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恶性肿瘤证候分布及用药特点的真实世界研究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q0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我国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中医证候及用药特点,提取2001-2016年全国33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的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疾病特征、证候分布、用药特点及治疗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全国22 691例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纳入分析,男-女1.59∶1,中位年龄62岁,好发年龄50~79岁.结肠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占47.10%,肝转移患者达36.02%.520例结肠恶性肿瘤患者中,居前3位的中医证候分别是:脾气亏虚证(21%)、气阴两虚证(17%)和肝胃不和证(15%).结肠恶性肿瘤患者西药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抗代谢细胞毒类(61.23%),与铂剂类细胞毒类药联合使用频率最高(支持度42.40%),居前3位的西药品种分别是奥沙利铂(42.26%)、亚叶酸钙注射液(38.58%)和地塞米松(34.67%);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是清热解毒类(39.59%),与益气扶正类药联合使用频率最高(支持度12.72%),居前3位的中药品种分别是复方苦参注射液(14.62%)、参芪扶正注射液(10.18%)和艾迪注射液(6.48%).该研究表明,脾气亏虚可能是结肠恶性肿瘤的主导证候,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中医药在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及防止复发、转移等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选取淫羊藿所含主要活性成分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宝藿苷I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均匀设计-综合评分法考察乙醇用量、乙醇浓度、提取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通
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的中国沙棘(H.rhamnoides L.Subsp.SinensisRousi)为材料,研究了这种灌木的抗旱机理和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水分状况与生产力。实验研究分为室内抗旱机制和
该文以当归破壁饮片的工艺中间体当归破壁粉为研究对象,以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阿魏酸松柏酯、藁本内酯及丁烯基苯酞)、物理指纹图谱(D90
采用LC-MS技术与活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阐明大黄解热药效物质基础.利用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灌胃大黄乙醇提取物及不同极性萃取物,测定并记录给药后0.5,1,2,3,4,5h的大鼠肛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是体内重要的生长因子,其由两种相关多肽组成:IGF-Ⅰ和IGF-Ⅱ。大量研究表明,它们对组织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机体的生长
评价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nFang,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