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构建状况探讨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gish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维度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最显著的内容,是探讨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点。本文探讨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的认知与认同状况以及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的践行状况,从而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合理的对策,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信仰 政治维度
  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的认知与认同状况
  大学生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维度,首先需要在理想目标层面形成普遍认同,其认同现状有以下三个特点:
  1、对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道路”相统一的认同度较高
  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之中,逐步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坚定了信仰,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维度与“中国道路”紧密联系。总体上,大学生对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道路”相统一的认同度较高。
  2、對中国共产党的认知与认同度较高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忠实追求者,是其最大的政党组织。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影响大学生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维度。总体上,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较为肯定。
  3、对“两个必然”存在模糊认识,认知与认同度偏低
  对“两个必然”的理性认知与认同是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认同度的重要根基。当前虽然大学生对党具有较高的认同度,但其对“两个必然”存在模糊认识,认知与认同度偏低。
  二、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的践行状况
  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的构建既需要理想目标层面的认知与认同,也需要践行上的统一,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上的践行状况有以下三个特点:
  1、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的意愿强烈
  大学生主动承担“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就是在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维度。总体上,大学生主动承担“民族复兴”历史使命的意愿较为强烈。
  2、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愿较为强烈
  大学生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正是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的具体表现。总体上,大学生入党意愿较强烈。
  3、职业选择与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维度相关度不高
  职业选择是大学生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的重要考察点。总体上,大学生择业动机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择业时较关注工资福利,而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存在重个人,轻社会的个人本位倾向。总之,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与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的相关度不高。
  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构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深刻影响
  大学生并不充分认可“两个必然”,根本在于其马哲理论尤其是唯物史观学习不够。另外,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与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的相关度不高,一定程度上是由马哲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不够造成的。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效、教师素质有待增强
  思政课的教育成效深刻影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的认知与认同。文科与理科的学生对“两个必然”的认同度都较低,可见,思政课成效有待增强。另外,思政课教师素质不一,教学时重书本灌输,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的构建。
  (三)“功利主义”社会思潮的影响
  随着“功利主义”思潮不断渗入校园,影响大学生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的意愿。大学生受“功利主义”思潮影响,择业时追求个人利益,忽视社会需要。另外,该思潮还会动摇其对党的信仰,影响入党动机。总之,“功利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有着较大影响。
  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构建的对策探讨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
  深入浅出,加强马哲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对其的理解能力与认同度,达到真学真信的效果,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构建的必要前提。
  (二)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创新方法、形式与载体
  丰富思政课的内容,创新方法、形式,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载体,不断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可度、积极性,促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的构建。
  (三)发挥典型人物示范作用
  重视树立大学生从事基层工作的正面形象,借助网络新媒体扩大宣传,发挥其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的在校大学生立志毕业以后为党和国家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四)建立奖励机制
  物质奖励是基础,而精神肯定是升华。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肯定的结合,不仅能够让愿意从事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坚定其为党和国家发展做贡献的信念,更能够对其他大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从而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奉献自我,去基层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付诸行动。
  (五)注重校园环境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
  大学校园的环境建设与氛围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面对“功利主义”社会思潮,学校要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与培育,正视并敢于与多元社会思潮作斗争,弘扬社会主旋律,同时,加强人生规划、职业指导和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六)内因与外因、认知与践行相统一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的认知与践行状况是外在因素与自身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的认知与认同,不仅需要思政课不断创新与完善,提高吸引力,还需要大学生自身提高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度。另一方面,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的践行上,不仅需要党和国家的努力,还需要大学生主动接受党和国家的号召,投身基层,为“中国梦”的实现付诸实际行动。通过内因与外因、认知与践行的统一,促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维度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编写组.科学社会主义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魏强,孙来斌.“两个必然”理论逻辑的文本还原——<共产党宣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维度解读[J].教学与研究,2014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学生党员是当代大学生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生力军,也在新组织发展形势下的高校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培育和发展学生党员,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跟进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当前高校党建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高校 学生党员 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组织发展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着新问题、新任
期刊
【摘要】: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很大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在新媒体新思维的大背景下,高校共青团话语传播工作也步入了新局面。其中,特别是以微信平台为代表的传播平台已被广泛使用。微信这一便捷高效且形式多样的聊天软件能深深抓住高校青年人的心理需求,而且特别是面对特殊节点、突发事件时微信平台能够迅速响应,这是以往传统手段无法实现的。所以,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推行微信平台势在必行。  【关键词】:新媒体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逐步推进,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自上而下”运行的政治要求。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的分析,结合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提出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的新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 提升路径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消息,2018年高校毕业
期刊
一、对联书法  对联书法,是书写对联内容的书法样式,兼有大众化和专业化的特征。对联书法书写后,或在书写的基础上刻成竹木的形式,粘贴或悬挂在建筑物柱子上,因此又具有实用性和公共性。对联书法往大众化方向发展的极致是春联,书写老百姓喜欢的吉祥富贵的内容,往书斋方向发展则就成为文人对联书法。因为春联只有在春节才使用,所以下文所提到的对联书都是文人对联书法。  对联书法在清代大量兴起。清代对联书法蔚为大观,
期刊
【摘要】: 近年来,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各高校育人工作的重心。本文以湖南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为例,着重介绍在“互联网+”大环境下,高校应该如何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打造坚实平台,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 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教育  近年来,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口号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
期刊
【摘要】:如今的高校作为对大学生意识形态进行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要坚持跟紧时代的脚步;而“微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效率,同时,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起来,并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打破了以往交流的局限性,手机渐渐的成为了最新型的社交媒体平台以及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使学生享受“微时代”的同时,更要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微时代”的正
期刊
【摘要】:中国的创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有关部门指导下已全面推进。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经过实践探索,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一定成绩。鉴于创业管理课堂教学的特殊性,有必要站在实现“中国梦”的高度进行课程教学的全面变革, 这其中最中心的任务就是要利用课堂教学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创业能力 创业实践 创业教育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对外技术依存度过高的
期刊
【摘要】:听力能力是英语学习中的一项重要技能。本文基于主位述位理论,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关键词】:主位述位理论 大学英语四级 听力  听力能力是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在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中,听力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高达35%,而这一部分也往往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学生在做听力练习时,常常断章取义,忽视了篇章。做听力题时,如果分析明白篇章内容,那么
期刊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公寓是学生在学校的“家”,“家和”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学生公寓“第一社会、第二课堂、第三家庭” 重要作用的有效途径。系统做好宏观的规划和微观的谋划,多形式、多渠道推动“家和”文化建构与实践,努力使“家和”文化的精神内核成为全校师生的价值遵循。  【关键词】:学生公寓 “家和”文化 宣传途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中华
期刊
【摘要】:“工匠精神”作为我国文化传承的优秀品质对于各行各业都有着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工匠精神”影响着从业者的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新时代行业高速发展,“工匠精神”却没能跟上发展的脚步,这种物质与精神的不平衡发展是对技术职业的不尊重。在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当下,“工匠精神”赋予的各行各业新的生命力。因此,“工匠精神”的教育成为了高职教育中必须强调的部分。  【关键词】:“工匠精神” 高职 人才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