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电教多媒体的实践应用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克服了传统教学中一成不变的缺陷,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可以图文并茂,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有显著的作用,本文通过实践应用,浅谈一些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初中地理;多媒体;教学方法
  地理学科是一门横跨文理两科的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它的教学内容既涉及到风雨雷电等独特的自然现象,又涉及到了文化习俗等复杂的人文现象。初中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还不完整,缺乏空间想象力,对地理事物缺乏深刻的理解。多媒体教学能把课堂知识用更形象直观的方法传导到学生面前,改变了传统地理课堂教育的弊端。笔者根据自己在地理教学中的经验,对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提出探讨。
  一、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一)多媒体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认真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对于这门学科有了足够的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发散思维,活跃思考。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生动形象的内容,如不同地域的特点,不同的人种外貌特征,不同的宗教信仰、建筑特点乃至风土人情,饮食和起居习惯。仅凭教师的语言描述,没有适当的情景渲染,是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的。多媒体克服了传统教学中一成不变的缺陷,使得教学可以图文并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各国地理特征教学时,教师在课前播放各国的歌曲和视频剪辑影像,当学生一进入教室,悠扬悦耳的歌声和美丽的风土人情画面就展现在他们眼前,一方面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用欢快的音乐来导课,让学生觉得既新颖又好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品质。
  (二)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空房间思维能力都不够完善,然而地理学科有许多重难点,比较抽象复杂,很多时候单靠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理解比较费力。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是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变困难为容易,这是传统教学所无法媲美的。
  比如等高线地形图部分的教育,由于初中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较差,等高线教学内容一直是教学的一大难点。多媒体教学材料的运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Flash中展示一座山脉,通过旋转让学生了解山脉的立体构造,学生通过从正面、侧面等各个角度来观察山麓,山顶等地形特征;再标上高度,画出等高线,让学生按同样的观察方法再次观察,对比验证等高线的作用,最后把山脉去掉,只留下等高线,帮学生完成从立体视觉到抽象思维的转化,很容易的将教学过程中的抽象内容视觉化,使学生的想象形象化。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培养,还能有效的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真正的掌握这部分的知识。
  (三)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举一反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地理教学的基石是地图,要想学好地理,离不开对地图的了解。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贯穿地理教学始终的教学目标。多媒体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1]。
  例如,学习《世界的气候》这一章节中,讲到亚洲气候分布的时候,让学生在气候分布图中找出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的位置,找一个学生在屏幕上将这三者标识出来,同时要求学生说出这三条特殊纬线代表的意义,引导学生归纳出亚洲气候类型的特点;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形象记忆,鼓励他们多参与读图标识活动,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同时也有效的培养了他们学习和掌握读图方法的能力。
  (四)多媒体教学教导知识由简入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学生常常对一些零散的知识记忆的很清楚,但是却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不能把握学习重点之间的联系,也就做不到知识的融会贯通,缺乏逻辑思维,于是做题时思考不清楚不全面。在复习的课时中要尽可能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复习《世界的气候》这一章节时,教师首先把上一章节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将与本章有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并罗列出来,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回顾,对知识结构的链接构成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其次进行题型的分析和练习,将各种典型和非典型的题型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自行思考解答,再给出例题的分析,让学生找出自己分析的不足之处,多多进行练习,从基础入手,由易到难,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更容易发现问题的异同,进而掌握解题思路。对帮助学生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效果显著,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一)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切忌“一视同仁”
  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有“一劳永逸”的思想,因为课件制作比较麻烦,一个课件会往往会使用几年。在初中地理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程度都有所不同,不能“一视同仁”,需要的是因材施教。教师要按照自身的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展开协调,协调的最终结果是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初中课堂知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不能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多媒体作为一种方便实用的教学工具,的确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教师要牢记多媒体教学仅仅是一种手段,教学中不能过分依赖这些手段,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通过灵活多变的运用多媒体,精心的设计教学课程,在师生互动中达成地理教育的目的。
  三、结语
  多媒体将文本、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多种信息组织编制成课件,可以模拟出身临其境的感官效果,从而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把知识用更生动、更形象的方法传授给学生,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会逐渐成为地理教师需要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将会变得越来越灵活、实用。
  【参考文献】
  [1]何慧.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4(07):157+153.
  [2]王玲.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2):181.
其他文献
像第一次突然来临rn一匹白马掠过午夜 像月光的手rn触摸谁的额头rn空空的大地如此寂寥 仿佛承受不住rn空空的蹄音
目的比较氨茶碱贴剂在常用平喘给药后,家兔皮肤电阻与血浆中氨茶碱浓度的经时变化,考察不同穴位对药物经皮吸收的影响, 验证穴位给药的差异性.方法采用HPLC-UV法测定血浆中氨
摘 要:文学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语言艺术,只有借助特定的物质媒介,才能与读者见面,因此在作家和读者、作品和读者之间,存在着除艾布拉姆斯提出的四要素外的另一要素,即文学媒介。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参与和商业原则的凸现,文学的生产、传播和阅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出现新的媒介载体: “新型文学媒介人”。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社会语境息息相关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然产物,给中国当今的文学带来不一样的活力。  
摘要:平面设计是视觉传达的一种方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平面广告是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一种传达信息的方式。PHOTOSHOP是平面设计应用中最为广泛的一种软件,无论是我们正在阅读的图书封面,还是大街上看到的招帖、海报,这些具有丰富图像的平面印刷品,基本上都需要PHOTOSHOP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我国现代平面设计真正的兴起,是在20世纪80年代,然而PhotoShop
高校德育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从创新教育的战略高度寻求新的发展。除了确立以德育为核心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如何使德育的方式由灌输式转向启发式,学生的管理由封闭式转向参与
陕北民歌具有深刻的纪实性,独特的艺术性,而且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是我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代表。通过研究和翻译陕北民歌,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中国现今在借款合同上采用的是依主体而区分不同借款并适用不同法律规定,此种立法限制了民间借款当事人的哪部分权利,不利于借款合同整体发展.借款合同应分为经营性借款和生
在滇西的大山中穿行,常常遇见那些自自然然的火和火花.在某个村寨,在某片山坡上,在某个夜晚,在某条路上,像神灵的眼睛那样,照亮一家人,一条路,烧着一片荒草,驱赶着一只野猫,
摘 要:就声乐表演而言,要想让表演内容进一步丰富,将情感向观众传达,表演者常常在其中赋予感情,让声乐表演的感染力更强,激发观众的观赏欲。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情感表达在声乐表演中的类型,然后研究了其重要性,以期进一步提升声乐表演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声乐表演;情感表达;重要性  最近几年,声乐表演深受人们所喜爱,作为一种表演方式,表演者使用肢体、声音等语言把自的情感向观众传递。纵观表演过程,表
雪一片一片飘落rn淋到我的发里rn信笺rn一页一页翻飞rn雪野rn清凉 透净rn心潮来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