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最近发现了一份1976年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运动办公室编印的《大字报选》第12期,16开。这一期共16个页码,8篇文章,基本上都是反映唐山大地震的,大字报的作者也都是国家地震局所属各单位和员工。因为是大字报,有些涉及人事的部分笔者略去了,与地震预报有关的基本资料和数据保留了下来。笔者根据这8篇大字报和《周恩来年谱》等相关资料,综合整理出这份材料,供专家、学者和读者朋友们参考。
周恩来等对地震预报的重视
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地震以后,周恩来等领导对京津地区的地震预报就很重视。1966年3月23日,邢台地区再次发生强烈地震。同时北京也流传要大震的谣言,为此,周恩来提出:
(一)对地震的发生,要做到提高警·防和保持镇静相结合。对自然界作斗争,首先要保持冷静,要有冷静的头脑,才能掌握情况,掌握动向,研究对策,采取措施。
(二)加强震中现场观测。立即派飞机把地震仪送至尧山和耿庄桥,迅速沟通尧山、耿庄桥经石家庄至北京的有线和无线专向通讯,保障地震情况及时上报。
(三)地震区要提高警惕,预作准备,减少损失。
(四)对谣言要追究。要区分两种情况,对以讹传讹,传错了的,要批评教育,及时解释,以镇静的精神使谣言自释:对别有用心的、乘机造谣的坏分子,追查清楚后。要彻查严办。
同一天。周恩来约李四光、张劲夫、张有萱、武衡及石油部、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有关负责人和专家商谈地震问题,强调:地震预报要好好搞一搞。
4月1日,周恩来在耿庄桥视察中国科学院地震考察队时指出:必须加强地震预测研究,做到准确及时。他还对科技大学地震专业的学生说:希望你们这一代能解决地震预报问题。
4月7日、10日,周恩来两次约见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地质部等有关单位的科研人员,讨论地震预报和地震划线问题。交谈中,他反复强调地震预报的重要性和可能性,要求加强研究,对地震工作要狠抓,抓到底;对地震中的各种现象,任何微弱的变化都要记录下来,综合、辩证地分析,争取从邢台地震中找出地震预报的头绪。
4月27日。周恩来在接见李四光、翁文波时说:今天请你们来,就是希望你们搞好地震预报。这是我交给你们的任务。
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营口地区发生7.3级强烈地震。由于震前作出了预报,震区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使这次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的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大大减轻。周恩来批准国务院发出通报,表扬作出地震预报的有功单位。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三月十=日讯
国务院今天发出通报,表扬辽宁省南部地区地震预测预报有功单位。通报说:
一九七五年二月四日十九点三十六分,我国辽宁省南部海城、营口一带,发生了七点三级的强烈地震。我国地震工作队伍对这次强烈地震做出了预报:在中共辽宁省委的统一领导下,震区党政军民及时采取了有力的预防措施,使这次地震在这个人口稠密地区所造成的损失大大减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这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
一九七四年六月和一九七五年一月,国家地震局召开了两次地震形势会商会议,先后提出了辽宁省南部地区要发生较大地震的判断。辽宁省的地震专业队伍和群众业余地震测报组织。在各级党委和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地震工作要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依靠广大群众,做好预测预防工作的方针,在这次地震的预测预报工作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营口市石硼峪地震台、旅大市地震台金县观测站、盘锦地区地震台、海城县地震观测站、营口县虎庄公社邮电支局业余地震测报组和辽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一0二队业余地震测报组等单位,积极向群众宣传地震知识,广泛开展群测群防活动,在大震前,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认真监视地震活动,及时提出地震前兆资料和预报意见,为沈阳地震大队对这次强烈地震做出临震预报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对这些在辽宁省南部地区地质预测预报I作中有功的单位,特予通报表扬……
海城、营口地震发生后,华国锋对京津地区地震预报作过多次批示:“建立保卫京津小组,应立即实现。要求你们(指国家地震局)把这个小组在二月底以前建立起来,现在就成立,马上开始工作……这个小组,局领导要亲自参加,直接领导。局领导要值班,随叫随到。你们抓得紧一点,当成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首都安全。……必须在二十四小时以前预报出京津地区5级以上地震。”
1975年12月至1976年1月在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上,京津唐渤张地区被列为1976年四个重点危险区之一,会上指出:京津唐渤张地区有5~6级地震,重点要注意冀东北一冀辽交界地区。1976年的上半年,震情在急剧变化,发生了内蒙古和林格尔(6.3级)和河北大城(4.4级)地震,给京津唐渤张地区的震情判断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困难。大城4.4级地震漏报后,纪登奎要求地震局加强工作,认真吸取教训。
1976年1月中旬,华国锋指示地震局领导将京津唐渤张地区的地震形势向国务院写份报告。1月30日报告送去,2月3日华国锋就作了批示。
唐山大地震前国家地震局的反应
1976年六七月,京津唐渤张地区震情进一步严重。6月下旬,唐山地区出现类似渤海地震线的气候异常:6月26日、7月5日,小震活动资料认为七八月渤海西海岸及河间一带有震情;7月上中旬,国家地震局相继收到北京队、地震地质大队对京津唐渤张地区有5级和5级以上地震的预报意见,以及地震测量队、地球物理所、天津市地震局等单位和协作单位的震情报告。国家地震局分析室大多数手段也出现了新情况。鉴于震情严重,分析室负责人曾几次向有关领导作过口头报告。7月13日。国家地震局在唐山市召开京津唐渤张地区群测群防会议。7月17日,国家地震局分析室京津组派人去唐山了解情况,收集资料。当天晚上,分析室京津组召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会上介绍了震情,宣读了北京队、地震地质大队的预报意见,发了异常调查表,要求各县7月底以前填好寄回。
7月18日。分析室京津组人员把在京津唐渤张地区群测群防会议上和会议下调查了解到的震情再次向有关领导作了说明,要求领导在会上强调一下当前的震情。会议期间去昌黎核实异常的人员也向有关领导作了震情汇报,但并未引起重视。
7月27日上午10点多钟,分析室京津组人员向国家地震局领导作了汇报(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汇报了各单位的预报意见和各手段的异常情况。为了清楚起见,分析室京津组把各单位预报意见和重大异常专门抄成了大字报。当时汇报认为:“目前存在的异常基本是真实可信的,我们认为发生较大地震的背景是存在的,何时发震要注意抓短临突发性异常,目前了解到的还不多。因此要密切注意情况的发展。动员起来抓短临。”
唐山大地震的前兆
根据《大字报选》第12期内容反映,唐山大地震前,唐山、丰南地震不仅有长、中、短期异常存在,而且临震异常也是有大量事实的,并且有一定规律。
在宝坻、丰南、辽南等地,今年四至五月份即有中期异常。微观(仪器预测)方面,香河、宝坻、玉田、三河、丰润、怀来等地。地电、地应力、磁偏角、地下水均有异常。宝坻县606地质队。土地电日均值南北向深浅两极在五月初出现趋势上升,持续到七月上旬,出现反向下降,震前在七月十九日经过一次反复后,在二十五日、二十六日又上升,至二十八日发震。
圣人庄形变电阻率,东西向和南北向在海城地震前有一年多的负异常,海城地震后恢复。在今年一至三月又出现第:次负异常,在接近恢复正常值时发震。圣人庄自然电位在七月二十二日产生突变,东西向突变幅度大于南北向,在突变过程中发震。
玉田县,五月底玉田县两个土地电点(窝洛沽东庄公社、石臼窝盂大庄公社)就有突跳,东西向反应大,东北向只是摆动。洪桥中学土地电原很平稳。七月二十六日出现突跳。与此同时,洪桥中学地震专用井(深400多米)平时流水不喷,震前七月二十六日喷水高度达50~60公分。
丰润县,城关中学磁偏角,原很平稳,四月份磁偏角突然陡变到110'~120',然后保持平稳,七月二十七日又产生陡变。
香河县,香河中学土应力曲线震前平稳。七月二十三日开始产生东西向突变,震后已反向。土地电南北向、东西向均在七月二十三日产生突跳。
武清县,河西务中学土应力(nw-8e向)在今年三月开始下降,六月中旬开始回升,七月二十二日急剧回升,在到达最高点时发震。县西集土地电震前出现异常。在七月二十一至二十二日下降,七月二十四日反向上升,至最高点发震。
怀来县,震前,狼山断层附近的南山水泉中学与狼山中学土地电均有反应。在四月上旬出现异常,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在七月十日异常急剧增加,在下降过程中发震。新保安小学磁偏角,六月=十日有一个陡降,持续一段,在七月十八日又出现大幅度陡降。发震后保持低值。
大量事实说明,唐山大震前,中长期前兆,在四五月份开始,临震前兆是在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六日间发生。
临震异常也是大量的:
地方局、队、专业站和群众测报点的预报
1976年6月以后。许多地方局、队、专业站和群众测报点纷纷向国家地震局提出唐山地区震情的预报。《大字报选》第12期有详细的记载:
六月十一日十八时,天津局会商报告:塘沽台根据电法,本区lOO公里范围内在北东方向有4.5级地震。时间是六月十日至十五日。
六月十一日十八时十五分,地震地质大队报告:华北地区地应力出现比较明显的异常。认为华北中北部(包括渤海)在七月以前,有5级以上地震。具体时间、地点待华北各台站出现速率异常时再定。
六月十一日:十二时二十五分,地震地质大队报告:温泉永丰一中反映应力仪变化比较大,今天晚上一个测档指针有摆动,最近一段时间测值比较大。过去没有发生过。
六月十二日十六时三十分。河北局报告:一周内有4~4.5级地震,地电邢台一沧州与山东交界处。
六月十九日,零时,天津局报告:在郯庐断裂上,显示中断的地方进入山东。我们认为,应该注意。渤海比较危险。
同一天,天津局又将会商情况报告地震局。他们的报告是:(1)京津唐渤地区存在5~6级地震的背景。我市出现异常情况的分析认为5~6级地震背景有所发展,应引起高度重视。(2)天津及邻近地区有4.5~5级地震在孕育,大部分异常再继续发展,会商认为七月份发震可能性大。(3)多数单位认为,六月二十日左右,或月末在天津东北、东南方向150公里内,有4级左右地震。第二点异常还在发展。
六月二十二日:十时二十五分,天津局会商报告:我们认为,在十天内在京津及渤海西部地区,可能发生4.5级地震(左右)。
七月十四日,北京队报告:大灰厂、牛口峪异常又有发展。当地地震局分析室同志答复他们提出的问题之后,他们说:“我们很同意要加强对京津地区监视的意见,有异常我们也察觉。想组织同志们做些深入工作。”
七月十六日,天津地震局报告:七月:日异常情况继续存在。
七月二十四日一时。天津局会商报告:群测手段土偏角、土应力、土地电、地下水平面分析图北东向条带异常,认为西南宝坻、河间、沧州以及东南渤海一带有4~4.5级地震,发震时间在七月底八月初。
七月二十七日八时四分廊坊报告:水氡连续自记情况。近些日有高值异常,在高丽营2.8级震前跳上去后未下来。
地震地质大队。一九七六年七月中旬,根据地应力台站,形变测量及土应力的异常反应,结合京津地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多次进行会商,并于七月十四日向国家地震局发出了正式预报。预报根据:(1)西拨子、下苇店、昌平等台站地应力跳动异常,分别于七月初至七月十=日结束。一般结束后半月内发震。(2)镇罗营、蔚县、昌黎、锦州……13个站与七月:日至十一日期间,出现可能反映华北地区的地应力速率异常。预报意见: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日左右,一九七六年八月五日左右。地点:(1)集宁一繁峙一涿鹿一张家口一带;(2)宝坻一乐亭及渤海地区。震级:5级左右。
结果,在地震地质大队预报的时间内,第二个地点范围里。发生了强烈地震。
周恩来等对地震预报的重视
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地震以后,周恩来等领导对京津地区的地震预报就很重视。1966年3月23日,邢台地区再次发生强烈地震。同时北京也流传要大震的谣言,为此,周恩来提出:
(一)对地震的发生,要做到提高警·防和保持镇静相结合。对自然界作斗争,首先要保持冷静,要有冷静的头脑,才能掌握情况,掌握动向,研究对策,采取措施。
(二)加强震中现场观测。立即派飞机把地震仪送至尧山和耿庄桥,迅速沟通尧山、耿庄桥经石家庄至北京的有线和无线专向通讯,保障地震情况及时上报。
(三)地震区要提高警惕,预作准备,减少损失。
(四)对谣言要追究。要区分两种情况,对以讹传讹,传错了的,要批评教育,及时解释,以镇静的精神使谣言自释:对别有用心的、乘机造谣的坏分子,追查清楚后。要彻查严办。
同一天。周恩来约李四光、张劲夫、张有萱、武衡及石油部、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有关负责人和专家商谈地震问题,强调:地震预报要好好搞一搞。
4月1日,周恩来在耿庄桥视察中国科学院地震考察队时指出:必须加强地震预测研究,做到准确及时。他还对科技大学地震专业的学生说:希望你们这一代能解决地震预报问题。
4月7日、10日,周恩来两次约见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地质部等有关单位的科研人员,讨论地震预报和地震划线问题。交谈中,他反复强调地震预报的重要性和可能性,要求加强研究,对地震工作要狠抓,抓到底;对地震中的各种现象,任何微弱的变化都要记录下来,综合、辩证地分析,争取从邢台地震中找出地震预报的头绪。
4月27日。周恩来在接见李四光、翁文波时说:今天请你们来,就是希望你们搞好地震预报。这是我交给你们的任务。
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营口地区发生7.3级强烈地震。由于震前作出了预报,震区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使这次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的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大大减轻。周恩来批准国务院发出通报,表扬作出地震预报的有功单位。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三月十=日讯
国务院今天发出通报,表扬辽宁省南部地区地震预测预报有功单位。通报说:
一九七五年二月四日十九点三十六分,我国辽宁省南部海城、营口一带,发生了七点三级的强烈地震。我国地震工作队伍对这次强烈地震做出了预报:在中共辽宁省委的统一领导下,震区党政军民及时采取了有力的预防措施,使这次地震在这个人口稠密地区所造成的损失大大减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这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
一九七四年六月和一九七五年一月,国家地震局召开了两次地震形势会商会议,先后提出了辽宁省南部地区要发生较大地震的判断。辽宁省的地震专业队伍和群众业余地震测报组织。在各级党委和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地震工作要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依靠广大群众,做好预测预防工作的方针,在这次地震的预测预报工作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营口市石硼峪地震台、旅大市地震台金县观测站、盘锦地区地震台、海城县地震观测站、营口县虎庄公社邮电支局业余地震测报组和辽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一0二队业余地震测报组等单位,积极向群众宣传地震知识,广泛开展群测群防活动,在大震前,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认真监视地震活动,及时提出地震前兆资料和预报意见,为沈阳地震大队对这次强烈地震做出临震预报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对这些在辽宁省南部地区地质预测预报I作中有功的单位,特予通报表扬……
海城、营口地震发生后,华国锋对京津地区地震预报作过多次批示:“建立保卫京津小组,应立即实现。要求你们(指国家地震局)把这个小组在二月底以前建立起来,现在就成立,马上开始工作……这个小组,局领导要亲自参加,直接领导。局领导要值班,随叫随到。你们抓得紧一点,当成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首都安全。……必须在二十四小时以前预报出京津地区5级以上地震。”
1975年12月至1976年1月在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上,京津唐渤张地区被列为1976年四个重点危险区之一,会上指出:京津唐渤张地区有5~6级地震,重点要注意冀东北一冀辽交界地区。1976年的上半年,震情在急剧变化,发生了内蒙古和林格尔(6.3级)和河北大城(4.4级)地震,给京津唐渤张地区的震情判断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困难。大城4.4级地震漏报后,纪登奎要求地震局加强工作,认真吸取教训。
1976年1月中旬,华国锋指示地震局领导将京津唐渤张地区的地震形势向国务院写份报告。1月30日报告送去,2月3日华国锋就作了批示。
唐山大地震前国家地震局的反应
1976年六七月,京津唐渤张地区震情进一步严重。6月下旬,唐山地区出现类似渤海地震线的气候异常:6月26日、7月5日,小震活动资料认为七八月渤海西海岸及河间一带有震情;7月上中旬,国家地震局相继收到北京队、地震地质大队对京津唐渤张地区有5级和5级以上地震的预报意见,以及地震测量队、地球物理所、天津市地震局等单位和协作单位的震情报告。国家地震局分析室大多数手段也出现了新情况。鉴于震情严重,分析室负责人曾几次向有关领导作过口头报告。7月13日。国家地震局在唐山市召开京津唐渤张地区群测群防会议。7月17日,国家地震局分析室京津组派人去唐山了解情况,收集资料。当天晚上,分析室京津组召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会上介绍了震情,宣读了北京队、地震地质大队的预报意见,发了异常调查表,要求各县7月底以前填好寄回。
7月18日。分析室京津组人员把在京津唐渤张地区群测群防会议上和会议下调查了解到的震情再次向有关领导作了说明,要求领导在会上强调一下当前的震情。会议期间去昌黎核实异常的人员也向有关领导作了震情汇报,但并未引起重视。
7月27日上午10点多钟,分析室京津组人员向国家地震局领导作了汇报(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汇报了各单位的预报意见和各手段的异常情况。为了清楚起见,分析室京津组把各单位预报意见和重大异常专门抄成了大字报。当时汇报认为:“目前存在的异常基本是真实可信的,我们认为发生较大地震的背景是存在的,何时发震要注意抓短临突发性异常,目前了解到的还不多。因此要密切注意情况的发展。动员起来抓短临。”
唐山大地震的前兆
根据《大字报选》第12期内容反映,唐山大地震前,唐山、丰南地震不仅有长、中、短期异常存在,而且临震异常也是有大量事实的,并且有一定规律。
在宝坻、丰南、辽南等地,今年四至五月份即有中期异常。微观(仪器预测)方面,香河、宝坻、玉田、三河、丰润、怀来等地。地电、地应力、磁偏角、地下水均有异常。宝坻县606地质队。土地电日均值南北向深浅两极在五月初出现趋势上升,持续到七月上旬,出现反向下降,震前在七月十九日经过一次反复后,在二十五日、二十六日又上升,至二十八日发震。
圣人庄形变电阻率,东西向和南北向在海城地震前有一年多的负异常,海城地震后恢复。在今年一至三月又出现第:次负异常,在接近恢复正常值时发震。圣人庄自然电位在七月二十二日产生突变,东西向突变幅度大于南北向,在突变过程中发震。
玉田县,五月底玉田县两个土地电点(窝洛沽东庄公社、石臼窝盂大庄公社)就有突跳,东西向反应大,东北向只是摆动。洪桥中学土地电原很平稳。七月二十六日出现突跳。与此同时,洪桥中学地震专用井(深400多米)平时流水不喷,震前七月二十六日喷水高度达50~60公分。
丰润县,城关中学磁偏角,原很平稳,四月份磁偏角突然陡变到110'~120',然后保持平稳,七月二十七日又产生陡变。
香河县,香河中学土应力曲线震前平稳。七月二十三日开始产生东西向突变,震后已反向。土地电南北向、东西向均在七月二十三日产生突跳。
武清县,河西务中学土应力(nw-8e向)在今年三月开始下降,六月中旬开始回升,七月二十二日急剧回升,在到达最高点时发震。县西集土地电震前出现异常。在七月二十一至二十二日下降,七月二十四日反向上升,至最高点发震。
怀来县,震前,狼山断层附近的南山水泉中学与狼山中学土地电均有反应。在四月上旬出现异常,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在七月十日异常急剧增加,在下降过程中发震。新保安小学磁偏角,六月=十日有一个陡降,持续一段,在七月十八日又出现大幅度陡降。发震后保持低值。
大量事实说明,唐山大震前,中长期前兆,在四五月份开始,临震前兆是在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六日间发生。
临震异常也是大量的:

地方局、队、专业站和群众测报点的预报
1976年6月以后。许多地方局、队、专业站和群众测报点纷纷向国家地震局提出唐山地区震情的预报。《大字报选》第12期有详细的记载:
六月十一日十八时,天津局会商报告:塘沽台根据电法,本区lOO公里范围内在北东方向有4.5级地震。时间是六月十日至十五日。
六月十一日十八时十五分,地震地质大队报告:华北地区地应力出现比较明显的异常。认为华北中北部(包括渤海)在七月以前,有5级以上地震。具体时间、地点待华北各台站出现速率异常时再定。
六月十一日:十二时二十五分,地震地质大队报告:温泉永丰一中反映应力仪变化比较大,今天晚上一个测档指针有摆动,最近一段时间测值比较大。过去没有发生过。
六月十二日十六时三十分。河北局报告:一周内有4~4.5级地震,地电邢台一沧州与山东交界处。
六月十九日,零时,天津局报告:在郯庐断裂上,显示中断的地方进入山东。我们认为,应该注意。渤海比较危险。
同一天,天津局又将会商情况报告地震局。他们的报告是:(1)京津唐渤地区存在5~6级地震的背景。我市出现异常情况的分析认为5~6级地震背景有所发展,应引起高度重视。(2)天津及邻近地区有4.5~5级地震在孕育,大部分异常再继续发展,会商认为七月份发震可能性大。(3)多数单位认为,六月二十日左右,或月末在天津东北、东南方向150公里内,有4级左右地震。第二点异常还在发展。
六月二十二日:十时二十五分,天津局会商报告:我们认为,在十天内在京津及渤海西部地区,可能发生4.5级地震(左右)。
七月十四日,北京队报告:大灰厂、牛口峪异常又有发展。当地地震局分析室同志答复他们提出的问题之后,他们说:“我们很同意要加强对京津地区监视的意见,有异常我们也察觉。想组织同志们做些深入工作。”
七月十六日,天津地震局报告:七月:日异常情况继续存在。
七月二十四日一时。天津局会商报告:群测手段土偏角、土应力、土地电、地下水平面分析图北东向条带异常,认为西南宝坻、河间、沧州以及东南渤海一带有4~4.5级地震,发震时间在七月底八月初。
七月二十七日八时四分廊坊报告:水氡连续自记情况。近些日有高值异常,在高丽营2.8级震前跳上去后未下来。
地震地质大队。一九七六年七月中旬,根据地应力台站,形变测量及土应力的异常反应,结合京津地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多次进行会商,并于七月十四日向国家地震局发出了正式预报。预报根据:(1)西拨子、下苇店、昌平等台站地应力跳动异常,分别于七月初至七月十=日结束。一般结束后半月内发震。(2)镇罗营、蔚县、昌黎、锦州……13个站与七月:日至十一日期间,出现可能反映华北地区的地应力速率异常。预报意见: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日左右,一九七六年八月五日左右。地点:(1)集宁一繁峙一涿鹿一张家口一带;(2)宝坻一乐亭及渤海地区。震级:5级左右。
结果,在地震地质大队预报的时间内,第二个地点范围里。发生了强烈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