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温酒盅背后的故事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n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予表我心?”一只绘有红叶寒蝉的温酒盅,竟然引出了两个家族两代人的变法维新往事。
  一个偶然的机遇,我在中华古玩网上发现一只极其精美的温酒盅,在器身绘画与题款上,我发现了我的曾叔祖华培公的名字,并由此挖掘出晚清变法维新时一段凄美的往事。
  细看这温酒盅,胎佳釉美,器身图案是仿清康熙时称“三绝”的绘画大师新罗山人华岩笔意的草虫画:山石上伏着一只小蝉,一枝红叶极写意地伸展在山石右方,画格清旷,笔意放达,墨韵十足。虽日“仿”,却甚得大师精髓。
  器上文字,乃一个名叫赵滨彦的人赠一个叫次申的观察大人雅玩的题款。几行飘逸俊美的书法配在这里,更显典雅。
  盅上题款时间是戊子年仲夏。按其题款内容逆查,在光绪年间有个赵滨彦,在1887至1895年间曾担任广东制造局会办,其中1888年正是戊子年。其受赠者次申观察大人,正好就是我的高祖——晚清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薛焕的第三子薛华培,字次申,号枕经书屋主人。那赵滨彦为什么要送华培公这只精美的温酒盅呢?
  追溯历史,1860年5月,清廷围剿太平军的江南大营,被太平军忠王李秀成用奇计击破,导致江浙各城沦陷。华培公之父——我的高祖,时任江宁布政使的焕公被清廷临危授命为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焕公凭手中不足四千的抚标军,借用江苏各方面力量及太平军内部混乱,与李秀成三战上海,竟成功地保住了这清廷的饷源重地。
  而赠盅者赵滨彦之父赵景贤,与焕公同为道光二十四年举人,在江浙各城沦陷时加布政使衔为湖州道员,在李秀成以重兵围湖州城时带乡勇抵抗,困守湖州两年多,最终弹尽粮绝,1862年5月城破被俘。至次年3月,太平军慕王谭绍光获悉赵景贤暗中联络焕公潜伏在苏州的策反人员,欲乘虚袭苏州以颠覆太平军的苏福省,“召诘之,景贤谩骂,为枪击而殒”。
  温酒盅上的题款落款为赵滨彦
  上海保卫战后,焕公因熟悉洋务,清廷召入署礼部左侍郎,补工部右侍郎,充总理衙门大臣。光绪六年因病去世。
  父辈用鲜血结下的情谊传到下一代,赵滨彦赠华培公这只精美的温酒盅就不难理解了。然而笔者在进一步考究时,却又有新的内容。
  高祖焕公一生致力改革倡导洋务并颇有建树,但先驱者不为时容,他一生负天下之重而任其谤,虽“光明俊伟”,却“道赢志绌”(郭嵩焘《薛公墓志铭》),应是带着遗憾离世的。而赵景贤则更是“壮志未酬身先死”。华培公与赵滨彦作为他们的后人,是否继承先父复兴中华民族的遗志呢?
  先看赵滨彦,因父忠烈而被封官主事后,深得湖广总督张之洞信任,主管廣东制造局,历任两淮盐运使、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职,官至从二品。他一生除致力近代军事工业外,还在扬州梅花书院原址上创办两淮师范学堂,开近代教育先河。
  再看华培公(1861—1906),援例以候补道指省湖北,以海军议叙,得旨赏加二品顶戴。光绪帝在戊戌年(1898年)决心搞新政,也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戊戌变法,要求各地举荐人才为其维新中坚。在全国督抚中唯一支持新政的湖南巡抚陈宝箴奏保京外贤能十七名[1],其中就有华培公。
  光绪帝的新政,是变法维新,改革的是封建王朝的政治体制,这是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与封建士大夫们绝不允许的。仅维新百日就被慈禧太后搞了个戊戌政变,华培公在政变前夕因生母金太夫人去世,按清廷规定必须停职去上海奔丧,这才侥幸躲过慈禧太后的屠刀。
  华培公晚年潦倒穷困。《清稗类钞》贞烈类10《张四宝仰药殉夫》,为华培公留下了一段香艳凄凉的记录:光绪年间,上海花榜状元张四宝,生得风韵娴雅,柔媚可亲,从华阳一个叫薛华培的道员为妾。相居数年,薛华培穷愁重病。在薛华培临终前,张四宝流泪满面握着薛华培的手说:“夫君失意将死,妾也不会独生……”当即服毒自杀。薛华培悲恸昏倒,后三日而逝,年仅45岁[2]。
  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的陈三立[3]有诗悼华培公曰:“……僧寮横两棺,殉姬列其次。漆光扬蛛丝,扪拂中如醉。争衡夸毗场,余此野哭地。亘古谁无死,嗟君死颠踬……”晚清名士孙宝碹也挽华培公与张四宝曰:“相如慷慨,未免有情,谁见文君先効死;亚父抑郁,赍志以殁,安得史公为写真。”
  这样,赵滨彦为什么赠华培公这只画意为蝉的温酒盅就不难理解了。蝉是高洁的象征,古代的文人士子常常以蝉自喻,“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予表我心?”蝉的一生,沐风浴露,饮天地之灵气,吸万木之精华,蛰伏数年,换来只是夏日中短短的生命,所以要用全部的力量,尽情歌唱。此盅保存完好至今,足见主人珍爱。
  注:
  [1]《德宗皇帝戊戍变法大事表》:六月十八日,湖南巡抚陈宝箴奏保京外贤能各员陈宝琛,内阁候补侍读杨锐,礼部候补主事黄英采,刑部候补主事刘光第,广东候补道杨枢,广东试用道王秉恩,江苏试用道欧阳霖,江西试用道恽祖祁,江西试用道杜俞,湖北候补道徐家干,江苏候补道柯逢时,湖北试用道薛华培,候选道左孝同等17人。其中杨锐、刘光第、王雪澄、薛华培为四川人。
  [2]见中华书局版《清稗类钞》第七册贞烈类第3121页:光绪时,沪有名妓张四宝者,貌昳丽,性端静,从华阳薛次申观察华培为篷室。居数年,薛以穷愁卒。当病亟时,执手泫然,张曰:“君傥不讳,妾亦胡忍独生也。”退而饮药逝。薛亦晕绝复苏,自视其丧,阋三日,乃殁。
  [3]陈三立,号散原,户部主事,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国学大师、现代历史学家陈寅恪之父,薛华培之子薛琛锡的岳父,清末民初著名古典诗人。
其他文献
卑弥呼是日本弥生时代邪马合国的女王,关于她的真实身份一直众说纷纭。然而,她竟然也出现在《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中,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古代女性统治者的身影瞻约可见。  日本光荣公司的“三国志”系列被奉为三国游戏中的经典之一,不少玩家都通过这款游戏对三国时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历代“三国志”游戏中,“三国志IX”一直享有很高的人气,原因之一便是这代作品除中原群雄外,还在边疆地区配置了五大异族势力,大大
期刊
冷峻、理性的帝王在官员选拔上竟然喜欢“以貌取人”,雍正选官也有很感性的一面。  清雍正帝登基时已经四十几岁,已不算年轻,而他对于自己驾驭整个官僚机器的能力也是自信满满。  对于治国来讲,官员的任免一直是比较关键的问题之一。雍正在给大臣鄂尔泰的批示中说:“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其余皆枝叶事耳。”他也在给署理江苏巡抚尹继善的奏折中强调:“朕之责任,不过擢用汝等数员督、抚而已。”  与此同时,雍正打破了清
期刊
1949年初,为保证党中央安全进驻北平,李克农筹组的首支便衣警卫部队,经过专门的选拔、集训、周密调查和部署,圆满完成了任务。  毛泽东于1949年3月25日抵达北平后的当天下午,在西苑机場检阅部队。彼时的北平刚解放不久,敌情和社情都异常复杂,为保证这次阅兵的成功,中共专门成立了一支部队,提前入城进行摸排工作。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支便衣警卫队。组建  1948年底,淮海、平津两大战役激战正
期刊
梁思成、林徽因于1940年12月, 携母亲和儿女由昆明来到四川宜宾李庄, 开始了6年的在川旅居。此前, 一代才女林徽因以她的诗词、建筑学研究,尤其是同徐志摩的情谊而名闻京沪。  从宜宾出城,过桥顺长江边的公路往东,右边是连绵不断的山峰,10多公里后拐下公路,顺竹林遮掩的小路前行200米左右,便是“中国营造学社旧址”,也是梁思成、林徽因在李庄的故居。林木环绕的院落中,一长排板壁小间,后是一教室形长工
期刊
现在提到“天府之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成都平原。实际上,历史上的天府之国包括成都在内,还有多个地区,包括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那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为什么只有成都平原能承袭“天府之国”的名号并当之无愧,独占至今?  陆海,指物产丰饶之地。中国经历几千年的农业历史,区域性的农业中心遍布南北,陆海渐次出现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陆海是天府称号的前提,在浩瀚的史籍中,有多个号称“天府”的地方,这些地方在
期刊
马修·弗林德斯,英国航海家、探险家、杰出的地图绘制者。曾围绕澳大和亚探险航行,发现了澳洲许多新的地区并为其命名,绘制出世界上第一幅澳洲全图。  在澳大利亚许多城市,你都会遇到名为“弗林德斯”的建筑、火车站、街道甚至大学,而这个名字的由来,就是两百年前对澳洲大陆进行探险并且获得详细信息的马修·弗林德斯(Matthew flinders)船长。出发  位于南太平洋的澳洲大陆很早就有欧洲人陆续涉足——最
期刊
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成都东进带来发展机遇;“一山连两翼”的宏图规划,又将为东山历史增添崭新篇章。  从2010年开始,成都市每年净增加50万人口,人口增速已达3%以上。这大概是北京上海10年前的水平——即中心城区不断积聚的状态,预计增长势头还将持续5到10年,按照国内外城市发展规律,增速超3%的人口高速增长时期正是特大城市进行空间结构调整的窗口期。  要解决这个“单中心”的城市病,城
期刊
这是一家非营利的机构,但其影响力并不亚于任何一家全球五百强企业,从某种程度说,这个机构甚至影响了时代的走向和历史的进程。  本文要讲的这家公司非常特殊,第一,它不以赚钱为主要目的;第二,它从没有出现在全球五百强的排行榜上,但它的影响力,可以说并不亚于任何一家全球五百强企业,以至于达到影响了时代走向和历史进程的地步;第三,它由一群以智谋见长的高级知识分子构成,仅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超过三十位,拥有博士学
期刊
蜀道难,从来没难住人心。出于军事目的,古人在川陕的崇山峻岭之间开通了四条蜀道。幸运的是,蜀道上流通的不仅仅是军队,还有移民、商旅、文化……  持仙李白的名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让蜀道闻名遐迩。作为保存至今的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古蜀道是四川及西南地区对外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纽带,司以与丝绸之路、中国大运河等文化线路相媲美。蜀道虽“难”,依然成为了川陕两地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纽带。01 
期刊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瓦尔特·博斯哈特(1892年生于瑞士,1975年卒于西班牙)从1920年代开始拍摄东南亚和
期刊