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芝诗歌中文学与历史的对话——以《1916 年复活节》为例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芝在其现实主义诗作中烙上了时代的印记,诗人用诗的形式表达了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从而使文学和历史在诗作中形成了一种对话。本文在新历史主义理论框架下以《1916年复活节》一诗为例剖析叶芝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学与历史的对话。通过对诗歌文本的分析,笔者指出,一方面,该作品作为诗歌的文本具有历史性;另一方面,被文本化的历史也具有文本性,二者之间形成对话。同时作为对话一方的文学文本内部蕴含颠覆性元素,鼓舞爱尔兰民众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试图推翻现有的权力结构,取得民族独立,并让爱尔兰文学从英国文学中脱离出来。但是,
其他文献
宜昌清代墓葬至今保存完好者达1000座以上,其中墓前保存有石碑者达60%左右。在这批保存相对完好的石碑中,又有80%以上石碑碑帽留存。这是一批不可多得、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向外国译者学习、研究他们的译本是中国译者提高翻译水平、更好地完成中国文化走出去历史使命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科技典籍外译需要跨越文化和时间的双重障碍,这双重障碍在很
美国民俗学家斯蒂·汤普森所著The Folktale的汉译本《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是由郑海和郑凡等人翻译,于一九九一年出版.该书对世界多个地区的民间故事进行了分类与阐述,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袁亚祥)8月上海果市汇集了本地和外地的早秋新鲜水果,葡萄、梨、水蜜桃等,还有新疆哈密瓜、西梅,山东、陕西等地的嘎拉苹果,云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的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