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6部委共同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近年来,梧州岑溪市职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岑溪职教中心)的教育教学成绩连年攀升,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为广大学子打开了一扇成才的大门。
  岑溪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2008年,我区启动第一轮职教攻坚战,岑溪市抓住机遇谋发展,经过三年奋战,夯实了职业教育的根基。2012年,随着全区新一轮职教攻坚战号角的吹响,岑溪市又在原有基础上确立了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优秀技能人才为旨归,全力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推进产业、企业、学校的融合发展,不断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新型技能人才,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领导重视,夯实基础促发展
  岑溪市市委书记覃颂指出:“把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劳务输出由苦力型向技术型转变、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的有力举措,是我市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完善、优化职业教育的发展基础。”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该市组建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的职教发展领导小组,充分调动市人大、教育、财政、人社等相关部门,既通力合作,又各司其职,形成了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的职教发展格局,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明确各部门职责,落实各项激励机制,形成了规范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2005年之前,该市职业教育建设相对较弱,教育用地少、办学条件较差、学生数量少,然而随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剧增,原有的职教规模已无法满足发展需求。有鉴于此,该市通过“拨、筹、争、贷”等途径先后投入1.8亿元,实施“攻坚”“巩固”等多个项目,整合原有职教资源,建立了岑溪职教中心,进一步优化了职教基础条件。目前,该市职教中心校舍总面积已达15.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4.8万平方米、实训车间3.9万平方米,建成排球场10个、篮球场8个、400米跑道标准运动场1个,并配备有机械加工实训基地、电机电器制造与维修实训基地、汽车创新实训中心、计算机实训基地、纺织服装实训基地、学前教育实训基地等,其中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承担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1个,教学设备总价值达2 589万元,学生规模也增长至1.2万人。
  走进岑溪职教中心,一幢建在一座小山顶上的建筑群赫然映入眼帘,那是该校的综合大楼。拾级而上,站在综合大楼前环顾校园,着眼处是青的草、红的花、绿的树,还有学生公寓楼以及各专业的实训教学楼,学生们三三两两穿梭于绿树红花间,有的走向图书馆,有的走向教室,有的走向生产实训车间……这里不但校园环境优美,而且教学秩序井然。岑溪市市长覃震西说:“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条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加快推进岑溪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第一步。我们将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市的职教办学条件,培养出更多为区域经济发展作贡献的优秀人才。”
  如今,岑溪市职业教育走上了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岑溪职教中心不仅是当地部分初中毕业生选择的“热门”学校,还吸引了许多外地学子慕名而来。来自梧州市藤县藤州镇的梁敏怡,为实现自己当幼师的梦想,2008年初中毕业后到该校就读学前教育专业。经过三年的努力,梁敏怡不仅实现了最初的梦想,还进入了广东广州市一家重点幼儿园的管理层。
  强健师资,为职教发展增添活力
  “虽然到学校只有短短几年,但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获得了很大的进步。这得感谢政府和学校对教师成长的关心,为我们搭建了广阔的舞台。”岑溪职教中心教师莫锦建说。2007年从广西工学院毕业后,他通过双选会被该校录用。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刚走上岗位的莫锦建感到迷惘。2008年,由岑溪市教育局“牵线搭桥”,他到岑溪工业园区的企业生产一线实地学习,体验生产、参与研发,一年的学习让他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理解。随后,在市教育局的组织安排下,他又参加了自治区骨干教师培训、全国骨干教师培训、国家示范校骨干班主任培训等,课堂教学技能逐渐提高,成长为该校平面设计教研组组长,并多次获岑溪市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称号,连续5年获梧州市中职教师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010年9月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优秀课件”项目评比二等奖,指导多名学生在自治区级、国家级比赛中获二、三等奖。
  莫锦建的成长是岑溪市强化中职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多年来,该市不断加强中职教师队伍建设,优先配置中职教师编制,先后招聘了中职专业教师128人,为职教队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此外,该市还以“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为重点,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骨干引路、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中职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该市先后派出中职骨干教师16人次赴德国、新加坡等地进修,安排56人次参加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对口专业培训,举办多场市级、校级培训。一场场培训如及时雨般为广大中职教师带来“甘霖”。岑溪职教中心副校长莫炎坚告诉记者:“走出去才知道世界有多大,才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就拿我到新加坡学习来说,他们的技术很先进、理念很前沿,学生也很有创新意识。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
  为使中职教师培养工作开展得更扎实,该市实行教师校企交替工作制度,要求专业任课教师深入企业“实战”,并不断优化激励、考核机制,确保教师“领着任务去,带着成果回”。该市还对积极攻读研究生并顺利毕业的中职教师予以报销学费,为发表论文和科研出成果的中职教师设立专项奖励……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中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目前,该市有专任中职教师295人、企业兼职教师1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173人,本科以上学历教师253人、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21人,获得自治区级、国家级表彰奖励教师36人。   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
  高洁梅是岑溪职教中心2008届毕业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广西七星精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几年间,她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从该公司员工队伍中脱颖而出,完成了从普通技术工人到管理人员的蜕变。如今,她已成为生产线高级组长,指导着70多名生产线工人开展生产工作。高洁梅说:“这要感谢学校实行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实训让我学到了实用性很强的技术,让我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
  在岑溪职教中心的毕业生中,像高洁梅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近年来,岑溪市通过联合当地企业,开发了订单培养、企业冠名班、顶岗实习、互派高级技能人才兼职交流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岑溪职教中心已与广西新海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优耐电子(岑溪)有限公司、百裕集团、伟创力集团等20多家企业开展了专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建等多方合作,受到了当地企业的青睐。广西七星精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表示:“与岑溪职校合作,极大地缩短了员工的培训周期,降低了公司的经营成本,我们也不愁在当地找不到满意的工人了。”
  岑溪市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产教融合”的培养理念,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除了“校企合作”,该市职业教育还实施“校行合作”,岑溪职教中心与当地电子、石材、旅游、餐饮等行业协会建立了密切联系,联合行业协会出台相应的行业标准,并由协会提供相应的技能培训,构建学校与协会共同发展的平台,实现了互利共赢。
  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岑溪职教中心紧密结合当地的市场需求,设置了数控技术、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等13个热门专业,初步构建起模具制造技术、电机电器制造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学前教育和服装设计与工艺6大专业集群,开设有音乐(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岑溪牛娘戏方向)、工艺美术(石材、宝石加工、竹芒纺织方向)等特色专业。该市还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研发出一批特色校本教材,如某公司需要设计和生产操作方面的人才,岑溪职教中心便编写《生产节能技能》校本教材,以企业需求确定课程体系,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我们通过牵线搭桥,构建政企、校企(行业)、院校合作平台,推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为产业一线培养技能人才,服务东部产业转移和县城经济发展。”岑溪市教育局局长李旭亮说。如今,岑溪职教中心的毕业生受到了各大企业的青睐,“岑溪职校培养的学生能吃苦、技能强、责任心强,我们很喜欢这样的人才。”优耐电子(岑溪)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岑溪市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近三年来,该市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9%以上,企业对毕业生满意率达96%。
  拓宽渠道,搭建学生成才“立交桥”
  “当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打电话给我,告诉我被录取的时候,我真是高兴极了,没想到我这个中专生也能圆大学梦。”2014年8月,得知自己被大学录取,岑溪职教中心机电专业学生李海梅和家人都沉浸在兴奋之中。三年前,李海梅中考失利,正当她为前途烦恼时,偶然得到一份岑溪职教中心的招生宣传手册,了解到读中职也有机会上大学,这让她“仿佛看到了生命的曙光”,于是毫不犹豫地报读了岑溪职教中心。三年来,她享受着岑溪职教中心的优质资源,刻苦学习,终于圆了大学梦。
  在岑溪职教中心,像李海梅一样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在少数。2013年,该校共有38人通过区内外二本院校的对口考试,顺利考上大学;2014年,该校又有93名学生成功被区内外本科院校录取。近年来,岑溪市通过实施“院校合作”,不断拓宽学生成才渠道。岑溪职教中心积极与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梧州职业学院、同济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等13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实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师资建设、教学科研等全方位深度合作,学生在完成中职学业后可参加对口学校的招生考试,通过者即可进入高等院校深造,对口本科院校还定期派出优秀教师到岑溪职教中心作讲座、上课,搭建起了中职学生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岑溪市重视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在推进技能教育的同时引进企业文化教育,依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开展敬业之星、诚信之星、文明之星、进步之星、技能之星、示范之星“六星”评选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感,致力于培养“德技双馨”的优秀技能人才。
  岑溪市还加强对贫困学生的资助,2007年,该市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暂行规定》的精神,成立了助学金资助办公室,并在岑溪职教中心设立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完善资助管理制度,每年该市都按时按量将助学金送到学生手中,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岑溪职教中心2007级计算机专业学生李园梅,因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后本想外出打工,2007年8月,岑溪职教中心的教师告知她市里有一系列“助学政策”,打消了她打工的念头。从该校毕业后,经学校推荐,她进入深圳一家企业工作,2013年她开始自主创业,在深圳开了自己的时装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在当地,有一大批家庭困难的学生在政府奖助学政策的帮助下,进入岑溪职教中心学习、培训,掌握了一门技术。有的学生找到了高薪工作,有的学生自主创业,均实现了脱贫致富。“不仅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成才,还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才。这是我市发展职业教育的口号。”李旭亮局长如是说。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日趋完善,职业教育在助推岑溪市产业发展、改善民生、增强综合竞争力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请看一组数据:岑溪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了当地承接产业转移和石材、陶瓷产业发展壮大,2013年该市财政收入突破16亿元大关;该市大批农村青年进入职校后学到了一门技术,提高了收入水平,月平均工资都在2500元以上,成为农村家庭增收致富的重要劳动力;随着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和青少年接受教育人群的扩大,2013年,该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同比下降了55.2%。
  一轮攻坚,夯实基础;二轮攻坚,提升内涵。岑溪市秉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了县域职业教育的华丽蜕变,在当地乃至全区逐渐打造出了一个职教发展新高地。
  (责编 陈 蓉)
其他文献
2015年,我区将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城乡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总量。  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5年,我区将根据国家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结合本区实际,发挥原有优势,不断推进学前教育向前发展。全区将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城乡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学前教
期刊
2014年5月9日,梧州岑溪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周献静带领该市教科所人员来到玉林市博白县龙潭二中,观摩了该校的“四环三步”课堂教学模式。参观中,周献静书记称赞道:“龙潭二中‘四环三步’课堂教学模式简明易操作、实用高效,有很大的借鉴价值,我们要把宝贵经验带回岑溪,让它开花、结果!”  近年来,龙潭二中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围绕“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建设高质量现代化学校”的办学目标,逐渐形
期刊
正方:“985”“211”的存在有其必要性  @赵跃宇(湖南大学校长):“985”“211”对于促进大学快速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在一定时期内支持一部分高校发展,加速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大大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总体上看,这些重点工程让整个教育界受益,让整个教授队伍和学科队伍受益,不能因为局部的不公平就轻言废止。  @罗 胜(学生家长):将一些优秀的学生送到好的学校去培养,有利于培养更多尖
期刊
翻转掌握教学模式在不同学科的实施原则  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副主任田爱丽在《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10期上撰文提出翻转掌握教学模式在不同学科的实施原则:(1)人文课——课前阅读,课堂讨论。语文、历史、政治、社会等人文类学科,可将学生难以获得的教学资料或史料制成微视频,或让学生在学习导引单的指导下,在网上收集相关资料和视频,进行课前学习与思考,随后师生在课堂上交流学习收获与困惑。(2)数学课
期刊
忻城县等4县(区)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检”  本刊讯 近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组织了4个督导评估组,分别对南宁市青秀区、兴宁区,贵港市覃塘区,来宾市忻城县4县(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督导评估。督导评估结果显示,这4个县(区)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均衡系数和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等方面均达到了自治区规定的相关标准,顺利通过了自治区级县域义务教育基本
期刊
2012年9月1日这天,在喧闹的鞭炮声中,防城港市金湾小学(以下简称金湾小学)迎来了首批学子。一年前,防城港市为解决城市中心迁移后,干部职工及周边居民子女的上学问题,决定兴建一所现代化小学。金湾小学便应运而生。叶满芳担任该校第一任校长。作为校长,她这样描绘学校的发展蓝图:“如果你是一名学生,这里是你幸福温馨的乐园,你将在我们的呵护下快乐成长!如果你是一位教师,这里是你展现自我的舞台,你将在这里收获
期刊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的改革,如何将先进的教育理念真正转化为一线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本轮课程改革的关节点、难点。我市主题课例式教研活动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主题课例式教研活动的研究主题来自一线教师的教学困惑,又应用于帮助一线自主解决问题,因此,它是一种群众性的、常态化的教研模式:我们以问题为驱动,以“课例”为载体,以学科教研组为基本教研单位,一线教师基本上全员参与。下面
期刊
2014年5月27—29日,北流市北流镇陵城小学(以下简称陵城小学)举办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印度舞、花鼓戏、模特秀、情景剧……各式各样的节目展现了学生的青春活力与想象力。据悉,自2009年设立校园文化艺术节以来,该校每年为期三天的庆祝活动就成了师生们的“狂欢日”。  全面发展打基础,培养兴趣促特长。近年来,该校积极探索与改革,形成了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  艺术教
期刊
刚来到贵港市港北区荷城小学(以下简称荷城小学)的琴房门口,记者便被一阵“汀汀泠泠”的如山涧流泉般悦耳的琴声吸引住了。原来,该校的音乐教师郭海琴平时有个习惯,就是在课余时间到学校的琴房练古筝。此时,她弹奏的是我国著名传统乐曲《梁祝》,优美的音乐在她手指的“压、拨、扫、挑”中缓缓流出,一个个优美的音符在琴房内飘荡,萦回耳畔,久久不散。  郭海琴,在同事眼中是一个开朗乐观、自信好学的人,尤其与人谈到音乐
期刊
在南宁市仙葫学校的舞台上,新学年新生交接仪式正在举行。“今天我把300多个一年级小朋友和350多个七年级大朋友交给你们,希望你们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激励他们成长,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的仙葫人!拜托了!”韦武平校长神情庄重,向手捧鲜花的12位班主任深深鞠躬。浓浓的关爱,郑重的嘱托,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是一个特别的仪式,也是一种难忘的纪念,此情此景,年年上演,年年感动。  2010年秋季学期,南宁市仙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