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人主要阐述了电梯安装的相关作业人员可能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及高职院校电梯安装课程实训中的学生可能碰到的安全隐患。并从教师、学生应具有的安全意识、安全规范及事故产生后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提出一些应对方法。
关键词:电梯实训;安全隐患;对策
电梯是属于特种设备的范畴,在电梯的整个作业过程中涉及到土建、机械和电气控制等多领域。而且日常的安装、维保工作都是在井道中完成的,井道的工作环境是相对比较差的,封闭、杂乱、登高作业。所以在电梯的安装维保中往往每一步都伴随着安全隐患,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一类问题,需要我们随时注意。随着电梯行业的高速发展,电梯相关的从业人员和使用人员产生的事故也随之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上海2015年1月-7月单地铁电梯共发生事故300起,主要是使用人员不慎引起的。而本校的电梯专业学生中,其中一个班组10个人在今年三个月的企业实习中已经有三人因受伤住院,从局部我们可以看出,整个电梯行业中安全事故不管从使用者还是从业者中都是非常频繁的,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而我们作为高职院校,承担着对整个电梯行业的技术人员的输出,需要尽量保证一个真实的环境,能零对接输出,那相应的实训中的实训安全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电梯实训室的实训条件
本文中我将以本院的实训室建设作为例子进行阐述。本院实训室中共有5个电梯模拟井道。井道支架、导轨等都以实物作为标准,只是将三层的高度降低到4米左右。能进行导轨、导轨支架、对重、门系统等安装调试。还有两个主机安装实训工位;两个1:1门系统安装工位;两个轿厢拼接工位,高度比1:0.5,宽度1:1;一台能正常开动的整机,进行调试训练工位;两台教学用模拟机工位,主要用于调试。能承担一个班的整个安装,控制调试的实训需要。配备相应的所需工量具和安全装备,其中安全装备主要包括安全帽和安全绳及安全鞋。
二、实训中的安全隐患
电梯安装实训所涉及的工作主要包括主机定位、轿厢拼接、地坎安装、门机安装、导轨及导轨支架安装、对重安装等。在这些基本的工位中,我们常用的工量具主要包括手锤、各型号扳手、角磨机、焊机及起重设备等。这些是比较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工具,而且一旦出现可能就比较严重,别的工量具相对出现事故的概率就要小很多。
从大的方向来说电梯事故的种类发生事故的系统位置,可分为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其他事故。一般门系统事故占电梯事故的比重最大,发生也最频繁。而在实训室中,我们从上面提到的工位和工具中,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可能出现的一些安全事故。一般在工地出现的事故大概可以分为这么几类:坠落物砸伤;高处坠落;快口割伤;角磨机等切割工具使用不当导致的割伤;电焊等带电工具的触电;调试时的轿厢坠落等。相对来说,电梯实训室中的轿厢坠落的可能性倒是不大,一般实训用电梯的轿厢上行高度不会太高,但要防止在拼接时从工作台上坠落而压到学生,从而造成大的事故。
在事故中操作不当也是引起事故的一种主因。在一次学生实习工地中就发生过工具使用不当而产生的事故。在电梯机房中为了预防杂物从孔洞中掉落而威胁到井道作业人员的安全,需要一些小的木板进行遮挡。工地中没有专业的木板切割机,就拿了一把手持式角磨机安装上木板切割轮进行操作,甚至在木板下衬垫了一块铁板,结果在切割到最后一块时,钢轮碰到铁板反弹,直接切割到学员脚掌,导致学员脚掌割裂进行住院治疗。在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在事故发生前就有预兆了,首先角磨机是没有保护的本不应该进行切割木板作业;其次,切割时,木板底下应该是空着的,就算需要垫东西也应该是木质的;第三,相关的带班组长也存在管理和教育不到位的情况,正常应该是阻止学员这么操作的,而本次事故却是鼓励其这么做,存在一定的失职行为。
三、预防措施
在事故与安全中有一个“冰山原理”,讲的就是在1个死亡事故的后面有29起轻伤事故,在后面还有300起未遂事件,及大量的危险行动。所以要减少这些事故的发生就要从减少这些带危险的行为开始做起,就如要减少冰山水上的部分就要尽量减少冰山水下的部分。我们电梯安装实训中其实也是一样的,要尽可能的避免可能的安全事故,就必须要在平时做好预防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以规则来约束行为,让规格成为常态。
(一)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一个企业管理的基础,同样也是一个实训室管理的基础。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制度上墙,并严格执行。只有制定了合理的制度并执行,才能有效的预防安全事故的产生。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中要根据实训室的条件和限制,明确相关可能产生的危险来进行制定,包括基本的管理制度,材料的管理制度,工具的使用制度等。
(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一两次就能解决的。他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和实训的过程。在每一次实训的开始都要进行集中式的安全教育,一开始就做好本次实训要注意的安全点进行梳理和讲解,在实训中要随时注意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操作过程和行为习惯。一旦出现危险行为要及时制止并召集大家进行集中教育。在这个同时也要注意实训老师和实训技师的自身的安全知识和意识的培训,只有自身的安全知识和意识足够的强,才能更好的发现和处置相关的危险行为。
(三)安全防护装置的配备
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很重要的。超过2米的作业一定要佩戴好安全绳,这能有效的预防不小心滑倒,摔倒等情况发生时的人身安全。同时登高时不能随意的攀爬导轨、支架的零部件,一定要在安装完好的脚手架上进行攀爬。同时进入实训室就一定要佩戴安全帽,虽然感觉安全帽平时好像没有关系,但是危险往往就出在这些小细节上面。在上下作业时,上面的一颗小螺丝的掉落都有可能砸伤人,更不用说手锤或者一些其他的零部件了。在涉及电操作时,一定要进行漏电保护,严格执行电操作的规范,能不带电操作就不带电操作。
(四)规范操作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在操作前要做好本工位的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只有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并讲解到位,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本工位要注意的事情才能更好的进行本工位的操作,这不仅是保证操作的质量,也是操作安全的保证。每次操作前都要做好学生的安全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及时注意可能出现的隐患点,一旦出现就要及时掐灭。
(五)事后处理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机制,事故处理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先兆事故,这类情况一旦产生,必须立即停止相关的行为,召集学员进行紧急培训,消除隐患。二是以发生事故,一旦发生,如果有人员受伤要第一时间进行送医处理,并上报上级领导,同时保护好现场,调查事故责任和原因,及时发现和消除下次的隐患。同时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
四、小结
事故不可怕,预防最重要,警钟需长鸣。不管有什么安全隐患,只要意识到位,开始前先检查清除,在操作中明确相关的情况,并规范操作及时发现和改正,事故必将被逐步消灭。
参考文献:
[1]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标准出版社编 机械安全标准汇编(第二版)[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2]徐江,吴穹.安全管理学[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3] 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梯标准法规汇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关键词:电梯实训;安全隐患;对策
电梯是属于特种设备的范畴,在电梯的整个作业过程中涉及到土建、机械和电气控制等多领域。而且日常的安装、维保工作都是在井道中完成的,井道的工作环境是相对比较差的,封闭、杂乱、登高作业。所以在电梯的安装维保中往往每一步都伴随着安全隐患,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一类问题,需要我们随时注意。随着电梯行业的高速发展,电梯相关的从业人员和使用人员产生的事故也随之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上海2015年1月-7月单地铁电梯共发生事故300起,主要是使用人员不慎引起的。而本校的电梯专业学生中,其中一个班组10个人在今年三个月的企业实习中已经有三人因受伤住院,从局部我们可以看出,整个电梯行业中安全事故不管从使用者还是从业者中都是非常频繁的,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而我们作为高职院校,承担着对整个电梯行业的技术人员的输出,需要尽量保证一个真实的环境,能零对接输出,那相应的实训中的实训安全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电梯实训室的实训条件
本文中我将以本院的实训室建设作为例子进行阐述。本院实训室中共有5个电梯模拟井道。井道支架、导轨等都以实物作为标准,只是将三层的高度降低到4米左右。能进行导轨、导轨支架、对重、门系统等安装调试。还有两个主机安装实训工位;两个1:1门系统安装工位;两个轿厢拼接工位,高度比1:0.5,宽度1:1;一台能正常开动的整机,进行调试训练工位;两台教学用模拟机工位,主要用于调试。能承担一个班的整个安装,控制调试的实训需要。配备相应的所需工量具和安全装备,其中安全装备主要包括安全帽和安全绳及安全鞋。
二、实训中的安全隐患
电梯安装实训所涉及的工作主要包括主机定位、轿厢拼接、地坎安装、门机安装、导轨及导轨支架安装、对重安装等。在这些基本的工位中,我们常用的工量具主要包括手锤、各型号扳手、角磨机、焊机及起重设备等。这些是比较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工具,而且一旦出现可能就比较严重,别的工量具相对出现事故的概率就要小很多。
从大的方向来说电梯事故的种类发生事故的系统位置,可分为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其他事故。一般门系统事故占电梯事故的比重最大,发生也最频繁。而在实训室中,我们从上面提到的工位和工具中,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可能出现的一些安全事故。一般在工地出现的事故大概可以分为这么几类:坠落物砸伤;高处坠落;快口割伤;角磨机等切割工具使用不当导致的割伤;电焊等带电工具的触电;调试时的轿厢坠落等。相对来说,电梯实训室中的轿厢坠落的可能性倒是不大,一般实训用电梯的轿厢上行高度不会太高,但要防止在拼接时从工作台上坠落而压到学生,从而造成大的事故。
在事故中操作不当也是引起事故的一种主因。在一次学生实习工地中就发生过工具使用不当而产生的事故。在电梯机房中为了预防杂物从孔洞中掉落而威胁到井道作业人员的安全,需要一些小的木板进行遮挡。工地中没有专业的木板切割机,就拿了一把手持式角磨机安装上木板切割轮进行操作,甚至在木板下衬垫了一块铁板,结果在切割到最后一块时,钢轮碰到铁板反弹,直接切割到学员脚掌,导致学员脚掌割裂进行住院治疗。在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在事故发生前就有预兆了,首先角磨机是没有保护的本不应该进行切割木板作业;其次,切割时,木板底下应该是空着的,就算需要垫东西也应该是木质的;第三,相关的带班组长也存在管理和教育不到位的情况,正常应该是阻止学员这么操作的,而本次事故却是鼓励其这么做,存在一定的失职行为。
三、预防措施
在事故与安全中有一个“冰山原理”,讲的就是在1个死亡事故的后面有29起轻伤事故,在后面还有300起未遂事件,及大量的危险行动。所以要减少这些事故的发生就要从减少这些带危险的行为开始做起,就如要减少冰山水上的部分就要尽量减少冰山水下的部分。我们电梯安装实训中其实也是一样的,要尽可能的避免可能的安全事故,就必须要在平时做好预防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以规则来约束行为,让规格成为常态。
(一)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一个企业管理的基础,同样也是一个实训室管理的基础。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制度上墙,并严格执行。只有制定了合理的制度并执行,才能有效的预防安全事故的产生。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中要根据实训室的条件和限制,明确相关可能产生的危险来进行制定,包括基本的管理制度,材料的管理制度,工具的使用制度等。
(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一两次就能解决的。他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和实训的过程。在每一次实训的开始都要进行集中式的安全教育,一开始就做好本次实训要注意的安全点进行梳理和讲解,在实训中要随时注意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操作过程和行为习惯。一旦出现危险行为要及时制止并召集大家进行集中教育。在这个同时也要注意实训老师和实训技师的自身的安全知识和意识的培训,只有自身的安全知识和意识足够的强,才能更好的发现和处置相关的危险行为。
(三)安全防护装置的配备
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很重要的。超过2米的作业一定要佩戴好安全绳,这能有效的预防不小心滑倒,摔倒等情况发生时的人身安全。同时登高时不能随意的攀爬导轨、支架的零部件,一定要在安装完好的脚手架上进行攀爬。同时进入实训室就一定要佩戴安全帽,虽然感觉安全帽平时好像没有关系,但是危险往往就出在这些小细节上面。在上下作业时,上面的一颗小螺丝的掉落都有可能砸伤人,更不用说手锤或者一些其他的零部件了。在涉及电操作时,一定要进行漏电保护,严格执行电操作的规范,能不带电操作就不带电操作。
(四)规范操作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在操作前要做好本工位的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只有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并讲解到位,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本工位要注意的事情才能更好的进行本工位的操作,这不仅是保证操作的质量,也是操作安全的保证。每次操作前都要做好学生的安全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及时注意可能出现的隐患点,一旦出现就要及时掐灭。
(五)事后处理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机制,事故处理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先兆事故,这类情况一旦产生,必须立即停止相关的行为,召集学员进行紧急培训,消除隐患。二是以发生事故,一旦发生,如果有人员受伤要第一时间进行送医处理,并上报上级领导,同时保护好现场,调查事故责任和原因,及时发现和消除下次的隐患。同时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
四、小结
事故不可怕,预防最重要,警钟需长鸣。不管有什么安全隐患,只要意识到位,开始前先检查清除,在操作中明确相关的情况,并规范操作及时发现和改正,事故必将被逐步消灭。
参考文献:
[1]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标准出版社编 机械安全标准汇编(第二版)[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2]徐江,吴穹.安全管理学[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3] 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梯标准法规汇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