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研究

来源 :新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v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本文以肥东县乡村振兴的实践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实证分析,探索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成效、
  困境及路径选择,以期为推动肥东县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乡;党建;引领;困境;路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可以说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在此过程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面实施和推进乡村振兴,以此来提升亿万农民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1.1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影响国家战略的推进
  乡村振兴战略要从文本走向实践,需要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供给和资源服务,但是在实际中这些用于乡村振兴的政策、资源和项目落实到基层一线的成效上并不是非常理想。鉴于一系列国家战略政策的有效推进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领导,在新时代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同样需要遵循和借鉴这一经验。
  1.2提升乡村振兴实效需要强有力的基层党建引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就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非常看重各级党政部门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效。但是有时候,执行落实者能力存在欠缺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纷繁复杂任务的落实很大程度上需要基层党组织。面对纷繁复杂的乡村振兴内容和体系,对于基层一线工作者来说,单单是能够理解、弄懂、搞透就实属不易,更何况还要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落实到位。因此,要想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实施过程中获得群众较为满意的成效,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党建引领的作用和意义便清晰地勾勒了出来。在某种程度上,中央的政策与扶持决定了乡村振兴的底线,基层党组织的理解与执行能力才真正决定了乡村振兴可能达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2肥东县乡村振兴面临的实践困境
  十九大以来,肥东县着力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一些突出的现实挑战。
  2.1 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客观要求广大农民、乡村干部、社会组织多元参与,形成合力。但就当前情况看,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一些乡村干部及农民思想认识不到位,对乡村振兴实施的重大现实意义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大多数民众的自主认识意识不强,还停留于对政府的依赖,“等、靠、要”的思想在一些地区客观普遍存在,缺少创新和发展的自主动力意识,缺少一种要成为乡村振兴和乡村生产中主体地位和责任感。
  2.2文明乡风亟待提升
  乡村振兴中实现有效治理的重要动力就是建设文明乡风。但是,从调研的情况看,一些(社区)不文明的乡风仍然存在,究此原因,其一是在社会发展多元化的情况下,一些农民以追求自我和利益的本能思想冲破了道德制约,导致了他们在农村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出现精神滑坡的状况;其二是村规民约不健全,虽然大部分乡村都制定了的“三包”责任,但是落实依然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在一些农户家里依然出现“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现象,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村规民约;其三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乏有力抓手,村民的集体观念淡薄,大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不良的传统习惯与现代文明要求反差明显,一些地方依然存在铺张浪费、攀比成风等问题。
  2.3集体经济薄弱乏力
  主要体现在不少村居社区的集体经济实力不够大、发展缺乏活力,制约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领导力和执行力。近年来,乡村振兴虽然有了快速发展,但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状态,南部发展较快,村(社区)集体经济明显优于北部地区。肥东县北部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但不少村(社区)为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的薄弱化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可服务群众的手段和资源相对比较匮乏。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壮大集体经济,拓宽其“造血”功能,亟须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
  2.4机制保障力度不大
  总体来看,肥东县虽然出台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但也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机制问题。首先是经营机制不够健全,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衔接不紧,分散的家庭经营产业化、集约化水平不高,生产效益低。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直接联结不紧密,订单农业没有形成规模气候。其次是各级执行机构的统筹协调需要进一步加大,目前推出的乡村振兴举措还没有完全整合,部门之间的合作还不够紧密,多元多级共治尚未形成体系。再次是乡村发展整体规划水平不高,一 些规划设计缺乏前瞻性、系统性和精准性,这些问题比较突出。如在经济发展方面,产业发展统筹规划不够,处于“走一步看一步”的状态,缺乏中长期的谋划。
  3进一步推进肥东县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径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是农村现代化发展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当前,进一步推进肥东县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探索了一条“党建引领、融合发展”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笔者认为切入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强化思想引领力,赋能乡村振兴新融合
  处理好基层党组织與村民自治组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资本的关系,是关乎乡村振兴前途命运的难题。要解决好这些关系,关键在于强化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构建一支拥有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信仰、充满活力的乡村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治理有效”中,尤其要处理好“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三治融合。从“自治”的范畴来看,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让村民自治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基本方式,而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在规范乡村秩序和修订村规民约上,都要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征求和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集思广益,调动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从“法治”的范畴来看,基层党组织要率先带头遵纪守法,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村居的各种组织行为,引导村民知法懂法用法,而不是靠习惯来处理问题。通过村民逐渐学会依法办事,政府部门健全完善乡村相关法律服务体系,比如送法下乡,搭建村社之间互联互通的法律服务平台,以此来形成良好积极乡村社会法治氛围。从“德治”的范畴来看,基层党组织规矩树立道德标杆是净化乡村社会风气的重中之重。同时要创新各种生动的方式来激发和完善乡村传统文化活力,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比如以本地特色戏形式来传达风清气正的道德舆论导向,以此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文明建设大主题在乡村文明创建与评议的小活动中落地生根。
其他文献
四川省社科院郭晓鸣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的新著《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研究——基于成都“试验区”的实证分析》即将付梓,翻阅着这一本厚重的研究成果,我心里有些犯憷,对晓鸣他们撰写的这样一部书籍我能说点什么比较“靠谱”的话呢?  这部专著的主标题是《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研究》,我首先要谈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土地承包经营权要流转?书中详尽阐述了农村土地承包
坚持 选择能持久的时间段炎炎夏日仍坚持户外跑步,这是一个好作法,但应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温度,二是地点,三是时间。一般来说,跑步应尽量避开中午太阳高挂,温度最高的时候,以早上或接近傍晚时分为最佳。至于到底是早上好,还是接近傍晚好,现在众说不一。我觉得,这要依个人的生活规律、工作时间和运动习惯来定。对于时间充裕,起得又早的人来说,早上或上午跑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对于早上要挤车赶路,工作紧紧张张的上班
提要:五一广场东汉简牍中包括大量的狱治文书。缀合之后,简2010CWJ1③:201-2 2010CWJ1③:261-18为“君教”类文书,记载了临湘县阳马亭长种杀官一事,简2010CWJ1①:110为一枚木两行,内容同样事涉该案。两处释文呈现了阳马亭长种杀官一事的前后案情。从文书行政过程来看,两份文书分别属于不同的行政环节。在这一治狱过程中,临湘县贼曹、狱的职能既有相通之处,亦有所差异。东汉时期,
一栋外观漂亮的大楼,一个草木葱茏的公园,你很难想象,大楼里,公园下,是可以容纳几百辆车的停车场。  将车开入停车场,每个车库上方的电子显示器上都闪烁着一排数字,告诉司机们还剩多少空位。  车辆入库,卷闸门缓缓放下。司机们看不到的是,车库内,一只机械手臂伸出来,精准地将车辆拖入指定的位置放好。“打个比方,就像是汽车坐电梯一样。”张家界市交投集团停车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从车辆入库到存放完成,一共9
〔关键词〕情绪ABC理论;教师;职业倦怠    一、情绪ABC理论概述    职业倦怠就像五线谱上高高低低的音符,总是埋伏在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伺机而动。比方说,学校将被整合,科室即将改组,被不合理的工作量压得喘不过气来,人际关系如箭在弦上,或者升官不成、绩效工作无份或偏低,都可能使教师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之中。防止教师职业倦怠是个系统工程,要靠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而作
〔摘要〕本研究采用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对30名小学中年级待优生的羞怯状况进行干预,以羞怯量表为工具,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干预后的差异比较,证明干预效果。  〔关键词〕团体辅导;积极心理学;小学生;羞怯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15-0017-02  羞怯是个体都会体验到的情感经历,只不过感受程度不尽相同。羞怯指在社交情景中
关键词:植物学;校园植物;教学改革  《植物学》课程是草业、生物与环境、农学等方向的专业基础课,《植物学》课程教学是植物学相关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巩固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团队合作精神及环境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在课堂设计中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将枯燥的知识点
〔关键词〕高中心理课;沉默原因;对策  一直以来,心理课以体验性和活动性而受到学生的青睐,然而,不是每节课都会让学生感觉有趣,有时候课堂也会出现并非教师想要的消极沉默,比如:睡觉、讲话、开小差、不愿说话、不敢说话、看其他书、做作业等现象,尤其在高中生学业负担繁重的情况下,如果心理课流于平淡,学生很可能就转为沉默。为此,我们很有必要思考一下高中心理课上学生沉默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一、心理课上沉默
奥斯卡·施莱默尔(Oskar schlemmer)在《人与艺术形象》一文里开宗明义:“剧场的历史就是人类形式变迁的历史,是人作为肉体和精神事件的表演者的历史。”人类剧场的历史浩如烟海,限于篇幅本文无意做完整详尽的表述。如果借助若干重要的西方剧场建筑、相关论述及其历史钩沉,或许能更好地思索下面的提问:作为物质载体的剧场,在沿着“戏剧(语言)——歌剧(音乐)——肢体(舞蹈)”的戏剧表现形式的演化进程里
政治能力是领导干部极为重要的能力,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是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  但现实告诉我们,当今一些领导干部对提高政治能力还存在种种认识误区。有的认识不到位,不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把政治和经济、政治和技术、政治和业务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有的领悟有偏差,觉得政治能力太空泛,讲政治是务虚,不如其他领导能力来得实在;有的理解走了样,觉得政治能力是一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