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Carto系统标测和消融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切口”性房性心动过速及心房扑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术后"切口"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和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治疗的经验。

方法

(1)6例体重小于10 kg或者不愿意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婴幼儿采用药物治疗。(2)6例大于体重10 kg的患儿中,应用Carto系统标测和消融,选择在峡部最窄处线性消融。

结果

(1)6例房速药物治疗成功。(2)6例体重大于10 kg的患儿均消融成功,包括"切口"房速2例、房扑4例。其中1例3个月后复发,应用Carto系统重新电解剖标测,再次线性消融关键峡部成功,随诊1~2年无复发。

结论

应用Carto系统标测和消融是治疗先心病术后"切口"性房速和房扑首选的方法,但对于小于10 kg的婴幼儿或者不愿意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切口"性房速或房扑的患儿,药物治疗只作为姑息治疗,待体重增长至10 kg或者愿意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后行射频消融术;房扑患儿药物治疗效果差,要注意抗凝和血栓的形成。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终末控制性再灌注含血停搏液pH值与时间的关系,探讨对未成熟心肌保护的临床意义.方法 3~4周龄健康长耳白兔,按含血停搏液终末控制性再灌pH值(6.6、7.0、7.4和7.8)和再灌时程(1、3、5和7min)组合随机分为16组,每组10只,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运用温血停搏液诱导停搏,低温保护,终末温血停搏液控制性再灌注技术.观察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肌酸激酶(C
目的 探讨进行期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18(IL-18)的表达和相关性,及各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IFN-γ的表达变化。方法 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20例,红皮病性银屑病19例,脓疱性银屑病1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IFN-γ表达水平;对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检测血浆中IL-18表达水平;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SEB)刺激下,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