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nuzk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电教媒体已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它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种辅助教学,给小学课堂注入了一种新的色彩,它能够直观的创造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2-0013-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多媒体在学生愉悦学习,创新学习中发挥着日益巨大作用,课堂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生动表现。因此,教师必须合理使用教材,灵活地运用电教,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欢乐中获取知识。
  一、运用多媒体弄清文章篇章结构
  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一篇文章的篇章结构,理清其思路是关键。例如;再教《苏州园林》一课时,可以先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欣赏。录像的前半部分体现苏州园林是“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后半部分则可选择几处有特色的景点,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等。在此基础上突出建筑物的色彩,并捕捉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可以在放映录像的同时配乐(最好是古典音乐)朗诵课文,让学生在欣赏录像、聆听课文的同时思考几个问题:苏州园林总体特征是什么?设计者们如何体现这个特征的?课文第2至6自然段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欣赏完录像之后,检查提问,然后由老师分析、讲解课文,重点分析本文总分的结构方式及语言的多样性。借助录像,让学生在大脑中留下苏州园林的美好画面,进而用较快的时间清理本文的“脉络”之所在。
  二、运用多媒体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电教媒体具有声、光、像等多种功能,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正确观察,促进条理思维。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了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我根据学校实际Powerpoint制作了幻灯片,模仿讲课时录像的顺序,把学校办公楼后小花园的几处景点放映出来:这里的景色学生们都非常熟悉。我让学生先谈谈对小花园的总体印象,然后从几方面分别说明,最后模仿《苏州园林》的结构把自己想说的话整理到日记本里,成为一篇比较成功的说明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创设情景,发展思维。在整个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由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度,因而,在教学中运用投影或动画创设课文情景,能帮助学生掌握感性知识,并发展抽象思维。如:《变色龙》这一课,教学的重点是细节描写和对话描写。那么,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出表现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几处细节变化,如脱、穿大衣,并可以通过放映图片表现他表情的变化,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练习分角色朗读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另外,我还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了这样的扩展练习:假设奥楚蔑洛夫穿过广场迎面遇见将军的哥哥,他们会说些什么?要求用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有的把将军的哥哥塑造成了一个爱占小便宜的小人,有的把他塑造成了一个蛮不讲理的蛮汉,也有的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正人君子。总而言之,通过这样的练习,既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发展了他们的抽象思维。
  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其实,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远不止以上两点,根据多媒体技术的特性,我们还可以在唐宋诗词教学中让它发挥更好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对唐诗宋词的欣赏能力: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它以完美的艺术特色、丰富的思想内涵、广阔的社会生活,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但由于课本中选取的篇目不多,所以学生对此知之甚少,传统的诗词教学只是让学生背诵、记忆和理解意思。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唐诗宋词欣赏结合起来,让课本中的诗词名篇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并可以从课外选择名篇佳作供学生欣赏。我的具体想法如下:
  1.文字输入及修饰。
  2.动画效果。
  3.图像背景。
  4.配置音乐。
  5.扩展练习——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诗词。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设想。如能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唐诗宋词欣赏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在平日里感到乏味的诗词有一种全新的感受,仿佛在其思维中注入“兴奋剂”,让他们紧跟着“感觉”走,眼前会浮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这样一来,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文化素养和阅读欣赏水平,激发学生的创设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并促进身心健康。
  总之,由于多媒体特点的多样性,用它作为教学手段有非常大的优越性。它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多媒体不断探索,不断更新,让它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325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4-0174-01  合作学习采用的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它强调教学动态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追求教学在认识、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合作学习一方面变革传统的单向式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与时代需要相吻合的自主、合作、创新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能更有效地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确
期刊
现在很多学校都进行新课程改革,每个人都讲新课改,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呢?很多家长不能理解,误认为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甚至一些教师也有困惑,总觉的现在的学生素质反而下降了,而且越来越难教。难道是新课改本身存在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新课程改革绝不仅只是一种流行,我们也绝不仅只是在赶时髦。我们要深刻理解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疑问都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与研究。本人从去
期刊
【摘要】在正常情况下,PE燃气管道比钢质燃气管道的寿命长,但PE管道受外力易被破坏(特别是尖利物体碰撞时,易被击穿),造成管道燃气泄漏。  【关键词】PE管;燃气;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96.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4-0172-01  众所周知,PE管材质属于聚烃类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由碳、氢元素组成,在加工使用和废弃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及环境造
期刊
【摘要】“改革”与“创新”是当今教育界喊的最火的两个词,不少教师都在践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使出了浑身解数。伴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教育理念确实已经难以符合当代教育背景下的实际需要。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笔者深深感到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还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数学课程;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8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
期刊
【摘要】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漫不经心是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的表现,而敢于质疑问难,则是积极思维的表现。思是疑的前提,疑是思的发展。只有疑与思结合,才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推动学生个体学习的进步和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能力;进步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306.8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4-0170-01 
期刊
当前很多学校都进行新课程改革,每个人都讲新课改,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呢?很多家长不能理解,误认为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甚至一些教师也有困惑,总觉的现在的学生素质反而下降了,而且越来越难教。难道是新课改本身存在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新课程改革绝不仅只是一种流行,我们也绝不仅只是在赶时髦。我们要深刻理解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疑问都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与研究。本人从去
期刊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高中历史教学也焕发的新的生机和活力,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课堂教学模式都在发生着转变,这种转变都在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迈进,那就是让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从而更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发展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无论是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高考要求,还是人本身的发展需要,都重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是新课程的改革方向,“健康第一”是新课程体育的基础理念,而体育课程教学安全是“健康第一”的基础,也是每个中学体育教师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体育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仔细分析教材,认真的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认真上课,严谨管理,营造和谐安全的体育课堂氛围。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屡见不鲜,我们如何在既保证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又能保证体育课堂安全进行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
期刊
【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尤其是西气东输工程的推动作用,天然气已经成为我国城市高速发展,确保居民正常生活的重要能源。  【关键词】燃气;安全管理;检测;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6.5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4-0176-0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燃气工程建设在我国城市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供气范围越来越大,用户数量不断
期刊
【摘要】阅读水平是综合能力的反映。实践证明,语言阅读能力同其他各项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离不开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成功的语篇理解,首先要求学生具备正确的语法知识、词汇知识,用以识别语言材料字面上的意义;其次才是对背景知识的了解,才能进行推理、判断,完成语篇水平上的理解。  【关键词】阅读水平;培养;提高;理解  【中图分类号】G648.62 【文章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