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实施有效合作学习的探究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un58023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大量的研究表明: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也可以激发学习动机以及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一、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误区
  
  1 分组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合作学习是大家共同商讨,共同进行的学习,这样才能共同提高。但是,有的教师在分组时,简单地按队伍的位置临时凑合在一起,小组成员之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合作的技能,缺乏必要的训练和默契,学生之间不能相互了解、信任,也不能进行清晰正确的交流。小组之间力量不均衡,竞争不公平,当产生不同意见时,不能建设性地解决矛盾。
  
  2 注重形式,缺乏实效性
  现在普遍存在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当成课堂中一种点缀的现象。为了调节课堂气氛,没有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以及教学环境条件等采用合作学习方式,使合作学习变成形式,没有实效。
  
  3 参与度不均衡。缺乏主动性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合作学习时,优秀学生往往在小组中处于主动的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扮演帮助的角色,合作学习常常成为他们表演的舞台,而困难的学生往往落在后面,处于从属或被动的地位,无形中也失去表现的机会,变成了观众。
  
  4 合作学习,缺乏指导性
  学生合作学习时,有部分教师把学生分组以后,就让学生自主学习,没有及时地对过程进行调控和点拨,没有及时给学生有效的帮助与指导。没有规则的小组合作学习有点像“自由市场”,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学生根本没有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5 评价单一,缺乏全面性
  教学实践中,教师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给予评价,特别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的学生,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全面的评价体系。
  
  二、有效合作学习实施的策略
  
  1 合理分组,明确责任
  教师廊根据学生技能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分成互补型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有利于学员间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为了确保合作学习有序进行,每个小组成员要有明确分工,比如:小组长、教练、表演者等。
  
  2 营造有序,常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给教师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带来了困难,但也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
  
  3 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为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教师必须科学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完成或者开展全班教学活动,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的特点,选择有价值的,个体难以完成的内容,组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保证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掣,生进行合作学习。
  
  4 教师适时指导,不能自由放任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介绍合作学习的要求与方法,如何确定小组长,小组长起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成员之间如何交流,如何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如何处理小组活动中出现的意外问题与突发事件等给予适时的指导。
  
  5 科学评价合作效果
  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教师在重视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同时,不能轻视或放弃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且,评价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注重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注重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使之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局面。
  总之,合作学习广泛地运用到教学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学习体育知识,深入钻研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在同样的老师的教导下,为什么学生的学习质量会各不相同呢?学生的学习质量主要受四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一是老师教导,二是家庭教育,三是社会影响,四是自主学习。其中自主学习是内因,是最本质最核心的因素。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围绕教师确定的目标,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自主评价学习结果,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維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这不仅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而且引出了教学中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性。所以如何通过合作交流来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会运用
运动的合成就是由已知的分运动求跟它们等效的合运动,反之由已知的合运动求跟它等效的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熟练掌握运动合成和分解,可以把一些复杂的运动简化为比较简单的直线运动,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未知为已知,从而达到研究一些相对复杂的曲线运动的目的。这一知识点,从以前的教学大纲上的A级(Ⅰ级)要求提升到课程标准及新课标地区各省考试说明的Ⅱ级要求,要求大大提高了。在高三复习中,如何应对这一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