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实践

来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uishup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院前急救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70余年演进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上海等几大城市设立单纯的急救站到国内120急救电话专号的正式开通,从全国城市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初步形成到2008年正式实施的院前急救的第一部国家行业标准——《救护车》(WS/T 292—2008),再到国内全面施行的《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尤其是在2021年9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国家医保局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院前急救服务的指导意见》,皆充分反映出了我国院前急救事业的不断进步。如今,全国城市范围已经初步建成了二级或三级的院前急救网络体系,提供全天候的急救医疗服务。

其他文献
儿童共同动脉干简称"共干",又称永存动脉干,为两侧心室底部仅发出有一组瓣膜的一条动脉干。双源CT具有双球管和低剂量扫描的特点,可采用个性化扫描方案,患者无需屏气,不考虑心率的影响,快速获得满意的儿童心血管图像,不仅明显降低了辐射剂量,更加适用于婴幼儿检查。
期刊
对于一些特殊部位和病灶,传统三期增强不能很好地显示其增强特点,采用灌注扫描,既可通过特定重建出精准三期图像又可分析灌注参数,对于胰腺肿瘤,尤为适合。
期刊
将灌注CT中的多期图像根据观察需要进行融合,可达到诊断目的。基于自定义容积图像的灌注CT有望取代常规双期单独用于胰岛素瘤的检出,以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对比剂用量及检查时间。
期刊
肾母细胞瘤是小儿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3个月至5岁的小儿,该年龄段患儿胸、腹部呼吸运动幅度大,配合度低,该术后复查患者肾脏负担大,故利用双源CT的炫速扫描模式可以实现,避免运动伪影、低辐射剂量、极低对比剂使用量等优势。
期刊
儿童及青少年是骨肉瘤的好发人群,影像学检查作为肿瘤切除加假体植入术的首选检查项,而假体的3D打印是基于三维CT数据才能完成,通过全新的重建方式cVRT技术逼真还原解剖结构,为临床提供可靠数据,双能量技术也能更好地显示细小病变血管。
期刊
目的探讨长期大气PM10暴露对糖尿病患病风险和空腹血糖(FPG)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金昌队列”基线人群,剔除家庭住址信息和糖尿病诊断信息不完整者,最终纳入24 285名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收集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等信息。运用ArcGIS软件根据家庭住址匹配距离最近的环境监测站点,以调查前2年PM10平均浓度作为暴露估计值。采用logistic回归
目的旨在采用二代测序(NGS)的技术平台检测肝细胞癌(HCC)组织样本中肿瘤抑制基因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等位基因(PTEN)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率,并对其与接受索拉非尼治疗患者预后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对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集和保存的52例单纯接受索拉非尼治疗患者的HCC成对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样本,提取样本中的总DNA样品;使用亚硫酸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