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为媒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素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要以“图”为媒,引导学生完善数学知识结构、提升认知水平、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全面而有深度的思考能力,提升其数学思维素质。
  一、数学思维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杜威认为,教育有责任让学生养成牢固而有效的习惯。在数学学习中,这种思维习惯就是会联想迁移、反思推理、歸纳概括……数学思维素质是数学在知识和方法层面的产物,它是数学教育的灵魂。
  二、以“图”为媒,培养数学思维素质
  新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主要发展空间观念和数感,进行数据的收集、归类和判断,学会独立思考,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反思和检验,进而逐步感悟更多基本的数学思想。这些目标的实现可以借助图示,以生为本,在学生已有的自然思维能力基础上加以调控、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审视和探索习惯,提升其数学思维素质。
  (一)完善数学认识结构
  由于学生智力以及心理的发展特点,数学教材的编排呈螺旋式上升,数学知识点分布较零散,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结构,这关系到思维联想的宽度和深度。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数学内部出发,对前后知识进行整合、化简,帮助其深入理解知识间的本质联系。相对于文字、公式,图示对知识的梳理更具简捷性、直观性。为了让学生更具体地感知数级的升级,可以利用小方片(块),拓宽数轴带给学生的数的一维认识,赋予数形象化。
  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可用阶梯图表示,引导学生联系“满10进1”的计数原理,启发学生继续思考“有比毫米小或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吗?”“是多少呢?”知识间的迁移就此发生。
  (二)提升认知水平
  思维素质的训练要重视好奇心、联想和条理性这三个方面。好奇心是进行思维的第一动力,联想可以加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力量,条理性地思考可以提高思维效率。进行思维素质培养,教师要以生为本,倾听学生的想法,在学生已有的思维能力基础上,鼓励其扩大联想范围,探索问题本质,进行思维的提升和优化。
  在教学三上《平移和旋转》中,教师利用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理,展示宏观星系、微观电子的转动,提高学生观察兴趣,启发学生几何思维。教师将静态主题图改为动态,鼓励学生把物体运动的样子画出来:“”。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旋转的认知程度以及思维力的差异,是否未注意到旋转点、方向等。教师以学生的图示为出发点,再进行引导:“这个点表示什么?”“扇叶围绕哪个点转动,你能指出来吗?”“你怎么画半圈?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逐步突破学生的思维认知,完善对旋转的认识。
  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以支撑学生逻辑推理和直观想象能力的发展,学生通过生动的图示获得直观表象,主动调动思维经验,提高图形与几何核心素养。图形的认识在低段的编排是体—面—线—角,三上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事实上,对图形的特点都要从它的点、线、面研究。在《平移和旋转》中,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展示点、线段、平面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变换成其他图形,丰富学生图形知识结构,助力学生空间思维发展。有效的思维总是或多或少与事例相关,图示就是一个有效的载体,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认识图形。
  (三)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思维过程的两个要素是困惑和答疑。通常,困难在于用什么手段达到目的。数形结合是数学中常用的手段,在解决问题中,学生通过表征、分析,结合手、脑协同作用,用图示勾勒出数学思维的视觉符号,使得思维可感、可观 、可联 ,进而寻找条件之间的潜在联系。
  在三上《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中,“一个皮球从16米高处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教材采用列表格整理条件的策略,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列举每次皮球弹起的高度。有些学生很难理解“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可以引导学生画出皮球下落和反弹的过程,弥补直接经验的缺失。
  低年级教学中很多解决问题的策略都离不开图示,如“画线段图解决问题”适用于和(差)倍问题,“用表格整理条件”常用于解决“归一(总)”问题。表格也可以有效帮助推理和发现,如 “周长相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然而,有图就能有真相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很多学生能画图但仍然不知如何继续,所以教师要引导,每一步算式都要对照图示做出解释,使得思考连贯、条理。
  思维训练的目的就在于养成科学有效的思维方式,检验和反思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通过数形结合,再加以适当的分析,让学生很快找到自己的思维漏洞。良好的思维素质应该善于反思和吸取教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比较,推理,归纳,让学生形成某一类型问题对应某种解题逻辑,这一发展才是由具象到抽象的重要含义。
  三、基本的思维素质
  波利亚认为,数学教学应该把大部分的努力花在培养学生有益的思维方法和习惯上。思维素质的培养也在于将自然的、零散的思维能力转化为全面的、有深度的、经得起考验的思维能力。基本的思维素质,应当有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饱含探究的积极欲望,勇于抛掷自我偏见的态度,乐于反省检验的习惯。不妨借助图示让思维可视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素质。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非常重要,其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路径。本文以五年级学生为例,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小学五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在数学创造性思维方面呈现出一种主动性,希望在学习过程中将所学内容进行创新,不断提升个人的能力和水平,展示自身的学习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其创新能力。  一、举一反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创新教学理念.能够为学生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形成与提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重点对学生的抽象能力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以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教师倾向于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小学是塑造学生的黄金时期,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更能直观展现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意义。如何把这一工具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是每位教师探索的目标。本文谨就这一技术的应用做以下探索研究。  在现代化进程中,信息技术和教育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作为一种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小学英语是在汉语已
针对钢轨打磨车打磨电机导向机构工作环境恶劣,经常出现润滑不良失效的情况,提出一种移动新型自润滑导向机构。该机构由自润滑导向套、高耐磨导向杆和新型密封圈构成。其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创客教育模式正在中小学开展,机器人的普及与实施促进了创客教育的蓬勃发展。本文结合学校的几台工程机器人,介绍以机器人为学习工具,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一、了解概念  (一)创客教育的引入  创客教育融合了多个领域的知识,意在培养学生创新、创意等方面所需要的能力,是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培养思维的一种教育方式。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
本文以发展学生科技核心素养为目标,对基于STEM理念下运动主题课程——校园科技运动会的实施及探索进行研究。通过校园科技运动会的实施构建校园的师生科技教育,培养学生动手、思维、抗挫、交流、合作能力及科学学习兴趣。此外,参与校园科技运动会对学校的科技学习氛围、科技指导老师的育人方式、参赛家长对学生的科学教育理念都有非常好的影响。那如何通过校园科技运动的活动形式来开展科技教育?实施路径又带给科技老师及管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近年来,小学科学教学中虽也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却惑于抓手。笔者深感于此,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紧紧依靠课程标准,深入教材内容,挖掘德育素材,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让学生既得之智,更熏其魂,做一个又红又专的人才。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努力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充分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呢?我进行了以下努力。  一、明大德,热爱祖国,心怀天下  
封闭性是传统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一大弊端,这一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隔绝了小学生和外界的接触机会,导致部分小学生倍感数学枯燥,提不起学习兴趣。此外,数学课堂的固有封闭性阻塞了学生对外沟通的渠道,这样的数学课堂远离了生活,自然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利用身边事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让教学效率更高,是每个教师都应考虑的问题。研究数据表明,学生对课堂产生了兴趣,才会将注意力投入在这个兴趣点上。笔
轨道检测是检查轨道病害的重要手段,轨检车里程定位技术在不断改进,但轨检数据中的里程信息与实际里程仍存在误差。使用离线里程修正技术消除里程误差,依据设备台账整理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