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双相障碍患者共病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共纳入符合DSM-Ⅳ-TR双相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206例(双相障碍组),以及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67名(对照组)。采用自制问卷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信息、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进行组间比较。以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为代谢指标的诊断依据,采用国际体力活力问卷对活力水平进行分组及组间比较。采用二项Logistics回归分析对双相障碍共病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双相障碍组共病代谢综合征发生率(25.7%与9.6%,χ2=14.90,P<0.01)高于对照组,相关的代谢指标体质量指数(F=11.70,P<0.01)、甘油三酯(F=12.17,P<0.01)、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F=16.17,P<0.01)、收缩压(F=37.81,P<0.01)、舒张压(F=57.89,P<0.01)均高于对照组,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高脂血症发生率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双相障碍组较对照组在生活方式上多食(χ2=19.38,P<0.01)、荤食(χ2=14.67,P<0.01)和失眠(χ2=24.12,P<0.01)的比例较高,但活力水平分组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项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OR=1.526, P<0.01)、性别(OR=8.162, P<0.01)及总用药时间(OR=1.011, P<0.01)是双相障碍共病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双相障碍患者存在高发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性别、体质量指数以及用药时间可能为主要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