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美国核管会RG1.180-2019《安全相关仪控系统电磁和射频干扰评估导则》规定的发射测试方法和测试程序,实际操作时的指导性不足.基于该导则所用的MIL-STD-4616:2015和IEC 61000-6-4:2006两套电磁发射测试方案,从测试项目、适用范围、发射限值以及豁免条件方面逐一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在被试设备(EUT)低频传导发射不可豁免且可能安装在磁场敏感区域时,MIL-STD-461G:2015提供了更全面的测试方案;对于EUT不同的应用情形,可选择多种测试方法.因此,文章同时给出了
【机 构】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核管会RG1.180-2019《安全相关仪控系统电磁和射频干扰评估导则》规定的发射测试方法和测试程序,实际操作时的指导性不足.基于该导则所用的MIL-STD-4616:2015和IEC 61000-6-4:2006两套电磁发射测试方案,从测试项目、适用范围、发射限值以及豁免条件方面逐一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在被试设备(EUT)低频传导发射不可豁免且可能安装在磁场敏感区域时,MIL-STD-461G:2015提供了更全面的测试方案;对于EUT不同的应用情形,可选择多种测试方法.因此,文章同时给出了安全相关仪控系统电磁发射测试方案明确的选用流程,供国内核电厂安全相关仪控系统电磁发射测试参考.
其他文献
针对系统小型化和集成化的发展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布拉格光栅结构的红绿蓝(RGB)波导复用/解复用器,系统研究了刻槽深度、周期数量等光栅特征参数对该复用/解复用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的硅基材料,基于SU8材料的复用/解复用器具有良好的透过率和柔韧性,并且其结构紧凑,波导横截面只有几百纳米,长度仅为几十微米.该复用/解复用器的光学特性主要受到刻槽深度与周期数量的影响,表现为随刻槽深度的增大,反射谱的中心波长先红移后蓝移,反射谱的宽度几乎正比例增大,反射谱的峰值逐渐趋于饱和;而随着周期数量的增多
美国核管会基于MIL-STD-461G:2015、IEC 61000-4、IEEE Std C62等电磁兼容系列标准,形成了RG1.180-2019《安全相关仪控系统电磁和射频干扰评估导则))中特定的电磁兼容敏感度测试方案.详细对比分析导则认可的不同标准体系及测试方案发现,RG 1.180-2019选用的MIL-STD-461G:2015和IEC 61000-4都针对电磁敏感度规定了较全面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程序,但二者的频率范围、适用范围、测试限值等存在较大差异.此外,RG1.180-2019提供了两套浪涌
设计了一款可用于检测材料折射率及厚度的双开口环型太赫兹超材料传感器,其结构由双开口方环与圆环嵌套的超材料结构和聚酰亚胺衬底两部分构成.当太赫兹波垂直入射超材料表面时,该传感器结构在0.8~1.8 THz范围内形成三个高Q值谐振峰(中心频率分别为f1,f2和f3).通过探讨超材料结构表面电流分布与三个谐振峰形成的关系,观察到超材料结构对入射太赫兹波的不同响应特性导致产生不同的表面电流分布.此外,还对该传感器在折射率传感和厚度传感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在待测物厚度一定的情况下,该传感器在谐振频率f1,f2和f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磁兼容技术研究所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下属科研单位,来源于1984年北航建立的电磁兼容学科,2006年获批设立北航电磁兼容实验室,2011年建立北航电磁兼容技术研究所,2020年发展成为电磁安全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所具备基础理论研究、工程设计、试验评估、问题整改、培训服务的全价值链能力.多年来,研究所秉承空天报国校训,依托北航人才和科研优势,将北航电磁环境安全专业学科与科研实践经验相结合,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rn基于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研究所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