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有效促进课堂教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st1988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现在孩子们生活中的网络因素越来越多,父母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在我们班上我就发现电脑等智能设备给孩子们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生们的言语行为中,也存在了许多互联网思想。因此,为了提升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决定挖掘新媒体技术中的合理因素,与教学相结合,为学生的学习中增添不一样的色彩,在与学生的共鸣中实现教学相长,不断探索出适合本阶段孩子们的教学方式,继而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念发扬。
  基于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 一、主动寻找兴趣契合点,提升教学效率。
  当前阶段,由于一些老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古板呆滞,就算是使用新媒体教学,也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材料,不能提起学生们的兴趣,导致进入课堂教学内容慢,本末倒置。由于孩子们的思想早已被快速的互联网技术所冲击,思想中有众多前沿的思想,这些思想有的积极健康,但也有些损害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所以作为老师,我们需要提取里面的有益成分,将其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寻找在这一个部分的衔接中,能够与孩子们的当前思想相契合的地方,只有他们认为屏幕上的内容说到自己心里去时,才能真真正正地去思考教学内容,才能迅速的进入本科的学习之中,所以为了较好的找到契合点,就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随时关注孩子们的课堂表现和课下表现,家校联合了解孩子心理需求。因为本阶段的孩子们大多不善言谈,在学校中与老师交流觉得害羞,这就需要老师善于观察与发现,在发现情况后及时与家长交流,找到原因,对症下药,利用新媒体技术及时的抓住孩子们的心理,吸引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们跟随老师思路进行思考与学习,提升学习积极性。例如有一次我发现班内小明同学与家长因为不给买玩具而闹小情绪,并且这样的现象不在少数,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便以“母爱”这一主题切入,从动画“二十四孝”作为切入点,看完后让孩子们说感想,然后引导孩子们回想自己的行为中是否有不合适的地方,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关于孝敬的动画片,一开始就抓住了孩子们的内心,老师还没说话,孩子们的心中早就有了想法,在于主人公作比较的过程中心中早就有了想法,这就是如何寻找孩子们情感的切入点。
  其次,寻找孩子们兴趣的切入点,在孩子们的关注中渗入教学内容。当前孩子们对于宇宙世界、动物世界以及娱乐方面的兴趣较大,但是不能免除一些不良因素服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这就需要在社会教学或是自然人文学科的教学中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教学,并且树立孩子们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和价值观,教师应该带领孩子們抵制负能量,例如在帮助别人的话题上,必须树立孩子们乐于助人的思想,将帮助他人与自己的修养相联系,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中华文化悠久的民族美德,让孩子在自己的认知水平进行判断并发言,进一步将班会的主旨渗入,引导式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修养。
  最后,以生活情景为切入点,将课堂设计嵌入生活。相比于整个学习阶段,生活对学生的影响可谓是根深蒂固,这个阶段孩子在家的时间较长,那么孩子在生活中就会遇到很多问题,相比于家长帮忙解决,让孩子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代社会,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学会生活与工作,学校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为根本,课程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孩子习得抵御生活中困难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孩子上课时的注意力不强,转化知识的能力有所欠缺,这些都会使孩子课堂成效下降,因此,直接将生活带入课堂,实现“实战演练”。为孩子做示范,既实现了知识的传递,也实现了知识的灵活应用。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所采用的多媒体设施的直观性、教师解说语言的吸引力、对多媒体内容本身的爱好等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这些都是在教学时的隐形加分因素。将多媒体与生活元素进行整合,可以更好地发挥整堂课的吸引力。例如,在教给孩子如何学会理解三角形的稳定这一性质时,教师可以将孩子们生活遇见的三角形的物品作为切入点,首先展示生活中的部分物品,引导孩子们思考生活中其他回忆起来的三角形的物品,让孩子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一定要用三角形来设计,如果换成四边形、圆形、梯形等其他形状会怎么样,孩子们的兴趣会一下子提起来,认真思索这个问题,并且自己会开始尝试用其他图形代替三角形,但是发现行不通的情况下,教师再次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一些失败的不稳定的物品给生活带来的困扰,这样孩子们形成了认可,进而在大脑中记住三角形的性质。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思索和自主画图,再加上多媒体的引导,明白了道理,实现了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虽然这看起来是一个教学中的小问题,整个过程似乎也只是围绕让孩子理解性质定理这个目标,但是大家却在无形中掌握了主动思考并且动手画图思索的本领。
  二、合理分配多媒体比重,切忌本末倒置。
  多媒体教学本身就是教学的辅助用具,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因为一些形象性的东西,比如说图片、声音这类无法通过教具展示,所以自从多媒体教学开展以来,一直是老师乐于使用的一中种方式。但是万事皆有利弊,在这个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教学自主性,有些教师几年之内不对教学资源更新,有些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自己极少在黑板上演练学习过程,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及时进行学习反馈、笔记不全的情况频频出现,为了解决这个现象,就需要所有老师正确把握多媒体教学在整堂教学的比重,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让学生汲取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根本,切忌本末倒置。真正让多媒体技术服务与课堂,服务于老师,服务于学生,真正让孩子们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提升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他文献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开放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功能。”“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而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重中之重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过程。这种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就需要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创新,绝非异想天开胡编乱造。成功意义上的创新是
期刊
做班主任有些年了,我本人平时是一个比较友善的人,所以我做班主任的风格也延续了我的性格特点。虽然我也有疾言厉色的时候,但我大多数时间还是依靠摆事实讲道理,依靠真心帮助学生分析事实,找到他们提升自己的途径来解决问题。曾经有人问我:“当班主任真的可以对学生很友好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下面就举几个例子:  一、友善的引导对一些个性很强的孩子很适合。  (一)友善提醒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我是化学老师,最近
期刊
摘要:在中国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增长的新形势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手构建“中国梦”,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国家制定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就是党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举措,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期刊
长期以来,沉闷、无聊、空洞、说教成了思想品德课的代名词。一方面,学生不愿意学、不喜欢听;另一方面,教师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但教学效果还是不尽人意,最终导致思想品德课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实施以及我校“四环三步”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实施好“四环三步”课堂教学模式,改变课堂教学氛围,这是摆在思想品德教师面前不得不思考的迫
期刊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正逐步走进课堂教学,成为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载体。教师要转变观念,必须合理把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效进行整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让我们数学课从此务实求效,促进中学数学高效课堂发展。  关键词:务实求效 高效课堂 有效整合  引 言:在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过程中,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课堂教学情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使用多媒体教学是必
期刊
【内容摘要】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社会的创新要求,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在计算机教學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创新教育的前提,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激发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当今世界正受到新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冲击,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造成信息量剧增,这就要求本世纪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学识,更要
期刊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十分平凡甚至十分繁琐的工作,但正是在这平凡而繁琐的表层之下,却蕴含着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工作,一个学校要养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首当其冲地必须抓好班级管理,只有抓好每一个班级的风气,才能使学校教育教学向良性方向发展。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在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耐心、信心和忧心与学生接触交流,日复一日地在养成良
期刊
课题  学科英语学段: 中高年段年级四年级  相关  领域教育学 心理学 信息技术  教材书名:The Little Egg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年 9月  是否已实施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单位联系方式  设计者 18310639121  实施者钟爱雪北京牛栏山一中实验小学18310639121  课件制作者钟爱雪北京牛栏山一中实验小学18310639121  
期刊
爱作为人的普遍情感,是与人的需要相联系的,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看,爱就有不同的社会内涵,夫妻之爱、母子之爱,朋友之爱、师徒之爱,师生之爱……,都是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母爱是伟大的,它的伟大在于深厚、细腻、无私;师爱也是伟大的,它的伟大在于博大、理智与奉献。人们习惯于把师爱比喻为母爱,仅仅是比喻而已,因为社会内涵有很大的不同,教育工作者应把师爱理解成为一种“民族爱”、“事业爱”、“教育爱”。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以转变教育是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在掌握现在知识和结论的同时,又會设法发现新知识,突破现有的结论的一种教育,在创新教育中,要注重情感教学。人的创新教育中,要注重情感教学。人的情感是一切活动的萌发力和鼓动力,是一种潜在的起决定作用的内动力。可以说,情感在教育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如何在创新教育中注重情感教学,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