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路径研究

来源 :启迪·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zho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行与发展,小学数学作为教育学中比较基础学科,需要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将德育理念渗透在其中,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演成优良的德育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将德育思想进行渗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得到极大地提升,而且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品格,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理念;渗透路径;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并且还提出了相关的要求。而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如果在此时,教师只注重对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教学,就有可能严重影响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严重时小学生还会出抵制情绪,这对数学教师的教学效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1]。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一定要将德育教育理念合理地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感悟德育教育的内容,逐渐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一、德育渗透的方法
  第一、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适度进行德育理念的渗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为了将良好的品格、意志、情感以及行为等有意识地将他们传递给学生,让良好的品格、意志、情感以及行为对学生进行逐步的熏陶和锻炼,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能够达到社会的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想要德育思想渗透在其中,就必须将数学学科的特点凸显出来,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将数学教材中的德育思想挑选出来传递给学生,在这传递的过程中,要注意“两边倒”和形式主义的现象出现,这样不仅使学生无法得到德育思想的熏陶与锻炼,还有可能导致数学教学“德育化”。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将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把握,适度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第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渐进行德育理念的渗透。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因此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层次性。那么在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思想的渗透时,应该循序渐进地进行渗透,做到有目标有计划。在此过程中,数学教师不能随意提高要求或者将要求降低,需要数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德育理念的渗透,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2]。每一个小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举止和心智发展水平都有所不同。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学生的教育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根据每一个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德育理念的渗透,避免出现急功近利和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既要使得德育理念的渗透具有同向性和一致性,又不能影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理念的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不能想做就做,想不做就不做,应该坚持不懈,在每一堂数学教学中都应该渗透。学生想要养成良好的品格、意志、情感以及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的,需要在长年累月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理念的渗透,需要对学生进行坚持不懈和长期不断的培养,这样德育理念才能在学生的身上体现出来,从而实现新课改的目的[3]。
  二、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实践策略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理念的渗透主要途径有课内和课外的渗透。课内渗透即教师通过对数学教材进行发掘,挖掘其中的德育内容,将其传递给小学生,这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最主要的也是最基本的途径;课外渗透即教师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或者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理念的渗透,它主要是对课内渗透的补充和拓展。
  (一)通过教材挖掘德育内容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程中,会涉及到很多德育内容。例如教学教材中就有相关的德育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素材这些也都涉及了很多德育内容,也就是说,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方面对学生渗透德理念。
  第一、数学教师要精准把握新课标的德育目标,理解新课标的要求和实施原则,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每一阶段的学生的学习目标都设置好,有效地对学生开展德育理念的渗透。数学教师可以将第一阶段的学习目标设置为“倾听其他人的意见,尝试提出建议”,将第二阶段的学习目标设置为“养成善于思考,乐于学习的良好品质”。教师只有将学生的学习目标都设置,才能更好地将教学目标进行充分的把握,对学生进行仔细研究,才能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内容,精准地在数学教学的课程中,对学生渗透教育理念。
  第二、数学教师要将数学教学挖掘透彻,将其中的内容充分地挖掘出来,把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时代的新要求,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结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德育理念渗透。部分教育行业的学者指出,2013人教版小学数学的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内容。例如在小学数学一年级的教材中《8和9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这一课中,就将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理念渗透在其中。再或者小學六年级的教材中学习与圆相关的知识时,就将一些与我国研究圆周率的历史资料编排在其中,间深深地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也使得学生学习了我国数学家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小学数学教材中将大量的德育内容与数学基础知识联结在一起,虽然不像文史学科一样用文字来证明,但是却是通过大量的图片与题目这些方式呈现出来的,且分布得较为均匀还占有一定的分量。这就需要数学教师认真地对数学教材进行比研,将其中的德育内容深刻地挖掘出来,再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能力,展开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教学活动,将德育理念贯穿在数学教学之中,实现学生德智的共同发展。
  (二)结合生活案例开展德育教育
  第一、课外活动可以有效的补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德育理念的渗透。课外活动可以有效地为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座延伸和拓展,那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也可以借助课外活动。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将德育理念有效地渗透在其中。由于课外活动在开展时具有学科性和思想性,因此,数学教师在策划课外活动时要避免此消彼长的现象发生。例如,在小学六年级的课本中有节约用水的相关知识,在学习这节课程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对我国的用水情况的信息进行收集,再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然后提出解决方案。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用水状况以及我国水资源是否匮乏的现状,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用水中学会节约用水。教师运用课外活动与课堂知识有机地进行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还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收集各种信息,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也间接地培养了学生认真做事的态度,使节约用水的理念深深地烙在学生的脑海中。
  第二、引导学生社会生活进行关注。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构建正确的建筑工。在此过程中,就可以将德育理念进行很好的渗透,进一步加强了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拓展了学生数学知识的范畴,也使得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多元化应用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也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了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德育理念逐渐地渗透在其中,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优良的品格、意志、情感以及行为,树立正确的三观,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当然,在渗透德育理念时,并不是一蹴而成的,需要每一个数学教师对学生进行长年累月的渗透,以及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逐渐地接受德育教育,进而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
  参考文献:
  [1]唐建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艺术[J].文理导航(下旬),2021(06):23-24.
  [2]李晓霞.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德育运用的思考[J].吉林教育,2021(16):24-25.
  [3]白淑贤.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和构建策略[J].吉林教育,2021(16):46-47.
  [4]罗俊.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渗透“立德树人”教育[J].文理导航(下旬),2021(05):23-24.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改善阅读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阅读学习能力的重要措施,同时也为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打好良好基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改善教学方法,巧用问题教学法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深刻理解.本文以人教版六年级的语文课文为题材进行教学,针对阅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巧妙应用做出相应的分析和研讨.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期刊
摘要:普罗克洛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通过数学大师深切而富有哲理的感悟,可以提升对数学,这一集真善美于一身的学科的认识和敬畏。由此可见,数学不仅使人周密,而且可以实现在学习中对于数学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更有“当数学家导出方程式和公式,如同看到雕像、美丽的风景,听到优美的曲调等等一样而得到充分的快乐。”因此,不难看出,数学集聚了美术的美还兼具了游戏的乐趣,而如何探索出美术的美和乐趣,都需要数
期刊
摘要:新课程理念要求學生与教师共同发展,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个体的培养,避免出现个别学生学习质量不佳的情况,而且自身也要依据多方式的教学评价进行教学方式的改变。同时为了最大化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教学过程,避免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出现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自主性较差的情况。通过以学定教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加强识字教学的效果。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期刊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如何使课堂更高效,因此,增强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教师发挥合力构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基于此,本文对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以及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1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1.1 适应小学生阶段学习能力的必然要求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大脑正处在快速发育阶段
期刊
摘要: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质量,实现写作兴趣的有效培育,可以使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写作教学活动得到全面的優化。本文首先对小学写作兴趣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制定了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实际情况的兴趣教学法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兴趣  兴趣教学法的应用可以使小学语文教育获得高水平的支持。因此,针对小学生写作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兴趣教学法的推广普及方案
期刊
什么是个性化学习?简而言之,个性化学习是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需求和能力设计的教育环境和课程。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速度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最终目标和学术标准没有区别。每个学生可以在单元或每个知识块为了适合自己理解问题而设计不同的个性化学习方法。  个性化学习可以帮助所有学生保持相同的水平,并根据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对待每个研究的知识。而教师能够更有效地集中时间。由于许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都包括独立或协作活
期刊
摘要: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师德是前提,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是关键,那么有没有想过,你是不是学生口中喜欢的老师,如何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也是我们教育者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教师、教育、师德、喜欢、幽默感、亲和力、表现欲、零距离、包容性、成就感、可塑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家庭对优质教育的要求愈来愈强烈,家长对子女的成才率、期望值要求愈来愈高。教师职业在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
期刊
摘要:  本文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实践,从以“情”入境,以“疑”入境,以“趣”入境三个方面谈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关键词:导入;课堂;精彩  导入是课堂构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堂导入成功的课,不但引人入胜,还能让学生紧随教师的脚步徜徉在知识当中,并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更好地吸收课堂知识。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我尝试了以下几种课堂导入的方法:  一
期刊
摘要:语文是高中阶段重要的课程,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分值,在高三语文教学过程中,复习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为了不断提高语文课堂复习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在积极尝试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展开复习工作。本文结合目前高三语文复习时间,来探讨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  关键词:高三;语文;翻转课堂;运用  引言:翻转课堂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而开展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
期刊
摘要:从建筑全生命周期概念出发,探讨了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及旧建筑的适应性改造和地域建筑的可持续探索等具体的实施策略,希望能给予相关行业以借鑒,实现“建筑让生活更美好”的时代愿景。  关键词:建筑全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适应性改造、绿色建筑  一、建筑全生命周期  自“建筑生命周期”概念在上个世纪末被提出以来,就一直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两个基本的论述始终不变,即建设过程中材料的循环与建筑活动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