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性歌腔”:作为一种声音印记及隐喻建构

来源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b88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族性歌腔”中的“族性”身份显而易见,但“歌腔”的概念需要厘清.“族性歌腔”成为音乐认同理论的关注对象,其散发出的民族识别意识仍然强大.将“族性歌腔”纳入声音景观视域进而探讨族群边界的维持问题,拓展了音乐与认同的纵深度;将“族性歌腔”视为一种声音现象,通过概念的他者化隐喻建构,展现出概念背后隐藏的对话语政治的持续应对.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科幻电影之滥觞,20世纪80年代的科幻电影在与彼时特殊社会语境的互动中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格与文化身份,其发展可概括为“两个阶段、三重人物、三大主题”.80年代前
在域外音乐观察与研究中,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观念与方法无疑是处于主流地位的,无论是文化比较,还是田野调查,基于一种文化价值平等的对外观察与内省正是中国音乐学科建设与发展
南京大学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上有着鲜明的特点.它依靠综合性大学的资源优势,树立了“人文精神”和“批判立场”的教学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强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