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物理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88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的教学是学生的入门教学,如何让学生打好学习物理的基础,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学好初中物理并非难事。初中物理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是难点,但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源泉。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显得越发的必要,情景创设成为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环节。
  一、创设情境能培养儿童积极学习的情感
  利用情境创设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初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是非常一统一的,上课后在相当一大部分学生是没有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所以注意的调整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的指导。利用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也发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
  在进行密度知识的应用的教学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有人在街道上推销“金佛”。说“金佛”能保佑一家人平安,且称自己是佛家大师,来保佑一方平安的,“金佛”送给大家,只是象征性的收取少量的加工等费用,比去金店便宜多了。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大师的金佛能保佑平安么?”学生来了兴趣,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我话锋一转:“既然不能保佑平安,大师是不是用假金佛骗钱呢?你如何才知道大师的金佛是真是假呢?”学生又来劲了,开始说自己听到方法。“今天我就教给你们另外一个辨别的方法,我们先来学习本节课:密度知识的应用。”于是学生在好奇中开始了新课的教学。
  二、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引入新课的情境创设,关键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吸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把生活中含有科学的情景创设出来,让学生感到奇怪,产生疑问,跃跃欲试,自己想去探讨这样的问题。每位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力,都想去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来了,注意力也就提高了。
  在进行惯性的教学时,我引入了这样一个情境:一场马术比赛正在进行,选手们在马背上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突然,一个选手从马背上腾空而起,来了个后空翻,观众们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结果怎么样呢?选手安全地落在了马背上,而没有摔个大嘴巴子,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们虽然讨论的很激烈,但还是不能正确的找到问题的本质,于是我引入本节课。学生帶着疑问带着好奇走进了课堂,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情境教学是利用反映论的原理,根据客观存在对学生主观意识的作用进行的。学生通过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在这也就表现为对情境教学所创设情境的认识,因其是人为有意识创设的、优化了的,便于学生们接受。这种经过优化的客观情境,在教师语言的支配下,使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中,不仅影响学生的认知心理,而且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重点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情境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认识达到抽象的理性的理解,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主动的、自觉的参与到活动中去。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适当地创设一些教学情境,让学生从感性认识现象到理性认识本质,这也是学好初中物的关键。在进行力的相互作用时,我引入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个大力士和一个少年进行拔河比赛,大力士穿着溜冰鞋站在光滑的冰面上,少年穿着运动鞋站在粗糙的地面上,紧握绳子不动。而大力士将绳子一段一段地向自己怀中拉。结果呢?少年丝毫未动,大力士却向少年靠近了不少,大力士越慌用力越大,自己却被拉过去的越快。这是为什么呢?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经过学习解决了问题,实现了从表象到理性的认识,完成了从感性到抽象的顿悟。
  四、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从理论引向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学习压强时,我给学生一起做了一个小实验:把一根薄木条放在光滑的桌面上,一端露出桌面,用一个长0.8米、宽0.5米的报纸覆盖在上面,并紧贴在桌面上,用另一个木棒去击打露出端,看谁能让木棒把报纸撬起来。结果都失败了。于是我把问题从实验转向理论,提出问题:是什么力压着报纸?它大约有多大?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根据讨论结果最后得出答案:是大气的压力压着报纸,计算方法:F=PS=100000Pa*(0.8m* 0.5m)=40000N.当看到结果时学生都张大了嘴巴:怪不得撬不起呀!学生既增加了兴趣,也提高了能力。
  五、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真实情境,也有助于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在学完电功率后,我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题目:观察同一盏灯早上和晚上的亮度有什么不同,分析其中的原因,设计一个探究方案,列出需要的工具,设计出探究需要的简单的表格。经过学生三天的观察、分析讨论、设计方案、设计表格,形成了探究的理论基础。
  在我的指导下安全地测出了早上和晚上电灯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灯的电流,完成了表格,得出结论:早上和晚上电灯的亮度不同,是其实电功率不同,是由早晚的电压不同引起的。
  应该指明的是,创设情境教学法的一个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对课堂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而不像演示实验,只有教师做学生看,我们物理教学中的演示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做示范实验,虽然也有直观的作用,但仅有实物直观的效果,只能导致学生冷冰冰的智力操作,而不能引起学生的火热之情,不能发挥情感的作用。而是要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自己去实现探究,找出其中的道理,去获得成就感。情境创设不是每一节课都需要使用的,但要经常使用,尤其是初中物理这门课,一定不要落下情境的创设,而且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才能跟上物理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
  [2]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3] 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论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论述了语文综合活动课如何使中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一、更多自信,展现自我;二、开阔视野,点燃梦想;三、感受自然,回归自我;四、学会关爱,感悟人生;五、学会坚强,勇敢自信  【关键词】 语文;综合活动;精彩  为了让语文课更贴近生活,让语文学习更丰富多彩,让学生收获更多快乐,人教版初中语文在每个单元都设立了综合活动课。  这种新颖的活动课,让语文课不再枯燥,让学生在学习
期刊
【摘 要】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激趣是关键。笔者从以下方面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激发学生愿写、乐写的兴趣;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教给写作方法,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激趣;初中生;写作水平  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一布置作文,学生就愁眉苦脸,叫苦连天,似乎写作是
期刊
【摘 要】英语听力是整个中学阶段学习的难点,更是高中生考大学的拦路虎,素质素质教育在我省的推行,在英语课中有效实施提说能力的训练,不仅是提高学生升学率的关键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面对过去,特别是山区乡镇中学,培养的学生只是会做笔试,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很不受重视,即所谓的“哑巴英语”。  【关键词】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能力训练  一、高中英语听说训练常存在的误区  首先过去高中英语听说训练
期刊
【摘 要】心理学实验表明,人在从事感兴趣时的活动时各种心理活动都会调动起来,从而呈现出积极活跃的状态。小学生有喜欢新鲜有趣的心理特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小学心理特点,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地激发起来。从学习目的性教育入手;精心创置情景;质疑设难;恰当评价;改革作业布置;开展竞赛性和娱乐性活动。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兴趣;激发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高效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畅所欲言的课堂、自由活动的课堂、自主探究的课堂。为实现高效课堂,数学教师应该寻找数学活动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期刊
【摘 要】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广泛关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可使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重要的品质。本文旨在从合作学习的研究背景,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程序、要点来说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合作学习;语文教学;教师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
期刊
情境教学研究已经成为世界性教学领域研究和实践的一个热点课题,高中物理教师要善于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根据笔者长期分析国内外教学现状,开展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本文谈谈“创设情境,实现高中物理课的情境教学”的体会。  一、通过生活实例创设情境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物理教育的目标,物理教师要贴近社会生活,善于通过熟悉的生活实例创设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推进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中肩负着自身的历史重任,对培养和发展中学生能力素质意义重大。在数学教学中,尤其是高中数学,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探讨的重大课题。本文将围绕高中数学课堂的综合素质培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综合素质;培养  一、重视数学思维方式培养  数学思维方式是数學思维教
期刊
【摘 要】新的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观,它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教学中的错误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善于挖掘并运用错误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在本文中,笔者分析了错误的教育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将错误生成为课堂的有效资源展开论述,最后针对生成过程中注意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与广大师生共勉。  【关键词】数学教学;错误;生成;资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
期刊
【摘 要】漫长的教学之路,有苦涩,有酸甜,更不乏奇人怪事,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适应时代的要求,积极搞好“校——家”同创,共同构建教育合力,科学施教,才能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字】回忆;教学之路;深入了解;“校家”同创;科学施教  蓦然回首,我在教师的道路上已经耕耘了21个春秋了。21年的教师生涯,有苦涩,有酸甜,更不乏奇人怪事。虽然有些事情早已久远,但还历历在目,回忆起来耐人寻味。下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