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成功培育出株高2米的第三代杂交巨型稻

来源 :种业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u1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于“世界粮食日”在长沙金井镇巨型稻基地宣布,本所首席研究员夏新界研究员的团队成功培育出优质超大超高水稻新种质--“巨型稻”父本材料,“巨型稻”平均株高2米以上,单季亩产可稳定达到900~1100公斤,单位面积生物量比现有水稻品种高出50%,是我国第三代杂交水稻的新种质资源,对于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
其他文献
于1995-1996年在厦门海域采集了28种鱼类样品,用ICP-MS法测定了15种稀土元素(REE)的含量,研究了鱼体稀土元素的组成和分布模式及与海水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厦门海域鱼体
赣江流域宋代墓葬随葬品以瓷器为主,堆塑瓶是其中最有特点的器物。墓葬形制以砖室墓居多。这一葬俗的形成,主要是受儒、释、道三教的影响,是宗教信仰因素、地理位置因素和文化交
目的:报道15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及转归.方法:采取吸取分泌物、气管插管、心肺腹苏、保温等方法综合抢救,做到分秒必争.结果:经抢救1~3 min呼吸恢复8例,4~6 min恢复5例,8~10 mi
在海洋监测的基础上 ,利用数学模型探讨了珠江口COD的浓度分布规律。研究表明 ,珠江口的有机物主要来自八大口门的淡水径流 ,人类活动、径流、潮流和气候是影响COD浓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机物进入珠江口后 ,首先在口门和陆源排放口附近形成高浓度区 ,然后由北向南偏西迁移扩散 ,西四口门对伶仃洋COD增量的影响很小。夏季珠江口层型水体稳定存在 ,伶仃洋COD出现表高底低的垂向浓度分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