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工作提问方法和技巧在电视记者中的分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m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视记者是新闻采访工作中的重要角色,由于与被采访人的直接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电视记者采访的提问方法和技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视新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制作电视新闻报道的必经途径,新闻采访工作越来越需要电视记者恰当运用有效的提问方法和技巧。因此,本文从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工作中的提问原则出发,分析了新闻采访工作中的不同提问方法,同时探讨了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及其影响,以期促进我国新闻采访工作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新闻采访;提问方法和技巧;电视记者;分析
  一、引言
  新闻采访工作是由电视记者所执行的,通过整合被采访人提供的信息等,形成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的新闻报道。作为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重要的沟通形式,新闻采访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电视新闻报道的效果,而电视记者所掌握的提问方法和技巧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新闻采访的质量,灵活高效的提问方法和技巧能够迅速拉近记者与被采访人之间的距离,使新闻采访事半功倍,因此,对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工作中的提问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
  二、电视在新闻采访中的工作原则
  一份优秀的新闻报道需要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电视记者来完成。为了将新闻事件及时、真实和有效地向大众呈现,电视记者需要在灵活发挥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遵循采访工作的原则,以在社会中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具备敏锐洞察力,深入调查事件
  对于新闻报道来说,时效性是其最显著的特性,一条新闻若是错过了最佳的报道时间,很可能不再具有任何价值,因此,电视新闻记者首先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新闻热点,并迅速深入实地进行调查[2]。在获取社会热点事件的过程中,电视记者还要快速分辨出新闻的要点,以此为突破点,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深入采访,这样才可以深度展现出该事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价值。
  (二)采访目标明确清晰
  在新闻采访中向被采访者提问,是制作完整电视新闻的重要部分,因此,采访问题是记者搭建新闻采访框架的重要元素。在具体的新闻采访过程中,电视记者可以依据事先列好的采访提纲,明确采访目标,有针对性地向被采访人提问,以最大限度地接近事件的本质。与此同时,电视记者需要随机应变,根据被采访人回答的内容提出生成性或者延伸性的问题,并注重用主旨性的问题将真个采访过程系统串联起来。电视记者应当充分意识到自身是主导整个采访过程的角色,但被采访人才是新闻采访的新闻主角。
  三、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工作中的提问方法
  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形式为正面提问法、迂回提问法、逼迫提问法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方法越来越灵活,电视记者在遵循新闻采访的整体原则的基础上,应当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积累提问方法和技巧,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3]。
  (一)正面提问法
  正面提问法是指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电视记者面向被采访者直接提出采访问题,表达采访目的,而不需要过多的铺垫和叙述,以尽快获得新闻事件的相关信息。正面提问法是新闻采访中最常背电视记者采用的方法,由于其直截了当的特点,在正面提问法中,最常使用的问题则是封闭性问题,是指让被采访人简短地回答“是”或者“否”就能全面说明新闻事件过程的问题,这一问题形式能在较短时间内让记者获取最多的信息。
  (二)迂回提问法
  通常来说,许多社会新闻事件都较为复杂,因此,电视记者往往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可以深入挖掘出事件的原貌和真相。在这一背景下,电视记者应当多采用迂回提问的方式,灵活找到还原事实真相的切入点,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以开放性问题为主,减轻被采访者对记者的防备心理,循序渐进地展开采访过程。
  (三)引导提问法
  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被采访人不配合新闻调查,甚至拒绝回答采访问题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电视记者可以使用引导提问法的方式。本着调查真相的目的,这种提问方式能够引导被采访人主动还原事件原貌,促进采访过程的顺利完成。
  四、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工作中的提问技巧
  对于不同场合的新闻采访,电视记者需要运用不同的采访技巧,以实现采访的最大效果,随着我国电视新闻采访不断深化改革,越来越多的电视记者重视并实践利用灵活多样的采访技巧。
  (一)对话型采访需要善于提问
  通常来说,对话型的采访往往需要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双方积极配合才能达到对方采访的最好效果。因此,电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善于提问,保证对话现场的良好氛围,这样才能从被采访人身上获得更多有效的新闻信息。在对话型采访中善于提问首先体现在问题的直接性和切题性。在恰当的采访语境中,电视记者对问题进行直接地提问能够使被采访人快速明了采访的目的,并做好回到问题的准备;此外,电视记者还可以通过漫谈引导的方式,创造出合适的采访语境,在这一过程中,记者可以从被采访者较为熟悉和关心的问题着手;另外,电视记者还要注重及时抓住事件的线索,并深入探究,以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二)诱导型采访需要巧于提问
  在诱导型采访中,由于被采访者往往不愿意直接向记者告知事件信息,记者需要有机结合各种采访技巧,在采访过程中巧设提问内容和方式,更快获得新闻线索。首先,记者可以尝试从新闻侧面切入核心,采用迂回提问法,将采访内容引导回事实真相。其次,记者可以利用借代反问的方式,在采访过程中巧妙地设置问题,甚至是被采访人不熟悉不喜欢的问题,引导被采访人反驳和解释,进而获得更多新闻信息。
  (三)辩论型采访需要严于提问
  由于辩论型采访的氛围常常较为严肃和压抑,电视记者为得到想要的新闻信息,应当在掌握采访原则的基础上,对被采访人进行严厉地提问。在这一过程中,电视记者需要注意其前后问题的严密性和逻辑性,避免被被采访人发现漏洞,让被采访人跟随电视记者的思路进行回答,这要求记者不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
  五、结语
  作为一项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工作,新闻采访的进行必须在前期进行完善的准备,例如新闻资料和线索的搜集、采访问题的罗列、采访过程的策划等,并注重采访问题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具体的采访过程中,电视记者则需要依据采访目标,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和技巧,才能促进采访的顺利展开。在采访结束之后,记者则应当尽快与被采访人核对采访内容,以保证新闻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庞昊.电视现场采访中记者的提问技巧与策略[J]. 新闻研究导刊,2015,(23):94-95.
  [2]徐飞.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工作方法与技巧探究[J]. 西部广播电视,2015,(18):153.
  [3]王崇彬.浅谈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J].才智,2014,(19):284.
其他文献
脊柱是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的最常见部位之一。多年来,放疗在脊柱转移瘤患者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成为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有效方法之一,分割方式分单次与多
【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于2016年10月份-2017年10月份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随机原则的相关标准将80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数量设定为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的氨氯地平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取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他汀钙药物共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实施不同的药物治疗方
摘要:新媒体的产生给电视记者的日常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人们在新媒体的功能中获得更多的信息。电视记者想要在新媒体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就需要对自身的环境以及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价,对工作进行改变和创新,以应对时代变化和民众的需求。本文简要介绍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记者的变化特征以及电视记者创新工作的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记者;编辑;报道  新媒体产生的背景为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移动端的普及以及电子网络
陈逸飞,无疑是二十世纪中国油画百年史上值得记载的重要人物,他是与世界最权威的玛勃洛画廊签约的第一位亚洲画家;他是一位横跨影视、杂志、服装等五大领域的文化商人,在中国
【摘要】本文以如何优化成人教育资源配置为中心,对成人教育资源配置的含义和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成人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成人教育资源配置的新模式。  【关键词】成人教育 资源配置 分析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2-00-02    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资源系指物质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等物质资源,广义的资源除包括物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作者是刘恒,他是一位关注底层市民生活的作家,刘恒的笔总能深入到底层的北京市民的心里.作者善于写生活中的小冲突和一些细节,来洞悉人物生活内涵.
本文以河北美丽乡村建设为研究基础,详细分析了我国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景观规划实践教学的方法,得出了河北美丽乡村建设中景观规划设计的启示,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