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捕捉、挖掘和运用细节描写

来源 :初中生学习指导·作文评改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andre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沒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使之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很多同学写的作文好像过场戏,读者看了不疼不痒,没能产生共鸣。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作文吸引读者、打动读者呢?有人曾说细节描写是“微末技艺,顶上功夫”,这句话强调了细节描写的重要性,换句话说就是要在细节上下真功夫。因此,在作文时,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满,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应该学会对生活中的精彩细节进行捕捉、挖掘和运用。
  要想让细节丰满、出彩、动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细节要真实。真实是细节的生命,也是整个文章的生命。故事可以虚构,但细节却不可以编造,否则读者就会说你在胡编乱造了。
  据说日本一位著名画家画了一幅《马食草图》,一位农夫见画后说:“你怎么画一匹瞎马?”画家辩解说:“你怎么知道是瞎马?它的眼睛不是睁着的吗?”农夫说:“马在吃草时,会把眼睛闭上,这是为了使眼睛不被草尖伤着。画中的马睁着眼睛把头埋在草丛里吃草,准是匹瞎马。”画家愕然……因为细节的失真导致了他整个作品的失败。
  2.细节要丰满。细节描写的成功 ,关键在于细节要细腻、丰满。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朱自清语),把它们巧妙地镶嵌到文章的构思之中,凸现人物的神韵和文章的旨趣。
  记得学生习作《感受母爱》中有这样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
  我慢慢地把馒头拿起来。忽然我在上面发现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指纹印。以它的大小,我甚至能辨认出它是母亲的中指的指印。从纹路上看,它是个“罗”,而不是“箕”。一圈一圈的,里面小,向外渐渐地扩大,如同春日池塘上小鱼喋起的波纹。波纹又渐渐荡漾开去,荡漾开去……啊!我一颗清亮的泪水滴在手中的馒头上了。
  印在馒头上的指纹印,这是一般人常常不会注意到的细节,作者注意到了,而且注意到了是“罗”,而不是“箕”,并且用一个比喻把它细致地描写出来。母亲对我的深深的爱和我对母爱的深切感受,都在这细节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3.细节要巧妙。文学大师们历来注重对人物肖像的细节刻画,鲁迅先生曾讲过一段极精辟的话:“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达·芬奇)。心灵从眼光中闪射,气韵从眼神中传出。人物形象主要通过对人物的容貌、体态、服饰、神情等细部特点的精妙描绘凸现出来。
  例如,“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深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施耐庵《水浒传》),通过对梁山好汉李逵外貌的精妙描绘,把这位粗鲁、耿直、淳朴、莽撞的好汉形象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责任编辑 王晶晶
  电子信箱    479364057@qq.com
其他文献
除夜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霜鬓 一作:愁鬓)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唐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赏 析] 
期刊
【导语】  老师给我们的作文评语经常是“思路不清晰,结构混乱”。认真反思,这可能与我们的写作状态有关系。有些同学写作文就像脚踩西瓜皮——写到哪里算哪里,没有整体构思,文章显得逻辑不清,结构混乱,缺少条理。  那么,该怎么做才能解决文章结构混乱的问题呢?  【名师指津】  文章的结构是文章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思想、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要
期刊
虽然一个小孩大喊:“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虽然全城的老百姓都在窃窃私语,虽然皇帝的心中也紧张了一阵子,甚至害怕得两腿发抖,但很快,皇帝就恢复了平静,他似乎在想:“这些老百姓肯定都是极度愚蠢的人,所以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可是,可是,我同样也什么都看不见呀!怎么办?怎么办?绝不能让人看出来。我必须镇静!镇静!”于是,皇帝的步子迈得更有力了,头昂得更高了。  “对了,我干脆原路返回,重新开始游行,好让那
期刊
《浮舟》是台湾女作家简媜创作的一首散文诗。秋风萧瑟,黄叶凋零,宣告着秋天的到来。文章开篇以比拟的修辞手法写秋声,将秋风摧落叶写成手指揉叶子,生动逼真,引人遐思。秋天到了,天气日渐转凉。“阳光把墙壁刷暖和了,夜将它吹凉。”秋天到了,冬日即将到来,世界将会失去生机。但在作者看来,即便是冬日,也没什么打紧。静谧的小城,“顶多冬日飘一场银雪,在打盹的小舟上”,只要保持悠然的心境,无论春夏秋冬都可以找寻到诗
期刊
七月,有真诚的阳光,便有滚烫的诗行。  因为真诚,所以炽烈满怀。生命在奔突的热流中澎湃张扬,汹涌一季盛夏,好一个青春的模样!  青春与骄阳相撞,火花四溅纷飞,骨骼噼啪作响。  青春的诗篇放歌七月,听——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  青春的歌者仰望天空,看——鸟儿从天空飞过,没留下任何痕迹!  少年不言愁,是因为雄心壮志在七月的热流中蒸腾升华;少年的天空一碧如洗,因为他的梦总是明媚如初。  
期刊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有过很多很多的地方,我们来过又离去;有过很多很多的事情,我们经历又忘记;有過很多很多的朋友,我们相识又分开……未曾有过的那份感悟,岁月把它轻轻送来。  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思路导引】  这道题开放性很强,主要是引导学生针对以往有价值的人或事进行回顾与感悟。“未曾有过的那份感悟,岁月把它轻轻送来”中的“未曾”两
期刊
2030年6月,又是一个毕业季,我就要大学毕业了。虽然外面天气很热,但同学们都觉得心里都微有凉意,毕竟四年的朝夕相处,分手就在眼前,心中自然难受。  我除了正遭受毕业离别的折磨外,还面临着一个重要抉择:应该听从学校安排,去保研的学校继续深造?还是暂停学业,参加“知识芯片植入实验”?  我学的是人工智能专业,大四的时候,国家“知识芯片植入实验工程”来学校招募首批志愿者。这项实验,就是由专家把知识芯片
期刊
古诗中含“笑”的诗句很多,一个“笑”字韵味浓浓,意蕴丰厚。请你把下列含笑的诗句补充完整吧!  1. ___________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  —— 【唐】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2.___________________,六宫粉黛无颜色。  —— 【唐】白居易《长恨歌》  3. ___________________,秋月春风等闲度。  —— 【唐】白居易《琵琶行》  4.
期刊
【题目一】  点点滴滴都有爱  请以“点点滴滴都有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  【写作指导】  本题意在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和日常阅读中体验、感悟美好的感情。这对当今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写好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词语的含义。“点点滴滴”涉及选材,所选对象应该是小而多的;“爱”则涉及要表现的主旨,应明确要表现的是怎样的“爱”,“爱”什么;“有
期刊
杭州路10号  于德北  我讲一个我的故事。  今年的夏天对我来说很重要。  随着待业天数的不断增加,我愈发相信百无聊赖也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这当然是从前。很多故事都发生在从前,但未必从前的故事都可以改变一个人。我是人。我母亲给我讲的故事无法对我造成影响,我依旧一天到晚吊儿郎当。  所以,我说改变一个人不容易。  夏初那个中午,我从一场棋战中挣脱出来,不免有些乏味。吃饭的时候,我忽然想出这样一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