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当前新媒体环境的快速发展,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新的任务,无论是基于美学角度还是群众需求角度,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都是其发展的必经之路。针对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发展路径,本文提出应加强丰富多样的编辑方式与手段,同时还需不断拓宽编辑思路,以满足更广泛层次的群众需求,才能进一步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水平,构建电视节目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电视新闻 编辑 多样化 方式
新媒体的发展丰富了群众观看新闻的方式,通过各类新媒体实现新闻的实时更新与传递。面对新媒体这一重要优势及新媒体环境的冲击,传统电视新闻编辑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运用多样化的编辑方式与手段,吸引观众、留住观众,才能促进电视节目的长足发展。决定电视新闻节目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进行编辑的创新和多样化。另一方面,不管是在新媒体还是在传统媒体的背景下,对新闻的采集方式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在不同的环境下,新闻热点只取决于编辑手段和传递方式,因为媒体本身的性质决定其传递方式,并且每个编辑手段取决于不同的个体。
1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发展的必要性
1.1美学角度的必要性
电视节目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综合体,在一个整体的电视节目中不只有声音和图像的美感,还应当有主持人的流利演说,多方面条件信息的结合才能呈现出新闻节目中独特的艺术美感。单一化的新闻编辑方式必然阻碍新闻节目的美学欣赏要求,长此以往,观众会产生视觉疲劳,放弃对新闻的兴趣。对于新闻编者来说,要想得到美的新闻,必须在新闻采集的过程中体现出新闻的美学价值,以为社会传递真善美为目的,把美和新闻结合起来,不仅做到内容美,还要实现其形式美,创新新闻采集和编辑,制作出令人感动的美学新闻。
1.2服务受众角度的必要性
对于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不能只是简单地理解为形式上的变化或适应变化而变化,因为多样化的新闻编辑变化的核心是服务群众,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观众需要看到的是多方位和多角度的、走在时代前沿的新闻信息,并希望获得更深刻的诠释。比如嫦娥三号对月球的探索,我们在电视演播室里能看到嫦娥三号和玉兔月球车模型的动态模拟表演,使观众不仅了解到从登陆到探月的过程,还能听到航天科学家的讲解,不仅表达出新闻节目的美学艺术,让观众体会其中重大的社会意义。
2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发展的方式
2.1进一步丰富消息类新闻的编辑形式
消息类新闻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所以承担着为观众提供最新信息的任务。为强调新闻的严肃与时效,针对消息类的新闻编辑模式比较模式化和固定化,但越是固定模式化的新闻编辑越会让观众心生厌倦。所以,电视新闻的发展首先要提高消息类新闻编辑的手段,用多样化的编辑方式诠释新闻内容,让新闻内容具有生动性,不再枯燥。比如在社会经济的新闻中,尤其是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具体报道,编辑内容应具体化,抓住事件的来龙去脉,通过图片和视频之间的对比,把握经济发展的前景,为观众恰当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消息类新闻的活力,拉近电视媒体和广大观众之间的距离。
2.2根据不同时间和新闻内容进行多样化的新闻编辑
新闻节目有其独特性,不同时段给观众带来的感受不尽相同,不同的新闻内容也就有不同的新闻特色,时事政治新闻、经济新闻都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电视新闻编辑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新闻节目的不同特点来创新编辑的形式。比如央视《第一时间》的新闻是在早晨播出的新闻节目,具有亲民性,在观看此节目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相应的新闻信息,还可以感受到漫画对新闻的诠释,用诙谐的手段来解读新闻的内容,吸引观众的眼球,并使节目的发展不断进步。
2.3电视新闻编辑思路的多样化
在新闻编辑多样化的发展过程中,编辑思路应该随着新闻事件的发展状况而变化,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电视新闻编辑的美学效果。比如新闻标题就是节目想要给观众的第一直观印象,甚至标题的作用可以直接影响到观众观看节目的吸引力,从《焦点访谈》的名称中,受众就可以看出它聚焦时事热点。编辑者可以通过各种媒体的发展提取新词和热点词汇,或用经典词语加工成电视新闻的标题,为新闻标题注入新的艺术活力。再比如,在类似的新闻事件中,编辑视角应另辟蹊径,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给观众带来崭新的感受。
3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发展的手段
3.1利用各种艺术手段实现多样化编辑
新闻要在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画面和声音的加工处理,通过电视对新闻报道客观公正的播放。在电视新闻编辑过程中应适当运用特级手法,很多情形下新闻节目为了保持自身的真实性而不使用艺术手段,但是一些简单的特技并不会影响新闻的整体水平,恰当的使用可以弥补画面不清晰的不足。
3.2利用图像资料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可看度
画面的表现力是电视节目质量的关键,每一个新闻节目的现场环境都是通过画面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后期编辑节目人员要保证画面的编辑水平,在一些需要进行历史总结或统计数据的新闻里,适当地加入历史图片和字幕数据,能体现新闻节目画面的可视性。还可以运用图标、三维动画的形式对数字进行条分缕析,让观众觉得更加生动,吸引观众的眼球。
3.3利用编排的多样化提升节目的吸引力
新闻的编排也需要根据观众的需求来安排,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可以运用多种编排方法,比如“集纳式”的报道,通过将同一类型的新闻集合报道,并列地报道新闻;“对比式”报道,将正反两种不一样的新闻在同一时段进行报道,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事实的真相;“组合式”报道就是通过多种角度分析同一新闻的主题,引起观众的共鸣等,对新闻进行合理编排是聚焦观众热点的好办法。
4结语
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门充满艺术感的工作,它不仅要为广大观众带来艺术的美感,更要发挥其本身的真正功效,即严肃的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作用。在新闻编辑的多样化过程中,要不断结合当代的不同新闻编辑模式,从根本上丰富节目的内容,不能过分追求娱乐化和包装,失去本质,以简洁的方式,给观众传达正能量的信息,使群众对社会有深刻的启迪。
参考文献:
[1] 陈凯明,丘苑新.创新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之思考[J].新闻知识,2010(05).
[2] 向延桃.从受众角度探讨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编辑技巧[J].新闻界,2011(04).
[3] 张挺.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J].新闻爱好者,2012(14).
【关键词】电视新闻 编辑 多样化 方式
新媒体的发展丰富了群众观看新闻的方式,通过各类新媒体实现新闻的实时更新与传递。面对新媒体这一重要优势及新媒体环境的冲击,传统电视新闻编辑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运用多样化的编辑方式与手段,吸引观众、留住观众,才能促进电视节目的长足发展。决定电视新闻节目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进行编辑的创新和多样化。另一方面,不管是在新媒体还是在传统媒体的背景下,对新闻的采集方式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在不同的环境下,新闻热点只取决于编辑手段和传递方式,因为媒体本身的性质决定其传递方式,并且每个编辑手段取决于不同的个体。
1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发展的必要性
1.1美学角度的必要性
电视节目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综合体,在一个整体的电视节目中不只有声音和图像的美感,还应当有主持人的流利演说,多方面条件信息的结合才能呈现出新闻节目中独特的艺术美感。单一化的新闻编辑方式必然阻碍新闻节目的美学欣赏要求,长此以往,观众会产生视觉疲劳,放弃对新闻的兴趣。对于新闻编者来说,要想得到美的新闻,必须在新闻采集的过程中体现出新闻的美学价值,以为社会传递真善美为目的,把美和新闻结合起来,不仅做到内容美,还要实现其形式美,创新新闻采集和编辑,制作出令人感动的美学新闻。
1.2服务受众角度的必要性
对于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不能只是简单地理解为形式上的变化或适应变化而变化,因为多样化的新闻编辑变化的核心是服务群众,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观众需要看到的是多方位和多角度的、走在时代前沿的新闻信息,并希望获得更深刻的诠释。比如嫦娥三号对月球的探索,我们在电视演播室里能看到嫦娥三号和玉兔月球车模型的动态模拟表演,使观众不仅了解到从登陆到探月的过程,还能听到航天科学家的讲解,不仅表达出新闻节目的美学艺术,让观众体会其中重大的社会意义。
2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发展的方式
2.1进一步丰富消息类新闻的编辑形式
消息类新闻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所以承担着为观众提供最新信息的任务。为强调新闻的严肃与时效,针对消息类的新闻编辑模式比较模式化和固定化,但越是固定模式化的新闻编辑越会让观众心生厌倦。所以,电视新闻的发展首先要提高消息类新闻编辑的手段,用多样化的编辑方式诠释新闻内容,让新闻内容具有生动性,不再枯燥。比如在社会经济的新闻中,尤其是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具体报道,编辑内容应具体化,抓住事件的来龙去脉,通过图片和视频之间的对比,把握经济发展的前景,为观众恰当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消息类新闻的活力,拉近电视媒体和广大观众之间的距离。
2.2根据不同时间和新闻内容进行多样化的新闻编辑
新闻节目有其独特性,不同时段给观众带来的感受不尽相同,不同的新闻内容也就有不同的新闻特色,时事政治新闻、经济新闻都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电视新闻编辑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新闻节目的不同特点来创新编辑的形式。比如央视《第一时间》的新闻是在早晨播出的新闻节目,具有亲民性,在观看此节目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相应的新闻信息,还可以感受到漫画对新闻的诠释,用诙谐的手段来解读新闻的内容,吸引观众的眼球,并使节目的发展不断进步。
2.3电视新闻编辑思路的多样化
在新闻编辑多样化的发展过程中,编辑思路应该随着新闻事件的发展状况而变化,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电视新闻编辑的美学效果。比如新闻标题就是节目想要给观众的第一直观印象,甚至标题的作用可以直接影响到观众观看节目的吸引力,从《焦点访谈》的名称中,受众就可以看出它聚焦时事热点。编辑者可以通过各种媒体的发展提取新词和热点词汇,或用经典词语加工成电视新闻的标题,为新闻标题注入新的艺术活力。再比如,在类似的新闻事件中,编辑视角应另辟蹊径,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给观众带来崭新的感受。
3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发展的手段
3.1利用各种艺术手段实现多样化编辑
新闻要在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画面和声音的加工处理,通过电视对新闻报道客观公正的播放。在电视新闻编辑过程中应适当运用特级手法,很多情形下新闻节目为了保持自身的真实性而不使用艺术手段,但是一些简单的特技并不会影响新闻的整体水平,恰当的使用可以弥补画面不清晰的不足。
3.2利用图像资料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可看度
画面的表现力是电视节目质量的关键,每一个新闻节目的现场环境都是通过画面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后期编辑节目人员要保证画面的编辑水平,在一些需要进行历史总结或统计数据的新闻里,适当地加入历史图片和字幕数据,能体现新闻节目画面的可视性。还可以运用图标、三维动画的形式对数字进行条分缕析,让观众觉得更加生动,吸引观众的眼球。
3.3利用编排的多样化提升节目的吸引力
新闻的编排也需要根据观众的需求来安排,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可以运用多种编排方法,比如“集纳式”的报道,通过将同一类型的新闻集合报道,并列地报道新闻;“对比式”报道,将正反两种不一样的新闻在同一时段进行报道,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事实的真相;“组合式”报道就是通过多种角度分析同一新闻的主题,引起观众的共鸣等,对新闻进行合理编排是聚焦观众热点的好办法。
4结语
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门充满艺术感的工作,它不仅要为广大观众带来艺术的美感,更要发挥其本身的真正功效,即严肃的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作用。在新闻编辑的多样化过程中,要不断结合当代的不同新闻编辑模式,从根本上丰富节目的内容,不能过分追求娱乐化和包装,失去本质,以简洁的方式,给观众传达正能量的信息,使群众对社会有深刻的启迪。
参考文献:
[1] 陈凯明,丘苑新.创新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之思考[J].新闻知识,2010(05).
[2] 向延桃.从受众角度探讨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编辑技巧[J].新闻界,2011(04).
[3] 张挺.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J].新闻爱好者,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