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兴的教育理念不断涌现,基础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复习旳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初中复习中的应用。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复习环节;初中数学;复习评价指标体系
一、初中数学复习旳重要性
首先,初中数学复习是初中数学教学及新复习理念的必然要求。初中生年龄尚小,仍然保留着儿童的心理特征,这个阶段,学生必须完成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因此,在整个阶段的复习必须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来进行。
其次,准确而有针对性的复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学生的发展;相反,不恰当的复习则会让学生产生痛苦感。因此,研究科学的初中数学复习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应试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复习存在的问题
(1)我们惯常使用的初中复习方法为,教师课堂灌输知识点,讲述解题方法和技巧,通过例题演示知识的运用,学生通过题海训练,经过测试,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然而近年来这种惯用模式逐渐呈现出其局限性。这种灌输式教学对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利;
(2)只重视复习结果而不重视知识整理过程,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全面发展;
(3)通过题海锻炼的只能是模仿,而不是创造,学生们缺乏创新意识;
(4)对知识重记忆轻运用,缺乏对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思想的培养,学生无法养成良好复习习惯,在今后独立自主复习。
3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1.课堂复习阶段
(1)内容讲解。知识点的讲解对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再次消化与吸收十分重要。复习课的这个阶段重点是,教师以讲述为主,知识点的选择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知识体系构建来确定,讲解要点时要注意整个构架的脉络关系,然后再讲解解题方法。一般的复习方法,教师会按照不同的层次来组织知识点的复习,了解、理解、掌握。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师讲解时可能只在黑板上写下几个方程组,学生们就会知道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但是需要理解的点,譬如如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法和消元法的原理等,学生光看还不够,教师就需要通过示范,一步步将方程变形、代入讲解步骤,帮助学生理解;而对于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们理解之后灵活运用。
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代入法,可能需要反复练习,加深理解。
(2)课堂提问。作为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提问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最好方法。但是学生对提问产生的倦怠和排斥等消极表现,也很正常,主要是因为学生害怕回答不好受到批评。教师应调整提问的方式,考虑到各位学生的优势智能差异,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多鼓励,多变化问题,在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前提下,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认知。
(3)课堂测试。在课堂测试中体现多元教学的理念,主要是针对不同智能表现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测试。比如语言、数理智能较弱的学生主要需要测试的是基础性的练习,检查他们是否记忆住了知识点;对于数理居中的学生除了基础的巩固,还有适当的扩展;而对于数理智能较突出的学生则增加开放性的测试,能够帮助他们提高。
2.课后指导阶段
(1)课后复习作业。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在课后作业中,就是为层次各异的学生准备不同层次的复习作业。有些老师认为,如果按照多元智能的语言、数理智能表现突出程度,学生大致可分为上中下三等。针对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 这样设计复习作业:第一层次针对语言、数理智能突出的学生,设计要求高、难度大的提高作业;第二层次面向智能较为平均的中等生,主要是根据课本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第三层次面向智能表现较差的学生,降低难度,将课本中的习题分解或者给予明确的提示。笔者在复习试验中,通常将本次复习需要掌握的基本问题放在作业的前面,由智能表现较差的学生完成;其后是占主体的中等难度复习题,主要基于课本内容及变体,中上的学生可完成;最后部分是从其他参考资料上收集的较难的题目,可为数理智能突出的学生选做,既保证了绝大多数学生复习的基本质量,又可以拔高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思维与视野。
(2)课后复习辅导。基于多元智能的课后复习指导方式可以更加多样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得复习内容与复习方法。比如,对数理智能较弱的学生可以个别辅导,从零点开始补习前期知识铺垫,针对可能的错误提前预防等,手把手教会学生学会数学思维方式,掌握复习方法;对于数理智能中等的学生可结对讨论、分组做题、教师监控,利用大家的交往智能、观察智能、存在智能等,激发个体在团队中的自我意识,优势互补,逐步提高;对于数理智能突出的学生,尽量给他们更多的空间,让其自省智能与存在智能多多发挥,只在关键处予以点拨,更可以令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兴趣小组,或参加竞赛,或独立解决数学问题,在交往中全方位地锻炼他们各自的智能,以优势智能带动劣势,共同前进。在笔者的复习实验中,主要是将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留下辅导,在中等或较高层次的课后复习辅导时,欢迎较低层次的学生旁听,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思考欲望;对较低层次的学生复习辅导时,较高层次的学生可从旁辅助,在参与中进一步强化自己的知识体系。
(3)下一阶段复习内容预习。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复习预习,尽量能让学生有适合自己智能方式的预习方式。比如,教师首先要提出不同层面的预习要求,对于数理智能突出的学生,要求他们在下一次复习的内容上提问题,写提纲,找到与之前复习知识的关联,并解答参考书上的问题;对于数理智能中等的学生,可在教师帮助与提示下列出下一阶段复习要点的提纲,解答课本上的习题;对于数理智能偏差的学生,教师为他们准备问题,让他们针对问题去预习下一阶段知识。这样既可以提高数理智能较突出的A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整理能力,也可以提高数理智能较差的C类学生预习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当某些学生的其他智能如空间智能、节奏智能、交往智能、语言智能特别突出的时候,还可以请他们帮助制作下一阶段复习教案的案例、动画、音效部分,另辟踢径来达到预习目的。这样预习对于复习的效果才会好,课堂的复习效率也会提高。
参考文献:
[1]吴亚萍.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易峻.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学数学教学策略[D]:[硕士学位论文].苏州:苏州大学.2007.16-20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复习环节;初中数学;复习评价指标体系
一、初中数学复习旳重要性
首先,初中数学复习是初中数学教学及新复习理念的必然要求。初中生年龄尚小,仍然保留着儿童的心理特征,这个阶段,学生必须完成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因此,在整个阶段的复习必须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来进行。
其次,准确而有针对性的复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学生的发展;相反,不恰当的复习则会让学生产生痛苦感。因此,研究科学的初中数学复习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应试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复习存在的问题
(1)我们惯常使用的初中复习方法为,教师课堂灌输知识点,讲述解题方法和技巧,通过例题演示知识的运用,学生通过题海训练,经过测试,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然而近年来这种惯用模式逐渐呈现出其局限性。这种灌输式教学对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利;
(2)只重视复习结果而不重视知识整理过程,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全面发展;
(3)通过题海锻炼的只能是模仿,而不是创造,学生们缺乏创新意识;
(4)对知识重记忆轻运用,缺乏对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思想的培养,学生无法养成良好复习习惯,在今后独立自主复习。
3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1.课堂复习阶段
(1)内容讲解。知识点的讲解对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再次消化与吸收十分重要。复习课的这个阶段重点是,教师以讲述为主,知识点的选择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知识体系构建来确定,讲解要点时要注意整个构架的脉络关系,然后再讲解解题方法。一般的复习方法,教师会按照不同的层次来组织知识点的复习,了解、理解、掌握。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师讲解时可能只在黑板上写下几个方程组,学生们就会知道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但是需要理解的点,譬如如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法和消元法的原理等,学生光看还不够,教师就需要通过示范,一步步将方程变形、代入讲解步骤,帮助学生理解;而对于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们理解之后灵活运用。
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代入法,可能需要反复练习,加深理解。
(2)课堂提问。作为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提问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最好方法。但是学生对提问产生的倦怠和排斥等消极表现,也很正常,主要是因为学生害怕回答不好受到批评。教师应调整提问的方式,考虑到各位学生的优势智能差异,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多鼓励,多变化问题,在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前提下,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认知。
(3)课堂测试。在课堂测试中体现多元教学的理念,主要是针对不同智能表现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测试。比如语言、数理智能较弱的学生主要需要测试的是基础性的练习,检查他们是否记忆住了知识点;对于数理居中的学生除了基础的巩固,还有适当的扩展;而对于数理智能较突出的学生则增加开放性的测试,能够帮助他们提高。
2.课后指导阶段
(1)课后复习作业。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在课后作业中,就是为层次各异的学生准备不同层次的复习作业。有些老师认为,如果按照多元智能的语言、数理智能表现突出程度,学生大致可分为上中下三等。针对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 这样设计复习作业:第一层次针对语言、数理智能突出的学生,设计要求高、难度大的提高作业;第二层次面向智能较为平均的中等生,主要是根据课本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第三层次面向智能表现较差的学生,降低难度,将课本中的习题分解或者给予明确的提示。笔者在复习试验中,通常将本次复习需要掌握的基本问题放在作业的前面,由智能表现较差的学生完成;其后是占主体的中等难度复习题,主要基于课本内容及变体,中上的学生可完成;最后部分是从其他参考资料上收集的较难的题目,可为数理智能突出的学生选做,既保证了绝大多数学生复习的基本质量,又可以拔高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思维与视野。
(2)课后复习辅导。基于多元智能的课后复习指导方式可以更加多样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得复习内容与复习方法。比如,对数理智能较弱的学生可以个别辅导,从零点开始补习前期知识铺垫,针对可能的错误提前预防等,手把手教会学生学会数学思维方式,掌握复习方法;对于数理智能中等的学生可结对讨论、分组做题、教师监控,利用大家的交往智能、观察智能、存在智能等,激发个体在团队中的自我意识,优势互补,逐步提高;对于数理智能突出的学生,尽量给他们更多的空间,让其自省智能与存在智能多多发挥,只在关键处予以点拨,更可以令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兴趣小组,或参加竞赛,或独立解决数学问题,在交往中全方位地锻炼他们各自的智能,以优势智能带动劣势,共同前进。在笔者的复习实验中,主要是将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留下辅导,在中等或较高层次的课后复习辅导时,欢迎较低层次的学生旁听,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思考欲望;对较低层次的学生复习辅导时,较高层次的学生可从旁辅助,在参与中进一步强化自己的知识体系。
(3)下一阶段复习内容预习。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复习预习,尽量能让学生有适合自己智能方式的预习方式。比如,教师首先要提出不同层面的预习要求,对于数理智能突出的学生,要求他们在下一次复习的内容上提问题,写提纲,找到与之前复习知识的关联,并解答参考书上的问题;对于数理智能中等的学生,可在教师帮助与提示下列出下一阶段复习要点的提纲,解答课本上的习题;对于数理智能偏差的学生,教师为他们准备问题,让他们针对问题去预习下一阶段知识。这样既可以提高数理智能较突出的A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整理能力,也可以提高数理智能较差的C类学生预习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当某些学生的其他智能如空间智能、节奏智能、交往智能、语言智能特别突出的时候,还可以请他们帮助制作下一阶段复习教案的案例、动画、音效部分,另辟踢径来达到预习目的。这样预习对于复习的效果才会好,课堂的复习效率也会提高。
参考文献:
[1]吴亚萍.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易峻.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学数学教学策略[D]:[硕士学位论文].苏州:苏州大学.2007.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