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协同与共享:新文科背景下体育新闻实践课程的建设与创新

来源 :视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lzqre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文科战略的启动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学界聚焦的重要话题,对初具雏形的体育新闻专业而言,新文科的建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以我国体育学院体育新闻的实践课程建设为例,从教学内容、专业分方向及实践平台等三个层面分析可知,要优化体育新闻专业实践课程的路径,应从“学训赛”教学内容的重构、“小班制”专业课程的重组、“实景耦合式”实践平台的搭建入手,探索融合、协同与共享的“新文科”的实践课程建设范式,助力体育新闻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
其他文献
近年来,直播市场不断扩张,直播乱象层出不穷,网络主播“蹭热度”事件时有发生.网络主播在“蹭热度”的事件选择上具有热点话题、互动体验、景观联动方面的共性特征,而借势营销成了网络主播性价比较高的选择.规范网络直播行业健康发展,必须强化对热点事件的提前介入机制,把握热点事件舆论主导权,明晰网络主播对热点事件应用的规律,明确网络直播内容标准与界限,完善直播行业管理机制.
结合数据新闻的生产流程可知,在数据获取阶段,数据新闻面临着政府或企业的数据垄断问题;在数据清洗阶段,面临着数据造假困境;在数据分析阶段,面临着数据依赖引发的矛盾;在数据新闻发布阶段,可能会引发侵犯著作权和数据隐私权的隐忧.数据新闻媒体或机构应承担数据责任,形成行业规范,同时抢占数据自主权,降低对外部数据的依赖,还要提升数据素养,提高版权意识.在不断从外部环境中汲取养分的同时,也要释放对外部环境的回馈信号,及时给外界环境“回礼”.
时政新闻内容的重要性与其传播效果的“倒挂”是当前时政新闻制播遇到的“悖论”.受众对新闻报道的接受和认可是实现新闻价值的前提.推进供需对接是时政新闻报道转型突围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