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22例的肝静脉楔压与直接门静脉压力及其相关性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wk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压力(PVP)与肝静脉楔压(WHVP)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与门静脉压力梯度(PPG)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间行TIPS的患者的WHVP、肝静脉游离压(FHVP)、下腔静脉压(IVCP)、PVP的相关数据,并计算HVPG及PPG。WHVP与PVP、FHVP与IVCP、HVPG与PPG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

22例患者符合纳入条件,平均PVP和WHVP分别为(28.07±4.43) mmHg(1 mmHg=0.133 kPa)和(26.22±5.91) mmHg,两者呈正相关(r=0.431, P=0.045),斜率为0.323;平均FHVP和IVCP分别为(7.31±3.37) mmHg和(6.82±4.01) mmHg,两者呈正相关(r=0.845, P<0.01),斜率为0.711;平均PPG和HVPG分别为(21.02±3.76) mmHg和(18.90±4.86) mmHg,两者不相关(r=0.014,P=0.951)。

结论

PVP与WHVP、FHVP与IVCP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HVPG与PPG间的相关性不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microRNA合成通路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头颈鳞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年龄(±5岁)、性别频数匹配的576例头颈鳞癌患者和1 552名健康对照。应用Illumina Infinium BeadChip平台检测microRNA合成通路上DICER1、GEMIN3、PIWIL1的8个潜在功能性SNP位点。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基
结核病仍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自1996年Douglas等首次报道结核病存在独特的夏季高峰(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呈现冬季高峰不同)以来,结核病的季节分布特征引起广泛关注。本文检索了国内外近5年关于结核病季节分布特征的文献,对结核病季节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探索结核病发病以及传播的危险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结核病防控提供依据。
目的探讨2001-2013年河北省长爪沙鼠疫源地长爪沙鼠密度在不同年份、月份和生境上的分布及其相互间关系。方法对2001-2013年河北省国家级和省级两个长爪沙鼠疫源地相关长爪沙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以年为观察单位,定义鼠密度≥1.00只/公顷时为高危年组、0.20~ 1.00只/公顷时为预警年组、≤0.20只/公顷时为标准年组,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按年份组比较长爪沙鼠生境、
目的运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2010-2015年国内浴池男男性行为者(MSM) HIV阳性率。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和PubMed,搜集2010-2015年间有关文献,通过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14篇文献经异质性检验,I2=88.1%,存在异质性,因此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HIV的阳性率进行合并,得出的合并率为10.
目的分析影响人群中暑的主要气象因素。方法收集2011-2014年宁波市中暑报告病例,采用分段回归模型、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和反应面模型等方法,分析引起中暑的气温阈值、气象因素的滞后效应和交互作用等。结果气温和湿度与中暑病例的相关性强于其他气象因素。多种模型均显示,日均气温对中暑病例的拟合效果优于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其阈值为29.1 (95%CI:28.7~ 29.5)℃,超过该阈值后中暑病例明显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是一种慢性非致死性疾病,是职业人群常见的健康问题,尤其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国外,参与式工效学已广泛应用于工作场所中肌肉骨骼疾患的预防。本文依据参与式工效学的组织、实施及其影响因素和特点,介绍参与式工效学在预防肌肉骨骼疾患中的应用。参与式工效学方式可帮助工人识别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企业可通过开展参与式工效学项目改善工作条件、减少肌肉骨骼疾患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
目的探讨血清内脏脂肪素在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5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性别、年龄和BMI收集配对健康对照者。采集血清检测内脏脂肪素、前白蛋白、超敏CRP,进行营养状态评价,根据BMI低、正常、高(<18.5、18.5~23.9、24.0~27.9 kg/m2)对肝癌患者进一步分组。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mRNA表达量的变化与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和淋巴结阴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的63例淋巴结转移阴性的结直肠癌患者、20例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结直肠癌患者和25例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结直肠良性病变组织中Tiam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同时检测前哨淋巴结组织中角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