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智发展的学与教的设计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n0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是一个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赫伯特·巴特菲尔德所说:“在以往1500多年里,人类心智所面对和克服的所有智力困难中,我觉得最令人惊奇、影响范围最大的就是运动和力的问题”.笔者做过一些测试,请8位文科教师就“运动和力的关系”发表看法,他们几乎都用生活中的经验支持“没有力物体就不会运动”这个观点.笔者的学生,那些后来学习文科的学生大部分也是支持这样的观点.这让笔者不由得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为什么当时他们掌握了这些知识确没有发生观念的转变呢?为什么他们看待“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心智没有实现发展呢? 全文查看链接   “物体往右运动,就应当受到一个往右的力,这依然是顽固的支持‘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表现!”当一位学生发表这样的观点的时候,许多学生和老师都觉得很震撼!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 选修3-2 第四章 电磁感应 第二节《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书后有这样一道题目,题文: 如图1所示,固定于水平面上的金属架CDEF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MN沿框架以速度v向右做[TP11GW194.TIF,Y#]匀速运动.t=0时,磁感应强度为B0,此时MN到达的位置使MDEN构成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为使MN棒中不产生感应电流,从t=0开始,磁感应
初中物理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是许多学生学习中感到比较费力气一门学科.在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中笔者总是听到学生这样的抱怨,“为什么上课认真听,而且都能听懂但是为什么还是考不好?”这类学生学习非常认真,对于老师讲过的题目不存在问题,但是遇到生题新题就无法举一反三,为了提高成绩就只能加强训练,陷入题海战,学习压力巨大.笔者认为,这类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就是思路不清晰,头脑中没有形成解题的认知结构,学生一旦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有一个这样的规律:在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ΔX=aT2.同时这又是判断一种运动是否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条件.那么对于平抛运动,这种匀变速曲线运动,情况会是怎样呢?  因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在竖直方向上肯定满足:Δy=gT2.而位移s=[KF(]x2 y2[KF)]还满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吗?这个恒量是多少呢?  如图1,选平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充分重视实验,认真准备,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让学生在观察或自己动手的实验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思维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即使实验条件很差,也要采取“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方法,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地做好各种实验.  这里针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问题的提出原题(2014年新课程卷Ⅱ)如图1,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原线圈通过一理想电流表A接正弦交流电源,一个二极管和阻值为R的负载电阻串联后接到副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教学则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根据中学生的好奇心强、认知能力有限的特点,积极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终生学习和创新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对实验的不断探究、改进和实践,力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的第二节“透
【案例介绍】  在“第五届江苏省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中,本课荣获初中组一等奖.教学中笔者尝试以生活现象为基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取得不错的效果.尽管授课对象是初一的学生,尽管时间过去一年多,但灵动的课堂一直令人难以忘怀.  【案例描述】  片段一引入新课  师:(手拿千纸鹤)老师带来了一只千纸鹤,这可是一只非常神奇的千纸鹤.请注意观察.  演示实验:将涂有酚酞试液的千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更是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培养探究能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科学方法的作用不容小觑.合理地运用科学方法是科学探究得以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它不仅有助于学生走出暂时的困境,一步步接近事实,也有助于他们不断完善如何探究的方法体系.唯有当学生真正掌握了科学方法时,才有可能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让科学方法成为学生思考问题时的习惯手段,成为一种浸透身心的原理,是每
由于产生原理不同,电磁感应问题中涉及到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两种计算.所谓动生电动势是指磁场不随时间变化,导体局部或者整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其中的自由电荷受洛伦磁力而
在学习和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知识时,经常会遇到这样一道题: 如图1所示,在半径R=20 cm,质量M=168 kg的均匀铜球中,挖出一球形空穴,空穴的半径为R/2,并且跟铜球相切,在铜球外有一质量为m=1 kg,体积可忽略不计的小球,[TP11GW124.TIF,Y#]这个小球位于连接铜球球心跟空穴中心的直线上,并且在空穴的一边,两球心间距d=2 m.试求它们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解法1 割补法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