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镇煤矿:绿色开发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工业—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煤炭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不少煤矿走的还是一条“有水快流”的老路,造成了大量的农田塌陷、建筑断裂、环境污染等问题,并由此引发了煤矿与社会的诸多矛盾,严重影响了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此,山东省新汶矿业集团公司翟镇煤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建立绿色生态工业体系,大力实施以科技进步为依托的煤矿绿色开发管理,逐步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绿色循环生产的新路子。
  
  绿色开发的理念和模式
  
  翟镇煤矿构建绿色开发管理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以加快技术进步为突破口,以调整优化生产组织方式为重点,建立完善绿色开发管理机制和保障体系,积极探索主动型的生态治理道路,促进稳产高效与生态安全的有机统一,最终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翟镇煤矿认为,实施绿色开发管理,就要深刻认识与煤炭开采相关的各种自然资源的价值,尽可能减少开采煤炭对环境和其它资源的不良影响,追求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努力实现煤炭开采对地质环境的扰动最少,对矿产资源的开发最优,对资源的综合利用效果最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
  在绿色开发管理理念指导下,翟镇煤矿设计了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绿色开发管理模式。如图所示。
  
  绿色开发的措施及成效矸石减排和利用
  
  实施矿井巷道“煤巷化”布置。矸石是采煤过程中开掘出的岩石。以往在采区设计时布置的岩石巷道较多,形成了大量的矸石排放,在地表堆积成大面积的矸石山,既占用了土地资源,又影响了矿区景观。为此,翟镇煤矿从革新采区巷道设计人手,积极推进采区“煤巷化”布置,近年来共减少岩石巷道掘进2242米,不但减少了大量的矸石排放,而且直接创造效益300多万元。
  研究应用矸石充填技术。翟镇煤矿坚决摒弃传统的“生产——排放——治理”的老路,积极采取“生产——治理——利用”的科学方式,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研制了适合本矿地质条件的矸石充填设备和工艺,使得井下矸石不再运到井上,直接用于采空区的充填,仅运输成本一项就已节约资金161万元。与此同时,还将过去排放到地面的矸石重新运回井下充填采空区,有效减少了地面矸石的堆放。矸石充填技术的应用,减少了采动影响土地面积近1500多亩,少支付道路、房屋等各种经济补偿资金300多万元。
  建设煤矸石热电厂。翟镇煤矿投资4700万元建设的矸石电厂,每年可消化矸石、劣质煤7万吨,年发电3.6万兆瓦时。矸石电厂每年产生的4.7万吨灰渣,全部供应新矿集团水泥公司生产水泥,年创收75万元。
  
  塌陷区治理
  
  翟镇煤矿有两个塌陷区,常年积水面积都在二三十公顷。如今,这里得到了彻底的改造。深水区放养着草鱼、鲤鱼等鱼种,浅水区种植着菱藕、芦苇等经济作物,近岸水面放养着鸭、鹅等水禽。在另一个塌陷区内,还建成了三倍体毛白杨种植区、花卉种植区、蔬菜种植区、食用菌试验区和食品加工区,重建起良好的生态系统。
  
  水资源综合利用
  
  聘请测漏专家对供水管路进行探查,堵塞了供水漏洞。对综采维修车间蒸汽采暖系统进行改造,将冷凝成水回收再利用,每年可节水7776吨。采用活性污泥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改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水用于洗煤、冲洗车皮和煤场防尘。对洗选厂动筛车间的煤泥水进行了综合整治,新建一座集水池和排泥泵房。煤泥水从集水池经排泥泵房和排水管路,进入洗选厂尾矿煤泥水处理系统,经浓缩池沉淀输送到压滤车间压滤,实现了煤泥水闭路循环使用。废水闭路循环每年节水20多万立方米,减少资金支出50多万元。
  
  完善绿色开发运行机制
  
  为保证绿色开发管理体系的健康运行,翟镇煤矿成立了由矿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绿色开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绿色开发体系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
  积极实施“借脑工程”,推动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目前已与国内6所知名大学和4个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美国、南非、乌克兰、波兰、澳大利亚、德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企业开展了技术交流与合作,为推动绿色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为保证绿色开发的有效运转,翟镇煤矿建立了专业部门负责——技术部门设计——全员参与创新——责任单位联动一条龙式的运作机制。先后制订了《绿色开发管理实施办法》、《科技工作管理考核和成果审评奖励办法》、《科技创新管理考核办法》、《管理创新管理考核办法》和《优秀业绩奖管理考核办法》,为绿色开发管理的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创新并实施绿色开发“GDP”绩效管理。绿色开发“GDP”指标分为主导项、参与项、激励项和否定项。主导项指标包括无矸化巷道掘进量、巷道降矸量、矸石充填量、以矸换煤量、矸石废弃物回收利用量、污染物排放量、循环水资源利用量、污染物达标排放量以及新技术应用等;参与项指标主要包括材料支出量、科技创新项目费用使用和定额考核等;激励项指标包括独有的创新技术奖励以及上级表彰奖励的证明文件;否定项指标主要是对主导项控制失衡的考核,是否决指标。这些指标层层量化分解,落实到有关单位和部门,纳入到部门经理任期责任考核目标之中,坚持月检查、季考核、年评比,并将考核情况记入单位、部门、个人绩效档案,作为评先晋优、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各基层单位按结算工资总额的1%提取创新基金,引导员工挣“创新钱”,激发了员工小改小革的热情。矿上每年拿出200多万元重奖科技项目,对获得一等奖的项目一次性奖励6万元。翟镇煤矿还将市场机制引入采区设计、系统优化等技术环节和岗位,通过量化其工作量,按技术含量高低和所创效益大小支付个人薪酬,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激励机制。
  
  培育绿色开发管理文化
  
  绿色开发管理依靠的是创建学习型组织和绿色开发管理文化的熏陶。翟镇煤矿着重加强员工绿色开发管理的知识培训,为绿色开发管理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采取主题辩论会、分析讨论会等形式,明确“我”的责任,实现责任归位,将“要我绿色生产”转变为“我要绿色生产”,全员达成“绿色管理,责任在我”的共识。采取活动育人、培训育人、环境育人和典型育人的方法,开展了以“绿色生产为了谁”、“工作为了什么”等主题教育活动,编制了翟镇煤矿《绿色生产文化手册》等宣教材料,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养成教育,使员工深入理解绿色生产的内涵,引导员工增强绿色生产的自觉性和执行力。
  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创新型团队,建成了集教学培训区、体能训练区和拓展训练区于一体的教育培训基地。全矿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占总人数的34.9%,高级工和中级工人员比例达到18.4%,有67人取得了工人技师资格。每年举行两次绿色生产技术比武,提升员工绿色生产的整体素质。
  矿、区队、班组都分别制定了绿色开采愿景,明确了1年、3年和5年的发展目标,并分解成每月的小目标,用以推动绿色开采愿景的实现。
  近年来,翟镇煤矿先后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10012计量管理体系、OHSA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山东省政府授予了“节能环保先进单位”、“花园式单位”、“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保护优秀单位”和“全国煤炭环境保护优秀单位”称号。2009年,矿井总产值达到了38亿元,利税总额超过了10亿元,并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400多天,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在全国同类型矿井中居于前列。
其他文献
近年来,更年期妇女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笔者于2001年11月起师从南京市中西医结合专家李果烈主任医师,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更年期妇女劳力性心绞痛,取得了一
中国人向来对鱼情有独钟,过年时,说的最多听的最多的吉祥话当数“年年有余(鱼)”了。  鱼早已是我国人民寓意丰收、喜庆的文化题材。在新石器时代,彩陶器上就出现了鱼,有的还绘出数条鱼儿在水中齐头并游的神态。有的彩绘中在先民的面颊及口角边配有“鱼形纹”,这兴许是在表现他们对渔获丰收的祈求吧。  我国民间有“无鱼不成席”之说。我国八大菜系中,哪个都少不了鱼菜名馔。川菜中有“豆瓣鱼”、鲁菜中有“糖醋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