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职学校教学中的校企联合方法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d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如何解决社会需求量大与高技能型人才短缺之间的矛盾呢?加强高职学校建设,在高职学校教学中开展校企联合是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开展校企联合不但可以实现学校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型人才,而且可以收到学校与企业共赢的效果。文章首先对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开展校企联合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然后指出开展校企联合教学的有效途径,并提出在联合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高职学校 教学 校企联合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学校在教学中开展校企联合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在高职学校教学中开展校企联合的出发点,是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职业人才。对职业人才技能的培养是不可能在封闭的课堂上单单通过理论学习就能实现的,而是必须要让学生走出教室,到社会或企业中去,通过社会实践、实际操作才能获得。开展校企联合可以有效弥补高职学校理论教学的不足,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促进自己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和钻研,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提高自己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通过开展校企联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热爱所学专业、刻苦钻研业务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间的相互协作意识,这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1.2 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
  在高职学校的教学中开展校企联合,可以有效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一方面,通过校企联合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实用型人才,让企业有机会选择更多适合自己发展的优秀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通过校企联合,高职学校的毕业生到企业以后不用进行专业培训就能够胜任岗位工作,缩短了职工适应岗位的时间,减少了企业对于新到岗人员培训资金的投入;再一方面,高职学校可以在技术咨询、员工培训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员工在技术方面的技能,有效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1.3 有利于发挥高职学校的职能
  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校企联合对于发挥高职学校职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使高职学校更清楚地知晓目前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情况,高职学校可以根据这一反馈信息,有的放矢地开设专业课程,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职业教学,促进学生就业率的提升;二是可以促进高职学校科研的立项,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三是有助于解决高职学校实习场地有限、实习设施简陋等问题,减少学校的教学投资;四是有助于学校教师队伍的培养和锻炼,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2 高职学校开展校企联合教学的有效途径
  2.1 建立高职学校和企业联合互动的教学机制
  高职学校与企业之间要想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必须建立联合互动的机制。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制度,签订合作协议,对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的约定,同时,还要在协议中明确规定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利用这种方式对校企双方进行有效约束,有利于联合教学模式的开展;另一方面,在高职学校和企业之间要建立必要的管理组织,实现事务互通,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联合教育、联合培训和联合教学,实现高职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2.2 学校和企业密切配合,共同进行人才培养
  高职学校和企业开展联合教学的优势在于整合校企双方教育资源,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互补以及人才培养的双向参与。首先,高职学校方面要以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开展适应企业各方面需要的多形式、多类型的职业技能教育,为企业提供广泛的服务。其次,企业方面要给学生提供实习的场地,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教学指导,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考核等等。通过高职学校和企业的密切配合,使学生能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并转化为职业技能,促进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2.3 加强技术人员互动,增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校企联合教学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让教师到企业中去,让技术人员走进课堂”等方式进行。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意识,还能增强他们的专业技能。通过聘请专业技术员走进课堂授课,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3 在开展校企联合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校企双方都要更新观念,高度重视联合教学的开展
  在高职学校教学中开展校企联合是对学校和企业都有利的事情,是一项“双赢”的教学模式,因此学校和企业都要对联合教学有足够的重视。对高职学校方面而言,要主动走出职业教育单方面依靠学校教学的思想禁锢,积极地寻求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实现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对企业方面来讲,要充分认识校企联合教学的重大现实意义,改变以往那种把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当作一种“社会公益”行为的理念,要以一种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把企业真正变成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战场。
  3.2 建立健全完善的实践教学和考核体系
  开展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有所不同,实践教学的环境更加开放,教学成果也呈现多样性。因此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监控、评估和考核体系,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要组织专业教师队伍对学生开展具体详细的指导。学校和企业要成立专门的组织,对学生实践教学全过程进行实施的监控,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指导。同时,还要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和标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全面细致的考核,以达到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
  3.3 校企双方相互了解,密切配合
  校企联合是高职学校和企业共同实践的教学活动,需要校企双方统一思想认识,达成共识,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相互的配合、沟通和相互的支持,共同实现教学目的。高职学校和企业都要对合作方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论证,要一改过去高职院校在选择实习基地方面主要依赖人情关系、不对合作企业进行充分考察的情况。高职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专业选择规模和性质相适应的企业,联合开展实践教学。
  4 结束语
  校企联合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出更多适应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还可以有效整合校企双方资源,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促进高职学校和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为此高校需要采用多种措施,努力提高校企联合教学的水平。
  课题项目:本文系高职工科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C1079)
  参考文献
  [1] 赵浩兴.校企联合的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2] 王卫东.校企联合在高职素质教育中的应用与推广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2).
  [3] 熊淑玲,郭辉.3C模式:高职教育校企联合培养方式新探[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其他文献
在学术界关于翻译单位的问题一直备受争议。语言学派的观点过于机械化,而文艺派的观点又难以把握。译者是翻译过程的主角,所以对翻译单位的研究离不开人的因素。翻译的过程实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模型对橡胶连续的收盘价原始数据和降噪后数据进行预测,并对拟合得到的2个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时间序列降噪后,再用支持向量机进行预测模拟,相比直接用
紧缺的医疗卫生条件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之间的矛盾、医疗体制本身矛盾、经济利益的冲突导致了诸多医患关系管理中的问题,和谐的医患关系已经成为政界、社会等多方面的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它表现不同民族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任何语言都无法脱离其文化而存在,而与此同时文化意识的表达又必须依附于语言形式而存在。探究一个国家及民族
为落实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政策,在调研、了解盐城市落实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政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此提出了盐城市落实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政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