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气候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 :作物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day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河南省新乡地区小麦生育期内的积温近17年来比1960~1990年高45~612℃,冬季平均气温高0.9~4.1℃,从而使小麦生育期提前,冬季冻害和春季“倒春寒”的危害频繁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分析了小麦生育期内的气候变化特点和对小麦生长影响情况,提出生产上多利用半冬性、抗寒性好、春季起身拔节迟的小麦品种;做到适期播种;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方法,减少暖冬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他文献
采取规范化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不但提高单产,而且显著改善作物品质,本文旨在探讨选用优质高产抗逆的棉花品种、规范配置模式、建立合理的高产群体结构、营养钵育苗及覆膜移栽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麦175于2007年5月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适宜北部冬麦区中上等肥力的中壤和轻粘壤条件下
河科大9612是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小麦育种组以太谷核不育(Tal)小麦材料为遗传改良的技术平台,通过轮回选择和穿梭育种育成的一个高产早熟小麦新品种,2008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
本文从资源禀赋角度入手,选取耕地、农业劳动力、农业资本与技术4个要素进行比较得出中美两国农业生产率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供政策建议以帮助中国农业利用自身优势,借鉴美国经
为提高小麦下茬复种作物的经济效益,达到种地养地相结合的目的。进行了春小麦与花生套种的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充分利用了小麦播种期早、生育期短,花生又为矮棵作物的
棉花黄萎病是世界各产棉国家和地区普遍发生和危害较重的真菌病害之一,给棉花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综述了棉花抗黄萎病相关基因的分离、棉花抗黄萎病的基因工程育种等方面
为实践“同一世界,同一健康”理念,提升中国兽医和公共卫生人员高级流行病学能力.世界银行赠款禽/人流感基金项目与新西兰梅西大学合作,通过“面授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的创新方式
介绍了利用日光温室生产无公害香椿的生产技术。从香椿的生长特性、育苗技术及日光温室生产技术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