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学控制机制保障补偿政策顺利实施——蓄滞洪区运用补偿的工作要点

来源 :治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910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2003年淮河行蓄洪区运用概况淮河自6月20日入梅后,降水渐多.6月29日~7月5日、7月8日~7月12日,淮河水系连续降大到暴雨.最大30天(6月20日至7月20日)累计降雨超过1991年,接近1954年.淮河干流润河集、正阳关、鲁台子、淮南、蚌埠、五河、蒋坝以及淮河入江水道金湖、高邮等站的洪峰水位均超过1991年;正阳关、鲁台子、淮南、金湖、高邮等站的洪峰水位均超历史最高水位;王家坝、润河集、正阳关、鲁台子站超保证水位.
其他文献
2003年10月28日至29日,国务院在京召开了治淮工作会议.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和回良玉分别作了重要讲话,陈雷副部长代表水利部作了专题报告,淮河流域四省
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切实可行的,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出了自
2003年汛期,安徽省淮河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在国家防总、淮河防总、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淮河防汛抗洪斗争取得了全面胜利,也留下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