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地”拓宽渠道,增加语文实践机会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329066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好的教科书是孩子们的好伙伴,一本好的教科书是老师们的好帮手。教师应利用教材优势,优化教学流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语文,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沟通课堂内外,挖掘多种课程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给予他们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
   一、学校资源的利用
   学校语文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学习用书、教师教学用书、图书馆、文化环境等等,教师应针对资源来源的不同,有选择地利用。
   1.凭借语文教材。长期以来,语文课程资源结构单一,教材常被视为课程教学的唯一资源。在课改中,教材仍是课程资源的主要载体,但是,教师应该拓展语文教材的使用空间。
   新教材有较强的整体性,内容注意整合。如第二册围绕专题组织内容,第一组围绕“美丽的春天”这个主题,把各项内容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这一组的学习,学生的积累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还可以从课外寻找大量的教育资源,如与春天有关的诗歌、曲赋、歌曲等,学生在读读背背中,领略到了春天的美好,激起了对春天浓厚的兴趣。课后我发动他们自己找找有关春天的资料。为此,我们班特别开展了一次“春天就在我们身边”的队会,用学生搜集到春天的图片把教室布置成一个“春天”的会场,在会上学生们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学生们的创造欲和对生活的热情在这一刻被唤醒,创造出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为了使学生对单调枯燥的生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把生字编成了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句子、儿歌或故事。例如,《雨点儿》我把12个生字编成儿歌、句子“黑夜中,朝天望,太空中,点点亮,”“数不清的星星在夜空中一闪一闪”等;也可把12个生字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人物“蓝猫”给学生写的一封信,信的内容如下。
   亲爱的小朋友:
   你好!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你的好朋友蓝猫,前几天,我去太空旅游了一次,那里太好玩了。数不清的星星飘在半空中,我问他们:“你们叫什么?”他们没有回答,只是对我点点头,你认识它们吗?请你写信告诉我,好吗?
   谢谢你!
   你的好朋友:蓝猫
   2.凭借实践活动。学生们语文知识和能力不只来自于书本教学中,各种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第一学段中阅读背诵优秀诗文50篇。为了激起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教师就可利用多种实践活动。
   学生刚入学时,为了摸清学前掌握古诗的情况,就举行了第一阶段“我爱读诗”比赛活动:会上学生们把在幼儿园或从书本中学到的诗展示给大家。虽然同学们知道的不多,但这次“热身赛”激起了学生学古诗的浓厚兴趣。
   通过第一阶段的比赛,每天早读、自习时学生都会自觉地读起来。为此,我又举行了第二阶段“我爱读诗”的活动,活动中平均每位学生会背八九首。好的学生掌握了二十首左右。如果说第一阶段是热身赛,那么第二阶段就把读诗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
   3.凭借教师的多元角色特点。在学校,有的教师可能同时教几门课程,我在学校就不只是语文教师,同时兼任着写字教师和辅导员的角色,我们要利用这种多元角色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多元化教育,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各个方面得到延伸。
   在写字课上,我不仅使学生了解第一笔如何运笔,收笔及字的间架结构等知识,同时还给学生讲解一些汉字的演变历史,在汉字中蕴藏着的历史典故及做人的道理,这样的熏陶使学生写好一笔字,同时使学生从文字中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二、社区资源的利用
   “关心社会”是人类发展的重大主题,引导学生从小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可以从了解和关注社区开始,社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语文教育人才资源、社区文化艺术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人社区文化艺术活动、社区文化艺术环境(建筑雕塑、园林花卉、标牌广告、书画走廊)对于社区语文资源的利用,主要让学生语文在生活中得到锻炼。
   1、联系生活学语文。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拓展教材,充分利用语文教育资源,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例如,清明节时,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在去的途中,向学生介绍本地风土人情,使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进一步的了解,在参观烈士陵园时,学生知道了很多有关革命烈士英雄的故事。又如带领学生去公园游玩,公园作为绿色景观,每天吸引了很多游客,来到公园,听着哗哗的水声,看着绿绿的草坪,美丽的花卉,闻着清新的空气,学生们兴奋不己,思绪也随着飘向了远方。
   2、服务社区用语文。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为社区服务,如当读报员,为身边的小朋友、老人读书报,上街纠正身边的错别字……使学生充分地读书交流,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当小主人的责任感。
   三、家庭资源的利用
   家庭语文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长和亲友。家庭藏书、报刊杂志、家庭交往、学生学习习惯等,那么怎样利用家庭语文课程资源?
   1.在关爱中利用语文资源。家庭教育是亲情教育,即被人关爱,关爱别人的教育,这种“爱”与“被爱”的过程,就是亲情教育的主要内容。如第二册《识字》,学习了课文中的三字经后,我拓展教材,把传统的三字经“看九龄,能温席,孝子亲,所当执”等故事讲给学生听,听后他们很为故事中的人物感动。有的学生回家后,当晚就给爸爸妈妈暖被子,并且在日记中写:“平常都是妈妈给我暖被子。今天,我来给妈妈暖被子,被子里很冷;可想想黄香,我就不怕冷了。”家庭的温情就是在爱的相互中得到了升华,而这种爱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2.在交往中利用语文资源。儿童具有天生的语言潜能,语言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语文具有工具性,语文能力的提高在交际中能得到表现。
   语文课程资源就像一座丰富而亟待开发的“宝库”,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我们教师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做个有心人,去努力开发,就能时时处处利用它来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
  
  
其他文献
【摘 要】化学实验作为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现在的高考实验试题新颖、灵活、综合性强等特点,为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有许多问题需要作细致、认真的讨论。这里我想对建立化学实验教学的各观评价标准,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化学实验 教学目标 评价标准    一、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  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化学实验不再局限于帮助学生理解
在中学物理课学习中,由于涉及正负号的物理量和运算公式较多,学生对正负号的数学意义又具有较深的思维定势,导致学生对认识和运用物理量的正负产生不少困难和错误。所以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总结其特点,指出一些常见错误,相信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 本文为全文原
【摘要】本文以汉语词汇教学和研究为背景,基于二语词汇习得理论,通过词汇考试和问卷调查方式,考察外国人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与词汇成绩之间的联系,探讨了成绩优秀者与成绩一般者在策略使用上的异同。结果表明:在资源、元认知、认知、活用和社会情感五类策略中,与汉语词汇成绩相关性系数最大的是资源策略。成绩优秀者比成绩一般者倾向于更多地使用资源和社会情感策略。基于本文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唤醒词汇学习策略意识,有
巧妙营造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欢愉的教学氛围中集中注意力,唤起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迸发思维火花,这是追求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坚实基础。所以对于新课来说,一个好的情境创设,往往就意味着一节课成功了一半。那么,如何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氛围,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呢?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方面的体会和做法。  一、创设通俗型情境,呼出形象化概念  创设通俗型情境,能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加深学生对数
现行职高英语教学大纲体现了新的教育思想,“通过听、说、渎、写的训练,使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本人认为需要在英语教学中总结多种教学方法,能切实贯彻大纲精神,使学生达到运用语言交际的目的,也是变传授语言知识为培养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俗话说的好“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基础最要紧”,小学阶段的学习对学生的一生都很重要,而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究,总结了一定的经验,现提出与大家交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
中国古代诗词博大精深,意存高远。有些诗词既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又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物理教学中引入这些诗词佳句,能够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快乐地学习物理,领略物理的浪漫之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在物理解题中常用到很多的数学方法,在新教材中加入的导数在物理解题中加以利用可以开辟另一种解题思路。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s  =nsB/,其中=B、(B的导数)。还可写为E=nBs/.  一、导数在交变电流中的应用  例1:矩形线圈abcd的边长L1=20cm,宽L2=10cm,匝数n=200匝,线圈总电阻R=5Ω,整个线圈位于垂直线圈平面的匀强磁场内,并保持静止。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力电综合类问题以力学知识和电学知识的相互渗透作为背景,结合力与能量知识进行综合命题。在历年高考中常常作为压轴题出现,由于其综合性较高,要求学生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有较强的审题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如何高效准确的求解这类题,笔者结合几个典型的力电综合题谈谈个人的一些解题体会。  要求解好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良好的解题习惯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几点在平常的学习解题中要注意养成的一般习惯。1.明确题中情景,提炼有效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教学需求的不同层次、角度和要求设计课程内容,尽可能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听懂课、听好课,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结合初中教学中的具体案例,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探讨如何在初中教学中,找到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突破点,引导学生走进知识的世界,在探索中不断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激发无限的灵感,从而达到优化初中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教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