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a的表达及其预测骨肉瘤化疗敏感性的价值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hi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及其上下游基因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坏死率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新辅助化疗前活检获得的49例骨肉瘤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骨肉瘤组织中HIF-1a、嘌呤核酸内切酶1(APE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环氧合酶2(COX-2)蛋白的表达。收集49例骨肉瘤患者的术后标本,采用HE染色检测化疗后肿瘤坏死率,评价化疗反应性。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骨肉瘤组织中HIF-1a、APE1、VEGF和COX-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因素以及HIF-1a蛋白表达对骨肉瘤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结果49例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为27个月。在骨肉瘤组织中,HIF-1仪蛋白的表达与APE1、VEGF和COX-2蛋白的表达均相关(均P〈0.05)。HIF.1仪和APEl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影响骨肉瘤患者的DFS(均P〈0.05)。HIF-1a蛋白的表达预测骨肉瘤化疗敏感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7%和71.9%。结论骨肉瘤组织中,HIF-1a蛋白的表达影响骨肉瘤化疗的敏感性及预后;HIF-1a蛋白的表达与APE1、VEGF和COX-2蛋白的表达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雌激素受体α(ERα)阴性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s的去甲基化作用及可能机制,观察As2O3联合他莫昔芬(TAM)对MDA—MB-435s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疗效。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s2O3单用或与TAM联用对MDA—MB-435s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不同浓度As2O3处理MDA—MB-435s细胞,同时建立MDA—MB-43
目的探讨经腹预防性放置纵隔引流管在防治高危食管胃、食管空肠吻合口瘘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1年8月间经胸腹联合行贲门癌根治性切除术、具有吻合口瘘高危因素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患者在手术消化道重建后,吻合口经腹预置纵隔引流管(改良组);38例患者在手术消化道重建后,吻合口旁未预置纵隔引流管(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出现吻合口瘘后的临床表现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改良组发生吻
目的以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单纯疱疹病毒(HSV^GFP)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方法,并与常规细胞学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将HSV^GFP与7个不同的肿瘤细胞系共培养,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表达荧光的细胞。将10、100、1000和10000个人肺癌PG细胞加入到2ml全血中,以淋巴细胞分离液清除红细胞,同时富集肿瘤细胞。以HSV^GFP感染收集到的细胞,用荧光显微镜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0年6月,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治疗的11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手术治疗效果、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上尿路功能以及并发症。结果11例膀胱癌患者手术时间为350-490min,平均420.4min。术中出血量为300-700ml,平均410.2ml。1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原发性肝癌(PLC)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主要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3602例PLC患者病历首页资料的临床流行病学相关信息。结果3602例PLC患者中,男女之比为3.72:1;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及其他民族(蒙古族、满族、锡伯族)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1.95%、9.30%、4.14%、2.89%和1.72%,且维吾尔族与汉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联合卡铂(TP)方案与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EC.T)方案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Ⅲ期临床研究的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95例I~Ⅲ期TNBC患者随机分为EC—T组(47例)和TP组(48例)接受术后化疗。EC-T组:环磷酰胺600mg/m2,表柔比星9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重复,共4个周期;序贯多西他赛80
目的评价卡铂联合紫杉醇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安全性和远期生存,探索三阴性乳腺癌的优选化疗方案。方法收集31例经粗针穿刺病理确诊的ⅡA-ⅢC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新辅助化疗效果、生存状况、手术效果及其与免疫组化检测指标的关系。结果31例乳腺癌患者中,30例患者按计划完成新辅助化疗,1例因首次应用紫杉醇过敏而改用其他方案。28例可评价临床疗效,1例未评价疗效,1例化疗1周期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20(CK20)的表达在辅助尿液基细胞学(LBC)诊断尿路上皮癌(UC)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两种方法。在前瞻性研究中,收集136例有泌尿系统症状患者和体检正常者尿液标本,进行尿LBC检查和CK2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在回顾性研究中,选取163例尿液细胞学档案中诊断为非典型尿路上皮细胞及更严重病变患者的液基薄片,脱色后进行CK2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以组织学诊断
2011年度中华肿瘤杂志共刊出论文237篇,经过全体编委认真评议,从中选出优秀论文12篇,现予公布。中华肿瘤杂志编辑部将向优秀论文的作者颁发获奖证书,以褒扬作者在肿瘤学研究中所做的突出贡献,并衷心感谢广大作者对本刊的大力支持。希望藉此加强本刊与作者的联系,鼓励作者朋友继续向本刊投寄优秀稿件。
目的探讨Rah5a和APPLl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柏例乳腺纤维瘤组织和74例乳腺癌组织中Rab5a和APPLl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乳腺癌转移、病理分级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Rah5a和APPLl在乳腺纤维瘤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5.O%和30.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1.9%和83.8%(均P〈0.01)。Rab5a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