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跨学科概念在科学教育领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跨学科概念在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萌芽,到目前为止经历了课程理念探索、课程内容嵌入和课程全面整合三个阶段.其构成要素可以
【机 构】
: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学科概念在科学教育领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跨学科概念在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萌芽,到目前为止经历了课程理念探索、课程内容嵌入和课程全面整合三个阶段.其构成要素可以分为工具性要素和框架性要素两大类.通过和科学与工程实践、学科核心概念的整合,进行课程设计、教学与评价,并通过反复使用、借助特定情境和真实体验,从而可以强化学生对跨学科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借鉴美国经验,建议充分认识跨学科概念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概念框架和进阶标准,从而推动跨学科概念在分科与综合科学课程中的实践运用.
其他文献
(一)rn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使世界文化更加光辉灿烂.而世界文化的发展与文学翻译有密切的关系.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2016.5.17)上谈到,社会科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现代教育技术蓬勃发展,外语教育技术在理论范式和实践应用层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教育技术在翻译教育领域的情况如何?本文深入分析当前翻译教育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和对策,旨在提升翻译教育信息化水平,促进翻译教育健康发展。
本文是对新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翻译专业教学指南》的最新解读.《翻译教学指南》是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文件之一,在人才培养的理念、毕业生
手工训练运动是西方职业教育史研究者较为关注的经典议题.既往研究较为关注手工训练运动与职业教育运动在时间向度上的先后衔接,进而,手工训练运动常常被理解为职业教育先驱
文学外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必经之路,最能体现中国文学和文化特点的中国诗歌的外译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的持续选择又具有决定性作用。在西班牙定居近三十年、被誉为“中诗西译领军人物”的陈国坚为中国诗歌在西班牙语国家的译介和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以陈国坚的中诗西译历程为研究对象,以“翻译什么”、“怎么翻译”和“如何传播”这三个中国文学外译的核心问题为线索,解析陈国坚在翻译过程中在翻译文本、翻译策略和传播策略等方面做出的持续选择,并探究这些选择对我国文学和文化西译事业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