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t197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石,需要运用前瞻性和科学性的眼光去完善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需要积极树立农业生态意识、优化农业生态模式、运用农业生态技术及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完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转型,实现生产效益型农业、环境友好型农业、资源节约型农业及绿色安全型农业发展目标。
  关键词 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降低污染
  中图分类号:X322;F32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6.098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为农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尊重生态资源利用规律和原则,在农业发展中结合生态理念,提高农业生态水平。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注重环境保护思想和措施的融入,打造现代农业模式,推动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1.1 生产效益型农业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保持农业与经济的和谐关系,实现二者的良性循环,国家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健康的农业生态环境为基础。农业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和经济生态,在农业生态中需要平衡好各方面的关系,在复杂庞大的农业系统中寻求环境与经济的平衡点,也就是要通过生产效益型农业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1]。生产效益型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最大不同,就是能够基于农业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充分调动所有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无效损耗,这样不仅能够为农民实现增产增收带来契机,同时可以优化农业生态资源条件,将利用与保护合二为一,使农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以兼顾。
  1.2 环境友好型农业
  环境友好型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改革。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于农业环境,如土壤、水源等,这些都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在农业持续发展中需要保护好这些生态要素,避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无法为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环境友好型农业是一种新的农业生态理念。通过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兼容并濟,全面推进农业生态工程建设,运用先进的经济理念与农业技术,打造农业持续发展链条[2]。在农业持续发展链条上,农业生态环境作为核心和基础,需要重点突出其地位,形成农业生态经济的良好循环与改善。
  1.3 资源节约型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到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农业生产中需要使用和消耗各种环境资源,很多资源的恢复和改善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资源节约型农业则可以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考虑到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基于有效的节约手段和措施,在保持农业发展目标的同时,使生态环境得以休养生息,使生态环境具有持续生命力,为农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3]。资源节约型农业可以通过资源循环方式降低资源损耗,发挥资源最大的价值,保证农业生产与生态资源的和谐发展。
  1.4 绿色安全型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还要积极探索绿色安全型农业途径。传统农业生产不仅消耗资源大,而且安全性不能得到较好的保证。在绿色安全农业发展目标中,要积极研究和应用绿色安全技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污染等问题,提高农业产品安全和质量水平,让消费者放心、安心[4]。绿色安全型农业可以借助生态环境保护,以优质无污染的农业生产条件来实现这一目标,同时在绿色安全型农业发展中,也需要农民具备更专业的农业知识与技能,这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
  2 基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1 树立农业生态意识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农业可持续经济下,需要相关单位和个人树立农业生态意识,重视农业发展中的生态建设。树立农业生态意识需要从多个层面加强引导和推动。1)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让更多农民认识到农业生态保护的价值,从而可以从传统农业生产意识中摆脱出来,实现农业发展思想的转型,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目标奠定思想意识基础。农业生态保护宣传中,需要积极渗透生态文化,也就是倡导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以生态环境为载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农业经济发展[5]。2)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尊重自然,拉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向自然环境索取资源的同时,为自然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实现二者和谐共赢的发展目标。3)树立农业生态保护意识也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努力,各级政府需要基于行政职能手段,加强农业发展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在政府工作中将农业生态保护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来抓。各级政府需要加大生态农业文化建设,组织农民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当中,通过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态意识培养,提高农民整体意识。4)强化农业监管力度,通过法律规范的完善,将农业生态保护上升到立法和执法层面,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时刻警醒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遵守相关规定,约束自身农业生
  产行为。
  2.2 优化农业生态模式
  农业可持续型生态模式需要从生态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等方面着手,促进和推动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在农民增产增收基础上,平衡资源价值与生态保护的关系。通过优化配置农业生态资源,使资源实现有效的经济循环,也就是一种生态资源在某个农业经济环节中被使用后,其附加物或者剩余物都可以被另外一个农业经济环节所利用。例如,农业生产会产生一些附加物,如玉米等农作物种植收割后留下的玉米杆等,在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中,这些附加物无需进行焚烧处理,可以用于饲料加工,这样不仅解决了焚烧处理时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还可以积极利用其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在饲养牲畜家禽时,通过这种绿色天然饲料提高养殖畜禽的营养价值。
  农业循环模式下养殖畜禽产生的粪便也可以被充分利用[6]。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畜禽粪便会严重污染土壤和水源,一直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下,这些畜禽粪便通过发酵处理形成沼气,沼气是一种可以燃烧的能源,在生态资源的循环利用中,沼气可以替代煤炭等资源进行使用,不仅降低农民生活成本,也实现了生态农业及可持续发展目标。沼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诸如沼泥等物质,可以重新进入农业经济循环当中,作为农业种植生产中的土壤基肥。农业生态模式中各种资源不断进行循环利用,既降低了环境污染,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2.3 运用农业生态技术
  农业生态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农业生态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一个非常典型的环境污染问题就是农药所造成的土壤和水源污染。运用农业生态技术,通过生物药剂替代化学药剂,可以显著降低农药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而且不会干扰到农业生产秩序。在农业生态技术方面,还要依据绿色可持续目标,对农业产品进行生态健康方面的检验检测。通过检测技术来确保农业产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强化农业食品的绿色标准,为绿色农业提供有力的支持[7]。农业生态技术应用中需要加大推广力度,鼓励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利用农机设备等来提高生产效率,并提高生态水平。如喷洒药物时采用无人机,可以提高药物覆盖率和均匀性,使药物可以与农作物充分接触,降低对土壤的影响等。农业生态技术方面,还要通过育种育苗技术实现增产,而不是通过增加资源扩大生产,让农业经济从资源型转变为技术型,这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是十分有利的。
  2.4 加强农业生态保护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需要始终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护好农业生产区。在农业生产区内,禁止建立工厂等,对农业生产区域进行全面保护,降低环境污染的影响。在农业生产区域内,可以建立农业示范基地,构建农业技术指导网点等,通过有效的农业指导和帮助,让农民能够掌握生态种植和生态养殖方法。在每个农业生产环节,农民都能够按照绿色生产要求操作和管理,并在发现环境污染情况时及时上报,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8]。各级政府还要加大农业生态保护投入力度,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农业生产地区更大的支持,如在农业区域统一兴建灌溉设施,避免农民无序利用和开采生态水源等,提高农业生态保护的管理效果。在农业生态保护中,还要进行生态产业的开发,如引导农民利用生态资源优势拓宽经济发展渠道,发挥绿色生态经济价值,走全方位绿色发展道路,让农民真正认知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农
  业经济。
  3 结语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农业生态保护中,要从各个层面为农业服务,通过强化农业经济活动的环保能力和效果,使农业发展取得新的进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贺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梓潼县为例探讨农业类区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J].环境保护,2019,47(2):72-75.
  [2] 贺艳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家科技,2019(10):238.
  [3] 樊芸.加强资源环境保护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对庄浪县生态环境治理的思考与探索[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8):34-37.
  [4] 郭晗.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J].人文杂志,2020(1):23-27.
  [5] 孙炳彦.我国四十年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的回顾与思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0,45(1):106-111.
  [6] 张和琴.浅析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发展生态环保节约型农业的具体措施[J]. 种子科技,2020,38(1):125.
  [7] 谯薇,王葭露.我国现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国际经验借鉴[J].当代经济,2019(3):108-111.
  [8] 何玉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治理:评《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J].环境工程,2020,268(10):248.
  (責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 气象灾害的发生严重阻碍农业发展,因此需通过提供有效气象服务保证农业生产活动的高效开展。在对近年来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展开分析的基础上,从智慧气象服务提供、灾害防御体系建立等多个角度探究了应对灾害的气象服务措施,希望能够助力农业实现高效稳定生产。  关键词 农业生产;气象灾害;气象服务  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
期刊
摘 要 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农业气象服务已经成为影响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论述农业生产需求现状入手,总结了农业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包括打造农业生产需求共享平台、拓展气象服务渠道、完善为农服务体系及针对性服务农事生产等对策,希望能为有效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提供支持。  关键词 农业生产;农业气象服务;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志码:C DOI:10.1
期刊
患者男,41岁,2002年8月26日因反复胸闷、胸痛4 d,加重4 h收治入院.体检:心率80次/min,律齐无杂音,血压80/50 mm Hg(1 mm Hg=0.133 kPa).血常规示:红细胞4.35×1012/L,血红蛋白137 g/L, 白细胞7.49×109/L, 中性粒细胞62.7%, 单核细胞21.2%,嗜酸粒细胞6.1%(0.46×109/L),血小板190×109/L;肝肾功
期刊
摘 要 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气象因子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境条件,而且对其他农业环境因子和自然资源具有重要影响。从农业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角度出发,认真分析了当下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重视人才培养等一系列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 生态农业;气象服务;发展现状;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森林生态旅游正在各地迅速兴起,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竹林生态养生旅游属于森林生态旅游的一种,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简要介绍我国竹林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概况,并以江西省婺源县为例,提出竹林生态养生旅游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竹林;健康养生;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  中图分类号:S795;F59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
期刊
期刊
本研究采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PET)显像的方法观察空腹状态下健康人心肌对18F-FDG的摄取情况,旨在观察空腹状态下健康人心肌对葡萄糖摄取的规律.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对河南省南乐县农村经济现状、问题及农村经济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策进行论述。  关键词 农业经济;生态;环境保护;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6.0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