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商周时期於越先民的埋葬习俗——以柴岭山土墩墓为例

来源 :杭州文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y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柴岭山商周土墩墓发掘材料的梳理,从墓葬的选址、构造、用材和随葬器物等方面对商周时期於越先民的葬俗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柴岭山一带的於越先民往往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山头或山脊上建造有封土堆的土墩状墓葬,一般为平地堆土掩埋或挖浅坑封土掩埋,在修建的过程中注重防潮、防水、防盗方面的处理,随葬品以印纹硬陶器和原始瓷器为主,且在土墩修建或完工后会有一些祭祀活动。
其他文献
本文对明代玉器主要题材和纹饰进行归类,通过对其演变的历史沿革和传承关系,制作新工艺新方法,以及玉料来源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探寻明朝这个时代的文化特性,以及明代玉
2007年5月至7月,杭州市文物考古所与余杭博物馆对余杭镇义桥墓地进行发掘,发现的汉墓时代演变序列完整,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拟从墓葬形制和典型随葬品入手,就该墓地汉墓的分
被清华大学建筑学系教授陈志华誉为中国明清时期建筑最大的露天博物馆——新叶古民居,座落在建德市大慈岩镇东北部的新叶村,距市政府所在地34公里,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东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